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说macd?(转自论坛nie)

 dengym 2010-12-12
(2010-10-21 10:18:15)

很多人喜欢用macd。
老论坛很多人讲过,网上各大论坛讲的更多。
各种用法,众说纷纭,差不多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指标。
我也偶尔用一下macd,简单说下自己的使用方法。
macd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就是diff在0轴上方运行,应以持股为主(反之以持币为主)。
那么我要问一下:
为什么?0轴代表什么?为什么以0轴为参照物?这个参照物任何时候都有效吗?何时无效?

[转载]戏说macd <wbr>(转自论坛nie)
 

macd的0轴(12,26,9),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一条均线,ma50到ma60之间。
那么先暂时这么认为:
a. 0轴是参照物。
b. 0轴代表的是一条中期ma。
c. 价格在0轴上方持续运行说明中期上涨趋势明朗(反之,说明中期跌势)
d.在震荡市中无效(滞后)。

ok,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第一步。

下面说第二步,构筑自己的交易时段。
既然把macd的0轴默认为是ma60(有误差),那么接下来应该知道,ma60是最近60条k线的平均成本。
假设以0轴为参照物,对应的时间段是什么?
1f图0轴大约是一小时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5f图0轴大约是1到2天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15f图0轴大约是2到3天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30f图0轴大约是7到8天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60f图0轴大约是15天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日线图0轴大约是60天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周线图0轴大约是1年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月线图0轴大约是5年内价格的平均成本。
-----------------------------------------------------------------------------------------------------
那么打开任意股票图表,大致看一眼各周期下的macd的0轴,就可以对这股票的基本运行情况,大致的成本有个快速的了解。 
 
了解大致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找到背驰,可以清楚的知道是哪一级别的背驰,不会出现背了又背。

[转载]戏说macd <wbr>(转自论坛nie)


有人说,等价格上了ma60(macd的0轴),价格都涨了一大截了。
其实也不是,最高和最低是一瞬间的事情,小概率事件。只要买在相对低价,卖在相对高价,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几次降低成本的中线机会。 
接着说这个002101,如果认为他日线级别将会出现背驰,想前抄底,也要理顺一下走势关系。
从上面跌下来,下盘下,盘整区是个顺势平台(奔走型),最弱的种类之一,应有一种意识,止跌不易。

8到5元的下跌,也可以认为是个奔走型。
一般这种行情,一旦回头向上,都飞的很高,报复性上涨。
认为最安全的介入点,在大级别图形上。
在大级别上构筑强底分。
从14元到5元,三次周底分构筑失败,演化为中继。2008.11.14这周收长阳,周线级别强底分出现。
大家比较一下这个底分和前三次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按月底分,2008.12月,底分构筑成功。

捕捉大概率事件是首要任务。
002101季线底分后09年2季度的包含k线构筑了日线级别2买。
前头没介入的,2买进入也不算晚。 这里说一个经验:
牛市中想在某级别介入,在次级别找机会,成功几率在70%到80%
熊市中想在某级别介入,在次级别介入的,成功几率在20%到30%,在大级别介入,成功率在70%到80%

为什么?
就因为多空转换需要时间。
这里说一个经验:
牛市中想在某级别介入,在次级别找机会,成功几率在70%到80%
熊市中想在某级别介入,在次级别介入的,成功几率在20%到30%,在大级别介入,成功率在70%到80%

为什么?
就因为多空转换需要时间。 
 
在震荡市中也可用大级别底分处理一些问题。
大家可参考一下大盘周线。
震荡中,用大级别的弱底分略优于强底分,因为利润空间狭小,等一个强底分走出来,利润也所剩无几了。
震荡中,也可用本级别(或次级别)的强底分(顶分),进行投机。
两种都可用。 
 
最主要的是利用o轴这个参照物,结合底分构筑自己的交易时段。

要在实践中测试自己:
1.成功率。
2.风险收益比。
3.交易频率。
4.资金管理。
5。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退出机制。
进入交易很容易,难的是退出,要给自己设下退出条件。条件达成,不论输赢都要出来。 
 
我认为,用macd交易,一定要明白0轴的含义,否则还不如不用。
有人喜欢放大参数,有人喜欢缩小参数,不同参数下的macd的0轴,对应的ma也不同。 
总之,用macd与ma,区别不大。
用两条短ma可以分别代表diff与dea,用一条中长期ma可以代表macd。
macd的红绿柱子,看ma也可以肉眼估计出大概。

重要的不是用指标什么,而是你用的这个指标,你是否了解他的每一个环节。

今天就讲这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