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与审慎灵活并重

 3gzylon 2010-12-14

谭浩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在货币政策方面,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稳健,显然不是紧缩。但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健,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处理好的事。也正因为这样,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更加突出审慎灵活。即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对政策作出调整和优化,而不能机械、被动地应付。

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这样的定调,是经过深入调查、科学论证、仔细分析和慎重考虑的,体现了中央对今年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对明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

在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余波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

一方面,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凸显,但民间消费仍显不足。另一方面,在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过程中,总量较宽松,但结构不够优化,信贷资金过度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型国有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不仅造成了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问题,也挤占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三农”等的资金需求。

所以,对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积极稳健与审慎灵活并重。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为核心,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要把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紧密结合起来,不让信贷资金过度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不仅要打牢经济复苏基础,更要控制财政的负债风险。要坚决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并将其列入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同时,要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化解通货膨胀矛盾。

二是要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帮助企业加快结构转型和产品升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控制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对国家扶持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压缩房地产贷款规模。约束地方政府依靠房地产制造政绩、拉动GDP的行为。明年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支持,应重点放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非保障房建设要严格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