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探_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_课改科研_苏州实验初中

 ldq006 2010-12-15

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探

马佳萍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邮编:215011

E-mail: pingping0322@sina.com

摘要: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庞大,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所以在知识的获得上要求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合作,网络的出现为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

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网络   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知识的获得大致有三种途径:老师的传授、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庞大,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所以在知识的获得上要求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合作。网络的出现为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合作探究学习的类型

   合作探究学习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相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和不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相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探究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不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通常每个小组的学习探究任务都不相同,这些任务通常是由一个总任务分解出来的,每个小组完成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任务。在教学实践中,鉴于教材的内容为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用的多是相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所以本文着重以相同内容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加以叙述。

   (二)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习定向(即问题的提出)     学生分组      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成果的展示、交流与整合       综合评价

1)学习定向(问题的提出)

探究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决定能否顺利实施探究教学的关键因素。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有科学性,即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已经证明是错误的结论是没有研究价值的(譬如像永动机),所以也就没有探究的必要性了。其次提出的问题还要有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学生的努力而解决。学生能够轻易解决或者学生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不适于作为探究学习的课题的。问题还要尽可能与学生学过的或将要学到的知识挂钩,以取得学习的功效。选择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现实生活。

2)学生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分组的唯一标准。高效出色的分组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1、总目标一致,具体目标(即每个人的目标)明确。总目标是整个小组的方向和指针,具体目标既能使个人不断开拓自己,又能促进整个小组的发展。具体的目标使得彼此间的沟通更畅通,并能督促小组始终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

2、关系融洽,齐心协力。小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善于沟通,彼此之间坦诚相待,相互信任,并勇于表达自我。

3、短小精悍,技能互补。每组一般510人,一个班一般分成58组为好。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学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质疑问题,探究创新,

4、行动统一,反应迅速。小组成员必须平等地分担工作任务,并就各自的工作内容取得一致
3)利用网络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中心环节。合作探究的方法具有多样性,譬如;可以部分小组成员查资料,部分做实验。而网络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或协商学习形式进行。相对于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合作探究有以下明显特征:(1)网络化学习资源丰富性的和共享性,(2)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协作性,(3)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学生在利用网络合作探究之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以下两个个技能(1)理清网络资源类型。因特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学习者不了解资源的类型,便不知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网络资源按其所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可分为WWW类信息资源、Telnet类、FTP类、用户服务组信息资源等,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标准,学生必须有所了解,才能避免盲目性。(2)学会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目前主要的搜索引擎有GoogleYahooBaidu3721等,有必要熟悉和掌握这些常用的搜索引擎的性能、特点和一般使用方法;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搜索效果,还可以使用多个搜索引擎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合作探究计划和实际的需要,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有效进行合作探究;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学生运用信息工具及网络功能的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巨大以及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网络合作探究过程中学避免信息迷航信息超载 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创新的能力,是网络学习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辨别真伪优劣,做出恰当的选择,正确评价信息;及能针对问题,选择、重组、运用信息,并利用信息做出新的假设和预测。只有当学生能够自如地利用信息、创造信息的时候,信息迷航信息超载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避免。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依赖网络,是否需要在网络上合作探究,要看具体的情况,当前,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所谓的教学手段先进性,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手段,最终沦为现代教育手段的奴隶.
4)合作成果的展示,交流与整合

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个探究学习的成果。这些探究成果有可能是错的,也有可能不完全,因此需要展示、交流和整合,以求得到一个最符合实际的结论。

展示和交流的手段方法多样,可以在课上或者课后,也可以在网上。展示和交流的目的在于了解其他小组的探究情况,包括其他小组的研究方法,过程和结论。展示和交流还能起到对比的作用,可以比较一下本小组和其他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将来的探究学习中发扬优点,避免缺点。因此合作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也是探究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一个提取精华,抛弃糟粕的过程,值得我们教师注意。

这里说的整合是指把各个小组的探究结果的合理内核加以概括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结论。每一个小组的探究的结果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一个相当完美的结论,这就需要借鉴其他小组的合理的研究成果。整合实际上是哲学上的扬弃过程,有时一个结论的得出需要多次整合。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在合作成果的展示、交流与整合中,可以对学生培养以下良好习惯:

1.良好的表达习惯

2.良好的支持(即鼓励与赞助)和扩充(即进一步补充)习惯

3.良好的求助与帮助习惯

4.良好的建议与接纳习惯

5)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仅仅通过单一的分数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在评价时,要过程和结果并重,并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将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动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

总之,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研成果往往是许多人经过合作交流而取得的,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利克精心合作的结果。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可以使学生融入班级集体中,更好进行交流和尝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团队精神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在学校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必将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