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怎样去上课?

 无痕教师 2010-12-10

我们怎样去上课?

(题目有些大,今天我只想大家交流几点我在学习和教学中体会的一些容易忽视的观点,蜻蜓点水,只想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一、“自己”的课才是最好的课。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好课?用时髦的教学用语装点自己,用现代化的手段武装课堂,用详尽的教学预案作为后盾,这是好课吗? 具备“铃响课毕”的教学、 “流畅自然”的课堂、 “亮点闪现”的环节,这是好课吗?教学不是用来享受的,好课是没有标准的。不同的眼睛里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说再好的课也会有品评的瑕疵。所以,一堂课好不好,不是看讲解了多少知识,设置了多少新颖的环节,也不是看教学进程调配的如何完美,我认为一堂课只要融进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存在适合学生发展的东西,就是一节好课。

相信有不少的教师与我有同感:为什么前几年的课要比现在的课流畅、准时、完整,为什么懂得多了,理念深了,经验丰富了,反而更不行了,不受听了。

现在我悟到了:懂得多了,使课堂所承载的内容就多了;理念深了,学生的空间就大了,要达到的目标也就广了;经验丰富了,胆子也就大了,让你有了更多尝试的想法。所以我说,有时候想的越多错的就越多,以前单一的想法,往往容易把课堂放得活,内容讲得精,现在的课上总会压堂,总会有意外。

多年以来,我的课从追求流畅到强调风格,从注重亮点到讲究高效,每次系统学习名师教学后,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式上都会有一次或多或少的变化。

名师每堂课都各具特色,每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堂课都立意深刻。听华应龙老师的课有如涓涓细流,在平和中孕育新知,给予指导,发展能力,没有激情如火的场面,却有浪花朵朵的时刻,在华老师不抑不扬、自然流露的课堂上,你会明白:能力远比知识更为重要。而钱守旺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实在,完整的教学预案,精巧的细节处理,大量的数学信息,步步为营,扎实流畅的教学,使你会不禁感叹,为何我们的学生信息面会如此的窄!在潘小明老师的课上,时时有笑声,刻刻见激情,师生相融的气氛,简洁干炼的语言,使你不由陶醉于知识的海洋中,沉醉于探索的乐趣中,浑然忘我,听完他的课,你会明白兴趣的重要,需要的力量。最为“平常”的课要数刘德武老师的课,像唠家常,不温不火,不快不慢,在看似絮絮唠唠的话语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学会方法,平中见奇,听他的课,你会倍感亲切,你也会体验到传统教学是如何走进课改的。我们都知道,每位名师的课都是不可模仿的,在他们的课堂上总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最易引起我们共鸣的,我们认为的那些不好的课说到底是因为你早早料到或曾经经历。课还是老课,可是每堂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名师的课百听不厌,那是因为你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流程,也不是它的结果,而是它的立意,它的导向,它带给学生的影响。

二、教学是有时代性的,有流行趋势的。

前段时间,我着重看了三届全国大赛课(05、07、09)的评论和部分设计,从这些评论和设计中我觉得,数学教学是有时代性的,传统教学的五段式教学到讲、扶、放、练,尝试教学;再到完全放手,自主探索以及现在的多层并举,注重熟悉数学文化,注重经历数学过程,注重生活经验联系,注重方法学法引导,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信息化、多元化的练习等等,每次变革都有时代的烙印,都有一个时期推崇的理念和元素,从“讲”到“扶”,从“扶”到“放”,从“放”到“引”从;“时髦语言”到“多媒体应用”,从“开放练习”到“自主探索”,从“小组合作”到“全员参与”,从“独立思考”到“有效引导”;从“追求亮点”到“环节创新”,从“生活联系”到“数学文化”。

我的课近两年,多了数学文化,多了数学思想渗透,多了方法的引导,多了知识的学以致用,多了对兴趣激发、思维的碰撞,少了无目的的放手,少了无方向的探究,少了无必要的练习。

经常阅读一些特级教师的文章,也经常观看他们的课例,发现现在的数学教学不再像原来那样过于放手了,该出手时则出手,有些定义、名词就是规定好的,无需再探究,传统教学中的“讲、扶、放、练”,依然可用,不要不敢去讲,只不过“讲”要少用,“扶”要及时,“放”要适宜,“练”要多样,没有老师的引,完全让学生去探究,是不切实际的,是没有方向,没有边际的,“教学”是“教”在前,“学”在后,有教才有学,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学。现在的数学教学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和如何应用(可以看一看特级教师刘德武的《口算与推理》《你的头发有多少根》等)、养成一种态度和习惯(如特级教师华应龙的《审题》、《游戏公平》等)、知道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文化(关注特级教师华应龙和张齐华的《圆的认识》等),与生活信息联系(如特级教师钱守旺的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备一堂课,你所要考虑的不是方方面面,事无俱细,你要能够区分什么是主什么是辅,一课堂的教学设计“至简”还是“至繁”要看每课的教学内容多少、难易以及学生的年龄、底数,知识内容少,学生素质高,就可以加入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步子大一些,“至繁”教学;相反的,知识内容多,不易懂,学生的基础又差,就开门见山,小步教学,去粗取精,多捡“干”的上,“至简”教学,两种教学是不分好坏的,不求“放”与“讲”之分的,放的过大与讲的过多是相对而说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标准的。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靠一些外部的刺激维持情绪高昂的一节课,而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刺激与思维并举才有好的效果,常态课中很少有“铃响课毕”的时候,一节课一两道题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教学中真正要做的是关注学生,使学生有兴趣,有需求、有共鸣,能思考、能发现、能应用,没有方向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而痛苦思维后的顿悟才是最快乐的。

三、我可以不如你,但我可以与众不同。

名师张齐华不仅课好,而且设计的教学巧夺天工,一些环节让你想都想不到,解决处理一个问题如果你连处理方式想都不会想到,还何谈有效。欣赏张老师的“别人没走过的路,便是捷径;我可以不如你,但我可以与众不同;如果不能一百米深,那我便选择一英里宽”,细细品味,很有哲理,不要怕跌倒,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尝试后也许那就是捷径,由于个人素质,我也许很多方面都不如你,但我可以与众不同,走自己路,也许我思考的没有你深,但我会努力像宽里去想,路有千万条,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你走过去的那条,也许地上本没有路,但我走过去了,你走过去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一节课好不好,先看设计,再看教学;设计好,教学不一定好,但设计不好,教学一定好不了。

一直信奉:我的施教能力可以不如名师,但设计的课一定要与名师比肩。从希望部分环节的出彩到考量全课整体的出众,虽然不用达到“一句三年得,课不惊人誓不休”的程度,但我们可以在设计教学时比别人想得更多一些、更细一些、更全一些,从幽默的语言到深意的课前谈话,从精妙的导入到适时恰当的过渡语,从奇思的环节到美轮美奂的课件,从看似随意的教态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名家的一句话、一个小游戏、一个小环节、一句评价语……,我们都要记,都要学,都要实践。从你的听课笔记中反映,从你的教学中尝试,从你的反思中体现,让自己会自然的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我自始至终认为我的课在越来越成熟,原因在于我认识到课不是讲给学生听的,而是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最现实的是为了达成目标,关注过程,学会知识,注重情感,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这样做,教师不要过多被冀教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中 “经历”一词吓倒,以前我发现这个“现象”,也觉得奇怪,怎么课课都提到这个词呢,难道每一课都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吗?我的理解是每课的目标的三点设置就是按照三维目标定的,每课目标一般只有三点,对应的就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四、一堂好课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有时教学,每位老师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总想最好,总不能最好;总想发力,却无处着力,是什么阻碍你上路?是教学的积淀,是自身的素质,是文化的内涵,是价值的取向,教学的基本功不过硬,教材的理解不透彻,教师的准备不到位,教学的理念不明确。

如果你开始得到太容易,会觉得那是你努力的结果,可是当你走过一段路,回过头会发现,实际上有很多人在托着你。每个想俯视他人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因为他不明白,每位教师都有他教学的可取之处,不同的教学头脑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想法。我的课总有自己的烙印,也尽量想达到所谓的“更好”,但我自知我在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技法、课堂的把握、教材的理解、师生的交流、过程的生成……都需要更多的专家引领、更大的同伴互助、更深的自我学习。

大家常说:缺憾其实是另一种完美。说的真好,教学中因为多了自己的想法,你的课会一直延续着从一种“完美”再到另一种“完美”。以我为例:从去年起,教学上知我帮我的李主任退休了,我不能肆无忌惮的去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只能一个人去战斗,不论大课小课,课件自己制,教具自己做,设计自己想,教学自己评,不懂的时候再翻翻教参,上网找找相关资料;不通的时候再试讲一次,杂志上看看相关文章,教学上的一言一语如何说?一举一动如何做?一个课后练习、一种教学技法、一种教学方式、一个课前导语,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尝试、去验证。小学数学现在倡导什么理念?关注什么内容?流行什么方式?反对什么做法?我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衡量,而这一切的一切,我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拿着竹竿前进,别人不一定认可,方向不一定正确,一不小心就落水了。到了,只能安慰自己: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直信奉:你能够不再为教学的失败找理由,而更多的是为教学的成功找方法,说明你进步了;

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起码不是最坏的,你也许并不同意别人所有的观点,但是这能使你去思考;

你要深知走路总是小心翼翼,就不可能留下不灭的足迹,久而久之,可能连路都不敢走了。

现在是一只菜鸟没关系,但你必须从那些教师的教学中知道我差什么?缺什么?可以学什么?在这里,我想告诫所有的教师:不要追寻名师的脚印,而要追寻他们的目标。

一直关注名师,特别是名师张齐华的成长,他除了自身的努力,庆幸遇到他的师傅特级教师张兴华,遇到了一个名师团队(特级老师华应龙、特级教师徐斌、特级老师贲友林都是张兴华的徒弟),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一群优秀的特级教师,一个共同的教学追求,在这个名师共同体中“1+1”是大于“2”的。我们没有特级教师,但我们可以有一个学科共同体,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