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畜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13

 

 

 

小畜者,小有畜养也。巽为风在上,乾为天在下,风行天上,没有吹到大地上来;风行天上,只是吹动云层小有积蓄而已,“密云不雨”,小有积蓄的云层是不会降下大雨的,即使降雨,也只是小有阵雨。此是设喻,实则本卦乃是描述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时的情状。周文王名姬昌,继位后称为西伯。他在位时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整顿政治,制订了“有亡荒阅”的法令,得到了远近贵族奴隶主的拥护;他还实行了“怀保小民”的政策(《尚书·无逸》),缓和了阶级矛盾。周文王还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亲自督促众民从事农耕,增强了周国的经济实力。商纣王感到周国的强大,认为受到了威胁,便将周文王囚禁在羑里。周文王被囚期间,反复思考了小邦周和大邦殷的力量悬殊,便制定了周国的“小畜”计划,即畜养、收容、吸纳一切可以归附的力量,从小有畜养而逐渐扩展,逐步壮大。

本卦是其自述被囚禁时的心情及应对策略,全卦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其忧患意识深藏其中,谓小畜而不可妄动也。本卦通过周文王的自述,表现出他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的思想。他从云层小有积畜,密云不雨,既雨既处的天象得到启发,决心忍受耻辱与痛苦,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等到积蓄到大暴雨的时候,才一举而动,洗去自己所受的耻辱。

 

【辞】小畜1,亨2,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文】小有积畜,是亨通、通达的,这密集的乌云尚没有降雨的迹象,它来自西边郊外。

【说明】本卦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的心情、思想的自我写照。当风吹动云层,云层聚集在西部郊外时,被囚在羑里的周文王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当时商王朝都城——朝歌,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而周国在今陕西省西安以西,武功与宝鸡之间,正在殷朝都城的西方。周国当时只是一个诸侯小国,正处在小有积畜,小有畜养,小有容纳之时,尚不足与大邦殷正面对抗,所以其在上九爻曰:“君子征凶。”也就是说,小有积畜之时,时机尚不成熟,还不能贸然起兵推翻商纣王,只能在表面上还要顺从商纣王的统治。周文王产生这种思想,是出于对商纣王无道以及自己被囚禁的愤懑。

 

【初九】复3自道,何其咎?吉。

【译文】恢复我们国家的道路,走我们自己前进的道路,有什么过错呢?应该是吉祥的。

【说明】这是周文王被囚禁期间的愤懑心情的第一次发泄,他想说的是,我之所以扩展、扩大我们小邦周,是因为要抵御来至西北边陲的戎狄、鬼方等部族的侵略,我想让我的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这不应该是有错的。但我如今却被纣王囚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我不得不眼望着西郊,望着那西郊上空的密云。我“何其咎”啊?!

 

【九二】牵4复,吉。

【译文】我们的复国计划被制约着、牵制着,但就目前形势而言,是吉祥的。

【说明】周文王被囚禁,即是被商纣王所牵制、所制约,他很明白这个道理,因为目前小邦周尚不足以与大邦殷对抗;如果周文王不被囚禁,仍在周周大力发展,说不定会被商纣王一举歼灭之。所以周文王的被囚禁,从表面上看,是坏事,实际上却是好事。因为商纣王囚禁了姬昌后,就对周国放心了,就再也不会去管周国的事了。然而周国上下军民同心,仍在悄悄地发展壮大。所以周文王在此作“牵复,吉”之断语,他从根本上认为自己被囚禁是吉祥的。

 

【九三】舆567,夫妻反目。

【译文】大车的车毂脱掉了车辐条,大车便不能行走了;这就象夫妻吵架一样,夫妻反目了,家庭也就不存在了。

【说明】本爻之语似是说给商纣王听的,意思是周国的人民离开了我,就象是大车没有了辐条,整个国家就难以行走了,难以前进了。我们夫妻反目了,家也就不成其为家了,你就放心吧。其实周文王一直在与周国贵族暗通声气,要他们积极积蓄力量。周文王表面老实,安心呆在羑里,就是想去掉商纣王的疑心。这是他对敌的策略之一。

 

【六四】有孚,血8去惕9出,无咎。

【译文】为了表示对商纣王有诚信,血缘关系去除后警惕才消除,而这个举动是没有过错的。

【说明】本爻乃是描写周文王的忍辱含耻。周文王之子伯邑考(血缘关系)被纣王所杀,纣王为了考验周文王,便将他的儿子伯邑考杀后制成肉饼,送给周文王当饭。而周文王亦知这就是自己的儿子之肉,但还是含泪咽下肉饼,为的是去掉商纣王的疑心。如果当时周文王不吃,则无疑会被纣王所杀,为了报仇,为了推翻惨无人道的商纣王,周文王才含泪咽下自己儿子的肉。周文王这样做,是出于大义,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举措,是以全周国人民为重的举措。所以称为“无咎”。其旨在说明的是,要想成就大事,即使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此见载于《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又见于《帝王世纪》:“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以为羹……”(《太平御览》卷八十四引)

 

【九五】有孚,挛1011,富12以其邻。

【译文】要有诚信,虽然我好象是被拘系在这里,但你们还是要施行“怀保小民”(《尚书·无逸》)的政策,让邻里乡亲都能富裕强盛。

【说明】本爻似是周文王对来自周国来探望他的人所说的一番话。意思是,我相信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虽然被拘系着,但我的心与周国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你们在周国要让邻里乡亲都富裕起来,以收服人心,逐渐发展壮大自己。“富以其邻”是让邻里富裕强盛,而不要自己显露出富裕强盛,也就是不要让商纣王再起疑心,如果我们迅速富裕强盛,那么商纣王便会集中力量一举歼灭我们,我们也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了。这便是周文王的另一个对敌策略。

 

【上九】既13雨既处,尚141516;妇贞,厉。月几望17,君子征凶。

【译文】其雨下在其处,我崇尚天地客观规律之行。有妇人贞问,得有危险之断。月亮很快就要圆了,君子想要在这个时候出征,是有凶险的。

【说明】从卦辞的“密云不雨”直到本爻,雨终于降下来了,但这只是小有云层积蓄之雨;这个雨不会大,因此其力量也就不会大。周文王这是在用小雨比喻小邦周目前的处境,其崇尚天地客观规律的思想,是相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是相信非要等到时机成熟后才能反殷,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目前小有积畜是不行的。尽管商纣王残虐无道,荒淫无耻,但现在要推翻他还不是时候。周文王用“尚德载”三个字,就概括地说明了要按规律行事,不要盲动、妄动。而妇人之贞问,意思是妇女们不应该来过问这些事情。就是君子也要审时度势,方能行动。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天地客观规律要我们好好把握,切不可因为我的被囚禁而激动、鲁莽行事。据现代科学研究,每逢月圆之夜,事故、凶杀案件都有所增加,似乎圆了的月亮对地球人类有一种促使激动的因素。本爻是全卦之终,从初九的“复自道,何其咎”起,周文王一直在反复思考、沉思之中,他根据云层小有积畜的天象,分析对比了小邦周与大邦殷之间悬殊的力量,最后认为目前小有积畜是可行的,现在只有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象】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18文德。

【译文】风在天上行,自由而轻快;云层小有积畜。君子在此时也应专修美好的文明、美好的规律。

【说明】这是以天象喻人事,天空上云层小有积畜,就是暗示人们此刻也正处小有积畜之时。此时此刻,此时此地,也只有小有积畜才行,关键的是要忍辱负重,修美文明规律,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如果仅在此小有积畜之时就轻举妄动,就将会被力量大有积畜的商纣王打败。这是力量的悬殊,民心向背的不同,因此必须“以懿文德”,趁此时机修养、学习,积畜力量,争取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彖】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译文】云层小有积畜,其云层虽柔但得位,是上天和下面的大地相应,才能形成小有积畜的云层。天刚健而风顺,心刚而中则志能行,所以可以亨通。其云层密集而又不下雨,是要等待还有往者来聚集;其来自我所在方的西部,说明要我小邦周有计划而不要立即施行也。

【说明】云层之小有积畜,是大气层空气环流的作用,云层聚集不到一定的规模,是形成不了雨云的,这就是古人认识到的天的规律。天既然有规律,人也应该效法天,按一定的规律做事情,才能获得成功。所以,计划归计划,计划得再完善,也要等待一定的时机;只有时机成熟了,按计划实施,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比卦,既然要效法和学习水的特性,那么也就知道了水的可分可聚。因此,一小股水的小有积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本卦以周文王被囚禁为契机,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初九爻的“复自道,何其咎”是表露他被囚时的愤懑心情;九二爻乃是描述他无奈而又庆幸的情绪;九三爻的“舆脱辐”是说给商纣王听的,想以此平息商纣王的疑心;六四爻则是描绘出他的愤恨了;九五爻是文王指示周国之人发展壮大自己的策略;上九爻则是思考要顺应形势,顺应天地之规律,不能妄动、盲动的思想。

首先,周文王认为自己“复自道,何其咎”?是表露他被囚时的愤懑心情;其次乃是描述他无奈而又庆幸的心情;从表面上看被囚禁是坏事,而实际上却是好事。因为目前小邦周尚不足以与大邦殷对抗;如果周文王不被囚禁,仍在周周大力发展,说不定会被商纣王一举歼灭之。然后他对商纣王表达了“舆脱辐”,想以此平息商纣王的疑心;然而商纣王仍不放心,杀了周文王的儿子,用其肉做成肉糜给周文王,周文王含泪咽下自己儿子的肉,这就描绘出他的愤恨了;愤怒之后他马上又冷静下来,指示周国之人发展壮大自己的策略;最后则是描述他思考要顺应形势,顺应天地之规律,不能妄动、盲动的思想。商纣王杀伯邑考,用其肉做成肉饼送给周文王吃的这件事,虽见于《封神演义》一书,但亦见正史记载,《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又见于《帝王世纪》:“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以为羹……”(《太平御览》卷八十四引)而这些神话、传说、野史、轶闻、遗事,亦有一定的事实来源,亦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人们的口口相传,并非后人凭空臆造的。因此,周文王在《周易》中用“血去惕出”,实应信有其事。本卦通过周文王的自述,表现出他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的思想。他从云层小有积畜,密云不雨,既雨既处的天象得到启发,决心忍受耻辱与痛苦,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等到云层积蓄到可以成为大暴雨的时候,才一举而动,洗去自己所受的耻辱。周文王的这种情形,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人们都没有象他那样忍辱负重。这种精神,说着简单,实施起来却很不容易。很多人往往按捺不住自己,情绪一冲动,做出贸然的选择,事情也就改变了。

积畜的思想在《易》中有多处表达,如在《屯》、《大畜》、《师》、《比》等卦中,只有积畜自己的力量,打好自己的基础,等待一定的时机,才能有所作为。

———————————————————

【注释】1.畜:《易·大畜·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书·盘庚中》:“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诗·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朱熹注:“畜,养。”《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获罪于两君,天下谁畜之?”杜预注:“畜,犹容也。”《老子·六十一章》:“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易·师·象》:“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礼记·儒行》:“易禄而难畜也。”郑玄注:“难畜,难以非义久留也。”《说文》:“畜,田畜也。”《广雅·释诂一》:“畜,养也。”《玉篇·田部》:“畜,容也。”这里用为畜养,容纳,收容之意。

2.亨:《易·乾·辞》:“乾,元,亨,利,贞。”《太玄·周》:“信周其诚,上亨于天。”《广韵·庚韵》:“亨,通也。”《广雅·释诂》:“亨,通也。”这里用为通达、顺利之意。

3.复:《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复生。”《管子·牧民》:“不行不可复者。”《史记·田单列传》:“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书·大传》:“旦复旦兮。”这里用为恢复之意。

4.牵:《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於俗而芜秽。”《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复牵。”《史记·六国年表》:“学者牵於所闻。”这里用为牵制、制约之意。

5.舆:《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荀子·王制》:“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6.说:(tuo脱)通脱。《易·蒙·初六》:“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易·大畜·九二》:“舆说輹。”《易·睽·上九》:“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大雅·瞻仰》:“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管子·心术上》:“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左传·僖公十五年》:“车说其辐,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这里用为脱离之意。

7.辐:(fú扶)《诗·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汉书·刘向传》:“众辐凑于前。”《说文》:“辐,轮轑也。”这里用为辐条之意。为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

8.血:《易·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太玄·玄错》:“亲附疏,割犯血。”俞樾平议:“血与疏对文,则血是亲近之义,犹言骨肉也。”这里用为血亲、血缘、有血统关系之意。

9.惕:(tì替)《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讼·辞》:“讼,有孚,窒,惕,中吉。”《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惕惕。”《玉篇·心部》:“惕,惧也。”《说文》:“惕,敬也。”这里用指为警惕、戒惧之意。

10.挛:(luan峦)《易·中孚·九五》:“有孚,挛如,无咎。”《说文·手部》:“挛,系也。”段玉裁注:“系者,挈束也。”这里用为拘系之意。

11.如:《易·贲·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诗·郑风·大叔于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广雅·释言》:“如,若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女部》:“如,凡相似曰如。”这里用为如同、好象之意。

12.富:《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书·洪范》:“二曰富。”孔传:“富,财丰备。”《周礼·天官·大宰》:“九曰薮,以富得民。”郑玄注:“富,谓薮中材物。”《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这里用为富裕、富强之意。

13.既:《易·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孟子·告子上》:“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五:“既,犹其也。一为指事之词。”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

14.尚:《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丰·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书·君陈》:“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论语·里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国语·晋语》:“尚有晋国。”《孟子·万章下》:“尚论古之人。”《史记·五帝纪》:“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说文》:“尚,曾也,庶几也。”徐灏注笺:“尚者,尊上之义,向慕之称。”这里用为崇尚、尊崇之意。

15.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新书·道德说》:“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16.载:《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小雅·出车》:“召彼仆夫,谓之载矣。”《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周颂·载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荀子·仲尼》:“文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纣舍之。”《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从事之意。

17.月几望:帛书作“日月既望”。周历以每月十五、十六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为既望日,后依夏历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日。《易·归妹·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易·中孚·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这里用为特定的十五、十六日之意。

18.懿:(xi意)《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诗·周颂·时迈》:“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尔雅·释诂上》:“懿,美也。”《易·小畜·象》:“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说文·壹部》:“懿,专久而美也。”段玉裁注:“专一而后可久,可久而后美。”这里用为动词,犹言“修美”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