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 八:《荀子》 - 讀書網

 LM0318 2010-12-10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正文·八:《荀子》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

  《漢書。藝文志》著錄"《孫卿子》三十三篇"。班固注曰:荀子"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顏師古注曰:"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故曰孫。"也有的說"荀"、"孫"古代同音,兩種說法都能成立。"三十三篇"可能是"三十二篇"之誤。劉向的《荀卿新書敘錄》載孫卿書322篇,除去重復的290篇,定為32篇,這與現在通行的《荀子》32篇基本相符。《隋書》、《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都著錄12卷,這大概是劉向編訂的32篇本。《宋史。藝文志》著錄20卷,這是唐代楊倞又重新編定的32篇本,也就是現在的通行本。楊倞本與劉向本的區別只是篇目次序略有不同。楊倞改書名為《荀卿子》,簡稱《荀子》。

  根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荀子》這部書是荀況晚年為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而編寫的。關于《荀子》一書的作者問題,在學術界也有爭論:一種看法認為《荀子》32篇全是偽書,其代表是呂思勉、楊筠如。另一種看法是《荀子》32篇全是荀況所作,其代表是杜國癢。第三種看法是《大略》以下6篇,是荀子弟子的作品,其代表是郭沫若、梁啟超、余德建等。其中余德建認為,這幾篇是漢武帝、漢宣帝時的儒生偽撰,根據是書中引用了晚出的《公羊傳》、《谷梁傳》、《大戴禮記》的文字。我們認為,前兩種看法過于偏激,第三種看法有一定道理。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論篇》開頭便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他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他說: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為生產服務?荀況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到最高峰,成為中國唯物主義思想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況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徹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義相術。他說:觀看人們的相貌,不如研究人們的思想;研究人們的思想,不如選擇正確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決定人們的思想,而思想卻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確,而且思想能遵循它,雖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對頭,也不妨礙成為君子。雖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對頭,也免不了成為小人。人們的禍福與人的相貌無關,而是由人們后天選擇什么道路決定的。這就揭穿了唯心主義相術的騙人把戲。

  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認識論思想,主要表現在《解蔽》、《正名》、《勸學》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況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認識的這一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前提。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凝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偏也。"他認為,人們認識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個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們糾正了片面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兩意則必然迷惑。

  這就強調了認識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在《正名》篇中,荀況強調了感性認識的作用,他說:人都有對感覺印象進行分析辨別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聽覺器官才能辨別聲音的不同,依靠視覺器官才能辨別形狀的不同,所以心的驗證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覺器官接觸所感覺的對象以后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感覺器官接觸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認識它,心對它考察了而說不出道理來,那么人們沒有不把這種情況說成是沒有知識的,這就是根據感官接觸外物而確定名稱同和異的情況。在"名"、"實"關系問題上,荀況主張"實"決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實"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在《勸學》篇中,荀子談了知識的來源問題,他認為人的知識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學習教育的結果,從而駁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他特別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形象比喻,說明學習沒有止境和后來居上的道理,勸導人們要進行廣博地學習,要發揚"鍥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對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和雜而不專,成為激勵后人學習的名篇佳句。

  荀子的倫理思想,主要反映在《性惡》、《修身》、《禮論》等篇中。針對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荀況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性惡論"。他認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和"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的自然屬性,這些自然屬性只有通過封建倫理道德來嚴格加以限制,才能變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禮儀。因此,荀況特別注重后天學習教育的作用,從而批判了孟子宣揚的"天賦道德論"。荀況談論人性,雖然只注重人的自然屬性,而忽視了人們的社會性,但他能從人對物質生活的基本要求作為研究人性的出發點,反對孔孟空談仁義道德,無疑具有唯物主義的性質。

  荀況的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主要反映在《王制》、《富國》、《王霸》、《君道》、《臣道》、《強國》等篇中。為了加強封建統治,鞏固地主階級政權,荀況提出了"隆禮敬士"、"尚賢使能"的用人原則。他在《王制》篇開頭便說:"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這就徹底否定了孔孟贊揚的封建世襲制。

  在如何治理國家問題上,荀況提出了"重法愛民"、"賞罰嚴明"的政治綱領。他認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和統治人民,一定要有一套嚴密的政治法令和賞罰措施。對人民,在沒有給它利益之前就從它身上謀取利益,不如先給人民利益然后再從人民中索取利益更有利;不愛護它就重用它,不如先愛護它然后再重用它更為有效。荀況認為,只有賞罰嚴明,才能治理好國家。他說:"賞行罰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者可得而官也。"(《富國》)"王者之論,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王制》)這樣國家的政治才能清明,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在經濟思想方面,荀況主張一方面用賞罰嚴明的制度來鼓勵人民發展生產,增加財富,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強本抑末"、"節用裕民"、"開源節流"的經濟措施,加強發展農業生產,抑制商品流通,不斷開拓新的財源,限制統治階級的費用,以此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富足的目的。荀況這種經濟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同時也符合人民的愿望。

  《非十二子》、《儒效》兩篇,主要是荀子對思孟學派的批判。《樂論》主要闡發了荀況的音樂理論及其社會的作用。

  《議兵》主要闡述了荀況的軍事理論。《賦》運用詩歌文學語言,闡述了荀子學派的政治主張。《大略》以下6篇,都是荀子學派的作品,內容比較龐雜,有些思想與荀子思想不盡一致。總之,《荀子》一書是我們研究荀況思想和荀子學派的主要參考資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