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lololololololo 2010-12-11

核心期刊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S.C.Bradford)通过统计应用地球物理学论文和润滑领域论文在专业期刊上的分布规律,首次提出了涉及核心期刊效应问题的“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指出刊载某一学科大量论文的期刊,是该学科载文量聚散分布中的核心期刊;认为把专业期刊上的专业论文数量,按降序排列,可以划分出对该专业最有贡献的核心区和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相继区域,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第一区载文密度最大,称为核心区域(nucleus)。在核心区域的期刊被视为该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E.Garfield)用类似方法从引文角度证实了核心期刊的存在。之后,众多学者对以上经验定律提出各种修正方案,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关的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模型,形成了诸多公认的定律和数学模型,并以大数据量的统计分析证实了核心期刊的客观实在性。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自上世纪末广泛开展以来,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论文,研制出版了多种核心期刊指南和索引工具书。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需求和不同方面展示了学术期刊研究的各种特点和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核心期刊的研究与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2004年出版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其主旨是通过对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的量化分析,找出期刊发展和应用中的核心部分,为便利学术期刊的使用和优化文献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服务。该书出版后得到读者特别是众多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关心与支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近4年来的学术期刊发展与进步,以及核心期刊理论的实践,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更新提供了较为宽阔的研究跨度。作为上一版(2004年版)的连续性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以下简称08版核心期刊》)的主要研制原则延续了上一版的内容,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做了一些重要的调整。今后它将在新的学术研究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上不断完善。

 

一、定义与方法

 我们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定义表述为: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转摘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根据上述定义中“发表学科论文较多”和“使用率较高”的概念,统计和筛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最基本着眼点,是通过统计期刊论文的各项量化指标来测定期刊的“学科论文产出率”和“学术影响力”。期刊论文是基本的统计单元。从统计结果看,“发表学科论文较多”的期刊一般是专业期刊,而“使用率较高”的期刊,在各学科的统计中也是专业期刊占主导地位,综合性学术期刊占辅助地位。因而,在08版核心期刊》的筛选中,“学科论文产出率”较高的期刊,一般是通过专业期刊体现出来的,专业期刊自然成为各学科“学科论文产出”的主体。“学科论文产出率”的统计不是《08版核心期刊》的重点。“学术影响力”统计,特别是期刊在学科中的影响力统计,是08版核心期刊》研制工作的重点和贯穿始终的主线。这条主线体现在:它使用以引用指标为主的综合统计方法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其主要特点是从期刊被利用的情况来评价和选择期刊。这种综合方法力求突出重点,以期刊引证报告的评价指标作为统计主体,同时注意指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与其他参考指标的有机结合。在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方面,主要依靠“被引频次”指标来统一度量;在生成分学科引证报告的“综合评价值”方面,主要是以加大“影响因子”和“被引量”指标的权重来突出重点。其操作过程也可以简单描述为:找出作者在撰写某学科或某研究领域的论文(作为一个集合)时,使用了哪些期刊,再从这些期刊中找出那些最为常用的期刊,进而测定出它们的核心区。

 

 

二、  统计样本的数据来源

(一)引文统计数据

期刊的学术使用率统计主要来自三个组成部分(见表1)。

1   

学术使用率

被引率

转摘率

其他指标

期刊学科影响因子

三大文摘转摘率

借阅率、下载率等

期刊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

核心报刊转摘率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摘率

 

由于1的“被引率”和“转摘率”的来源数据样本覆盖率和可比性比较好,所以用作08版核心期刊》统计基准数据,其他的指标数据作为辅助参考。由于来源数据的可靠性、代表性和系统性非常重要,因而《08版核心期刊》首选大型规范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

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的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较为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该库年收录的来源期刊为700种左右该库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来源期刊的选择上。来源期刊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是影响统计结果的前提条件。我国符合统计要求的学术期刊大约有3000多种。参照我国近期的学科论文数量比例和学科期刊数量比例,引证数据的合理选刊范围确定在600种至700种之间,占3000种的20%-23%。其选刊数量的界定依据是,如果各学科选取的期刊数占与该学科相关的期刊总数的20%左右,而其学科载文和被引频次的累积百分比能够同时达到各自总数的80%左右,那么由这些期刊统计出的数据和指标就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根据文献计量学的集中分散理念,该库选出的来源期刊囊括了学术领域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其产出的论文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学科发展的主流趋向。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率统计数据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的文摘种类统计量较大的转摘率统计数据库。现收录文摘刊物和附有文摘的重要学术刊物40余种,数据量30万条。收录的文摘类报刊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中转摘的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3.其他统计指标主要来自公开发表的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二)来源数据的学科分类

期刊论文的学科分类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学科分类为基础。由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涉及题材广泛,综合性和跨学科趋势明显,学科分得过细会出现论文归类不合理的现象,因而《08版核心期刊》的学科归为23个大类目,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分支学科。

期刊的分类主要根据期刊的原定分类或根据其发文情况归类。

 

  

三、测定核心期刊的主要步骤、方法和指标

(一)  确定各学科的期刊引证表

    确定各学科的期刊引证表是测定核心期刊范围的前提条件。在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中,期刊的引用与被引用状态,可以称为期刊的引证现象,这里的引证期刊主要是指被引用的期刊。这些引证期刊按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该学科的专业期刊、其他专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们的集合形成学科引证(被引)期刊表。

1. 期刊评价指标的选用

    统计过程中的主要期刊评价指标包括:

(1)  期刊总被引

    指给定时间内,某期刊的全部学术论文被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期刊学科总被引”则指某期刊的全部学术论文被来源期刊中某学科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

    该指标可以显示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某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前两年该刊发表的论文总数。

    期刊学科影响因子=某年某学科论文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前两年该刊发表的论文总数。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消除由于载文量不同而造成的不可比因素,有利于期刊引用情况的比较。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3)转摘率

指给定时间内,某期刊所登载的学术论文被重要文摘刊物转摘的篇数与该刊发文总篇数的比值,它表示论文在更范围的学术传播和受社会重视的程度。《08版核心期刊》在统计过程中直接使用了转摘频次指标。

 其他的评价指标还有:“他引量”、“学科载文量”、“引文率”、“即年影响因子”、“借阅率”和“下载率”等等。其中“他引量”表示期刊的交流程度,《08版核心期刊》把“他引量”用作质量指标时,“他引量”则还需附加上期刊自引中的非作者自引部分;“学科载文量”表示期刊的学科论文产出量;“引文率”(参考文献量/载文量)表示期刊的施引程度,在一定范围中反映期刊规范程度和学术含量;“即年影响因子”表示期刊受重视的速度;“借阅率”和“下载率”均表示期刊的使用程度。

在进行分学科统计中,期刊的学科评价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但考虑到学科的交融性和学科分类的误差,期刊的整体评价指标(如期刊总被引,期刊影响因子)也被用作学科统计的重要指标。其他评价指标则被作为参考指标,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赋予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相应的权重系数

 

2. 确定分学科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测度指标

 

1)分学科的统计指标

08版核心期刊》的分学科统计指标主要分为三类。

 A类:分学科影响因子及被引

 

  B类:影响因子;

 

  C类:转摘频次。

 

2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统计指标

   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期刊的不同在于它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创新性。它在论文的总体产出量上,占有重要比重。使用者一般看重它的名品效应(期刊的整体影响力)和它的优势领域与特色。 其统计指标也分为三类:

  A类:影响因子;

  B类:转摘频次;

  C类:在分学科的位次。

 

 

(二)  确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预选范围

核心期刊的数量界定有多种方法。《08版核心期刊》的界定原则是,当引证表中的评价指标“学科被引累计百分比”达到70-80%时,其相对应的期刊数量成为核心期刊的预选范围。由于各学科的载文、被引和期刊数量有所不同,这个范围也有相应的波动。因而,各学科的核心期刊选择范围会依据学科特点做小范围的调整。“学科被引累计百分比”指标是表示一定数量的期刊在某学科论文(集合)产出中的使用率(或称为“学术贡献率”和“学术影响力”)的累积程度。

 

 

    (三)专家论证

把核心期刊的选表送专家评审。专家参考数据综合值的情况,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即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期刊对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等综合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参考期刊的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如期刊的获奖情况、编辑水平、作者构成情况。我们重点邀请了各学科的部分权威专家和上一版核心期刊编辑部的部分专家参加评审。

 

专家根据定量分析形成的排序表对备选期刊进行定性评价打分,定性评价指标为五项:

 

A.期刊学术性 (期刊内容的学术含量及比重)

B.论文的学理性与创新性                               

C.编辑质量 (编校差错率及选题策划能力)

D.学术规范性(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著录规范)

E.刊物公信度(学术水平与学风的社会认同度)

 

   上述五项评价因素(ABCDE)要求专家分别打分;每项满分为5分(表示优、良、中、差、劣的等级程度),并分别给予五项评价因素权重值(A=3B=2.5C=2D=1.5E=1),然后统计出专家评价值。

 

(四)确定综合评价值

 

把专家的对各期刊的评价值作隶属度处理,之后将专家评价值加权0.3,再将学科引证表中的“综合值”(数据综合值)加权0.7,算出“综合评价值”,之后按数值大小递减顺序排列。这样的权重的分配,旨在体现量化统计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审原则。

 

 

(四)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统计

        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各学科的总使用率中占有重要比重,是统计分析的重点。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统计原则是既重视其在具体学科应用,又注重它的跨学科特点。

由于读者或作者在使用学术期刊时,总是从学科角度或某一研究方向去利用期刊,因而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各种具体的学科应用中。在具体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筛选中,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期刊是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期刊的主要特征是载文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因而不宜在分学科的统计中认定它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也不宜加入期刊的学科载文量指标进行统计。

08版核心期刊》在生成分学科引证报告中,进行了不分专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类别的混合统计,旨在反映期刊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后期的分学科统计过程中,专业期刊单独列表统计,综合性学术期刊按特定指标另行列表统计,其他专业的期刊各自归所属学科进行列表统计;这样,最后公布的各学科核心期刊表只列出专业核心期刊表和综合性学术期刊表,目的在于适应期刊使用者的习惯。如果使用者需要了解某学科的使用率比较高的全部期刊,可以参考分学科的期刊引证表。

 

四、评选结果分析

 

(一)核心期刊的数量变化与分布

08版核心期刊》评选出核心期刊386种。相比上一版的344种,总量增加了42种。在这386种期刊中,蝉联上一版的核心期刊的数量为301种,占上一版总数的87.5%,淘汰率为12.5%。核心期刊的数量增长,以及核心区边缘部分的较高更新率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年来核心期刊的发展变化。由于各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各学科的专业核心期刊数量也有所变化。

 

(二)贯彻为科研服务的研制原则,加强评价功能

08版核心期刊》的研制基本上保持了上一版的主导思想,即始终围绕着以使用率分析为基础的统计原则,注重学科特点,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前提下,根据期刊的发展变化做了一些改动:

1.去除一些指标虽高,但学术性不强的期刊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学术使用率高的期刊并非都是原创性和学理性的刊物;一些含有较多通讯类、资料类、数据指标类、工具索引类内容的学术刊物也有较高的学术使用率,读者和研究者同样需要这类期刊。《08版核心期刊》根据评价需求,排除了少数学术使用率较高,但学术含量不高、缺少研究深度的期刊,加强核心期刊的学理性和原创性的评价功能。《08版核心期刊》的5项专家评估指标属于定性评审范围,对于一些无法定量统计的定性内容有直接的测度效用,例如其中对期刊的学风和公信力的测度。

2.重视二级学科及显学研究领域中的优秀期刊

     在大学科的统计中,二级学科和显学研究领域的期刊容易被忽视。在《08版核心期刊》的统计过程中,增加了一些体现二级学科的指标和权重,并在最后的综合调整中,注意备选期刊的学科类别特点。此外,对少量有特色的,专家重点推荐的,但由于使用率不高而难以进入核心区的优秀期刊,《08版核心期刊》尝试向读者作部分推荐介绍,以期扩大优秀期刊的应用范围。

     3.提供多种附表,以方便利用

最后公布的“核心期刊表”和“期刊引证表”是最重要的两个主表,此外,为了方便使用者,《08版核心期刊》还对来源期刊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核心期刊作了不同角度的排序制表。

(三)正确理解和使用核心期刊

任何的评价系统都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核心期刊的评选也不例外。从《08版核心期刊》的研制方法和指标分析,根据以引用指标为主的期刊使用率高低来判断期刊的影响力,进而推断期刊的学术质量,是有一定的单一性目的的。尽管有专家论证的定性评价作补充,并包涵了对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的测度,但它还算不上是对期刊的全面综合评价。它的直接使用价值,可以说是为读者、作者和馆藏部门提供各学科使用率很高的少数学术期刊。利用这些期刊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各个学科或各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作者在这些期刊登稿也可以获得较大的传播范围。一般来说,核心期刊的评选活动与期刊的评优、评奖活动有所不同:前者重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期刊的优化使用,注意按学科和研究领域评选和使用期刊;后者注重鼓励和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目的在于通过期刊的评优活动,推动期刊质量的全面提高,如提高期刊的政治质量、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和发行量,它可以分级或分类按地区、按部门展开评选。了解这些不同点,有利于核心期刊的合理使用。

由于核心期刊的界定要服从集中分散定律,因而即使某些学科的优秀期刊很多,也不可能都进入核心区范围有些小研究领域的优秀期刊,如果放在大学科中评选会因其使用率相对不高而排不上队,如果按小学科或小专业领域分析则会由于无法确定期刊核心区的存在而落选。结果是核心期刊不一定包括全部的优秀期刊。此外,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没有绝对的界线,处于界线边缘区域的期刊水平一般相差不多。因而,在使用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时应注意其局限性,并注意与具体的评价体系相结合

08版核心期刊》的研制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各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许多同行专家、评审专家和期刊编辑部专家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必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妥之处,因而衷心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未来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200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