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悲的群体无意识

 密码有误 2010-12-10
        在我们周围,做父亲的或因年龄老迈或因疾病缠身或因天灾人祸……而不幸过世的已不是个别家庭的个别现象,这时候,这个家庭的母亲就成了“寡妇”。在我心里,“寡妇”是一个太沉重的名词,它的背后是家庭的残缺、母亲的心碎、孩子的沉默,是我怕且不忍从口出的一个称呼。可以想象,在阖家团聚的每一个节日,寡居的女人心头那份挥之不去的哀伤。如果这时候有人拿她们来做包袱或笑料,无异于残忍地在她们心头的重创上搓盐!

        所以,刚过去的除夕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捐款》,让人尤感痛心。此节目前,春晚主持人郑重地向全国人民介绍在海地牺牲的维和警察的亲属代表。在向烈士表示敬意之余,以己度人,可以想象得到,那8个失去了亲人的家庭此时正承受着怎样的煎熬,8位突然间成了遗孀的女人此刻又忍受着多大的苦痛!她们一定没有周围人的那份节日的轻松和快乐。谁想,给原本欢乐的气氛蒙上的这层沉重还未散去,台上小品的演员已罔顾此时此刻强颜欢笑的家庭,用充满戏谑和调侃的语气,一口一个“寡妇”或“单身母亲”来称呼那不幸的受捐助者了。尤其是“在村里给寡妇挑水,在外面儿给寡妇捐钱……这辈子就跟寡妇有缘”这句台词,台下的人爆笑,台上的人乐不可支。
 
        我不知道这个小品是如何通过一重重审查最终亮相于中国最高规格的春晚舞台上的,但我知道那调侃那哄笑一定像一记记重锤砸向了一个个残破的家庭,砸在了一个个不幸的女人心上。我如坐针毡,我艰于视听,我心中充满了羞耻——为中央电视台、为2010年的春晚、为群体的麻木和无意识……“教育”这个沉重的话题再一次在我心里击起层层涟漪。
 
       没错,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特别需要放松需要娱乐,而娱乐的主要功能也不是教育,春晚就是为群体寻开心并制造快乐的。但正如并非好的作品都能让人欢笑一样,能让人欢笑的也并非都是好作品。春晚的确不是一档教育节目,但它对大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趣味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很难想象,那无视做人的起码道德、缺少恻隐之心、把自己的开心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会让已远离阅读由电视陪伴成长的孩子建立起高尚的健康的趣味。
 
        教育应落在细处落在实处,特别是承担或附载着有形的无形的教育责任的人和机构,千万别把低俗当幽默,把无聊当风趣,让卑陋的集体狂欢一次次重现。否则,那彰显的不但是群体无意识的可悲,更是国人难雪的耻辱。(20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