分享

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ypjyb 2010-12-09

花红柳绿的晚春四月,我们带着责任与期望,兴奋地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这四天的学习中,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倍受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智慧的启迪。

名师的课既脚踏实地又别具一格、生动新颖,给人以多角度的想象。窦桂梅“精美”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读”领风骚,读中发现、读中理解,用她的课堂真正地体现了教师的意义在于学生。俞大明老师的大气明朗在他执教的《梦想的力量》的课堂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课堂中“善于等待”,等到了学生能力的提升、等到了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王崧舟老师在《普罗米修斯》中细腻地诠释了“诗意语文”的魅力,学生沉浸于文中而超越出文本,体会到生命的“大爱”,在诗情画意的朗读与想象中受到熏陶,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名师的课让我明白了一个老师既要能“导”,又要会“演”。吉春亚老师上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范读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想象严监生的内心活动,严监生那种临死还舍不得一根灯草的守财奴形象便呼之欲出。林莘老师的《东施效颦》课,以演促学,以演促想,以演促解,活脱脱勾画出了东施照搬硬套的可笑形象。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建立在深厚的学识之上,没有对课文入木三分的理解,怎能有如此精彩纷呈的“好戏”?试想,没有一桶水的老师怎能给学生一杯水呢?向名师看齐,其中之一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不断丰富知识底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条哗哗不绝的“江河”。

生本课堂是一个“低碳”的为了学生长远发展的课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番茄太阳》于平淡中见真知,在平静中育智慧,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全面的语文基本技能,做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蒋军晶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给了学生怎样摆脱习作的枯燥与空洞。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童年的一件事》,以他独有的个性和深邃的思考,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套话、废话连篇的问题毫不留情地进行“批判”,提出了作文要“干净”、要“个性”的习作理念,冲击了我旧有的教学观念,印象很深。

这些感悟是我此次杭州之行最大的收获。我想,好老师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切教育的智慧都来源于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名师为楷模,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瑞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