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美桂花的句子- - 搜搜问问

 LM0318 2010-12-10
木樨科,木樨属,长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叶密集,对生,革质,椭圆形,先端尖锐,全缘或边缘有细锯齿; 
花两性或单性,腋出,簇生,银白色,盛开时香气浓郁,花梗长,花萼短小,花冠四裂片; 核果椭圆形, 成
熟时转为黑色,但在台湾结果率极低。别称木犀、金木樨、九里杏、四季桂、岩桂等。桂花是我国最受喜爱的
知名花木之一,原产于中国的西南和中部地区,长江流域以南、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桂花广大的族群。桂花香
气优雅、中人如醉, 令人徘徊花下不去。 



唐朝李德裕有一首咏红桂的诗作:「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余绚,如丹见本心。妍姿无点辱, 若意
托幽深; 愿以鲜奇葩,凌霜照碧浔。」作者特地捉到此树白花红心,显见他吟咏的是「朱砂桂」。 



宋人朱松有诗题月桂花: 「窗前小桂丛,若花无旷月;月行晦朔间,一再开复歇。初时醉肌红,忽作绛裙色; 谁
人相料理, 耿耿臼开落。有如贫家女,信美乏风格; 春风木芍药,秾艳倾一国。芳根维无恙,岁晚但枯涅。」
 朱松以桂花比喻贫女,不尚大家风范,是咏物话中极为特殊的一 例。作者以月桂为题,谓其月月开花,即歇复
开,指的应是四季桂之品种。 



《花经》中根据花色、花朵大小及开花时期之不同,将桂花分为八大品种:



月桂: 花朵小而繁,淡黄色,味香浓,花叶小而长,8~11月开花。



银桂: 花色银白,香气浓烈,叶圆而密,8~10月开花。



金桂: 花大而密,金黄色,叶大 而长,8-9月开花。



丹桂: 花为橙色,香气浓馥,叶肥厚而密,花少,8~10月开花。



秋桂: 花有黄、白二种,花小而 味香浓,叶大,立秋开花,花期约30天左右。



四季桂: 花初开微黄,后渐转为白色,香味淡,叶大,圆而繁密,开花甚少,四季长开。



朱砂桂: 花小而稀,在黄色花中点缀着紫红斑点,似朱砂状,叶长株干略带红色,8~9月开花。



檀香桂: 花黄色,花蕊红黄色, 香气特浓,枝干稀疏,8月开花。



宋朝诗人洪适是咏物高手, 他非常喜欢桂花,极力赞美这种优美雅致的花卉犹如女中贵妇, 应该放在上林苑、
御花园中栽植,才符合她清逸芳柔的姿容: 「谁为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配金犀; 上林他日移根去,应记诗仙
彩笔题。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 共道幽香闻十里, 绝知芳誉亘千里。 



桂花的栽培历史久远,《山海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摇之山,其土多桂。」屈原在《楚辞.九歌》中也提到
了桂花的存在「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说明了饮用桂花酿的年代久远。战国时期,桂花不但被用
来酿酒,熏茶、熏衣裳,还用来提取香精作为各种用途的香料品,更是情人之花,男女朋友在恋爱时,以馈赠佳
花表示情爱。当时,韩国与燕国的君王往来时,亦互赠桂花,以表友好之意。 



宋朝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提到桂花得名由来:「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
宾州,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纹,形如圭,造字者或许意从此出。」 



又宋朝张邦基的《墨庄漫录》:「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日岩桂,
浙人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根据《晋书.郄诜传》记载:郄诜累迁牵雍州刺使。武帝于东堂会送,问却诜曰:「卿自以为何如?却说对曰:
「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朝郄诜为雍州刺使,赴任 前武帝在东阁为其
饯行,问郄诜:「你自认为怎么样?」郄诜诜回答说:「找举贤良对策,列为 天下第一,犹如桂林中的一枝桂花,
昆山里的一片玉。」众人以 此喻为仕途得意。 



后人以「蟾宫折桂」这个典故,借指科举或科举及第。历朝文人皆有诗提及以桂花为典故的科考,例如唐朝杜甫: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杜荀鹤: 「男儿三十尚蹉跎,未叙青云一桂科。」宋朝苏轼:「飞腾桂籍他年事
,莫望山中采药时。」陆游:「折将蟾宫一枝桂,泛人萱堂百岁杯。」清人唐孙华:「高秋金粟正离离,攒植成林
得地宜; 黄绽早先篱菊信,若寒仍带涧松姿。闻香不辨谁家树,落子疑从上界移; 竞说国书方荐士,何人折取郄
山枝。」等,皆从 《晋书》之出处。 



《南部新书》中记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憎曰:『此月中品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僧人认为桂树既为月宫仙种,则食桂子 可得长生不老。



白居易的《留提天竺、灵隐两寺》诗云:「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白居易在杭州时,常于三秋月夜前住天竺、灵隐二寺观赏桂花、海石榴花。躺在府衙的亭子上,就能够亲眼观看钱塘江潮; 白居易形容:「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前者有悠然出尘之致,后者有大气磅礴之情,兼具「刚」、「柔」雅趣的生活,令白居易低回询问: 「何日更重游?」(古代传闻月中有桂树,故称之为「月桂」,此月桂并非西洋之月桂树; 海石榴花即是山茶花。)



「吴刚伐桂」是中国有名的传说故事。根据纪载; 吴刚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之中,当时叫吴权,为西河人氏。吴刚有妻缘妇,缘妇孕三年,生鼓、殳、延三子,吴刚怀疑缘妇私通炎帝之孙伯陵。原来吴刚为求仙道,离家三年,不料返家之时,却发现缘妇诞育三子。一怒之下找到伯陵对他施以恶毒的报复,使伯陵 「雉经」(头颅倒悬,因拖地而行碎裂),死状极惨。



炎帝得知之后大怒,将吴刚置于月宫中,命他砍伐不死之树 -月桂; 若桂树伐倒不再复苏,吴刚始得返回人间。桂树因长于月宫之中而称月桂,高达五百丈,即伐即合。炎帝将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杀孙之仇的报复。

缘妇对丈夫心生愧疚,于是命三子鼓(蟾蜍)、殳(玉兔)、 延,飞上月宫陪伴父亲。此后,衍生出后翌之妻奔月的故事,「延」也一跃化为女儿身变成「妫娥」了。



桂花虽然花形细小不显,然而香气浓馥,常被做为篱垣植物栽培。一般花艺设计较少以之做为主要花材之用,因其吸水性不佳,
而且花朵容易凋落,不过点点素金飘藏于绿意之中,待得清风微送,幽杏暗谱,亦得其芳柔之雅趣。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开篇亮出一幅中秋月夜图,“冷露”、“湿”桂花,暗寓诗人心境之“冷”,桂花既是院中实实在在凝结着夜露的桂花,又是诗人望月时的联翩浮想,虚指传说中的月中桂树,这样诗人的孤寂与感伤、相思与怀归便与广寒宫中独味凄凉的嫦娥的情思暗自契合,使全诗的意境更为悠远,更耐人寻味。几多相思,几重乡愁,跃然而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