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为标准来行为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16

11、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为标准来行为

【原文】曷谓一?曰:执神而固。曷谓神?曰:尽善挟12之谓神。曷谓固3?曰: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之谓圣人。圣人也者,道之管4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5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

【译文】什么叫做一?回答说,掌握着“神”而且“固”。什么叫做神?尽力为善并拥有与人融洽的就称之为有神;什么叫固?万物都不能使他改变的就称之为坚定专一。有神有坚定专一的就称之为圣人。所谓的圣人,就是人生道路的统辖。天下所有的道路统辖在圣人这里,百代君王的道路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诗》、《书》、《礼》、《乐》的道路都归到这里。《诗经》所表达的是人的心志;《尚书》所表达的是国家的事务;《礼经》所表达的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乐经》所表达的是人们之间的和谐;《春秋》所表达的是各诸侯国之间的小事。所以《风》之所以不为人们所追逐,是因为它有节制;《小雅》之所以称为小雅,是因为它所表达的很文明;《大雅》之所以称为大雅,是因为它所表达的很光明;《颂》之所以称为周密而周到,是因为它所表达的是通达,天下所有的道路都集中在这里了。过去的这些都很美好,背叛这些的都要灭亡。过去的如果不美好,背叛的如果不灭亡,从古代到今天,是没有的事。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荀子在本节就将君子、大儒、圣人的标准归到了孔子名下。荀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孔子的名称,但从第二节起,荀子举出了孔子的例子,就藉以说明,真正的君子——大儒,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地位,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为标准来行为。这就与假儒、伪儒、小人儒以及小人有着极大的不同。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乃是孔子所作所为,荀子之要人们效法的,就是孔子的精神与事迹。孔子对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的思想,而自己没有创造出另外的新思想。他的“信而好古”,是在研究前人的思想中得出的真信,而不是迷信,是经过考证后的“信”。研究完整个《易经》,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完全是承继了周文王的思想传统的。孔子继承了这样的思想,面对着春秋时期的混乱,他不得不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以期能唤醒人们的本质、内在的“仁”心,阻止私有欲望的膨胀,阻止私有制战争的频繁发生,以维护尚存于形式的周王朝。孔子的“好古”,实际上就是重视历史的经验,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才能更好地向前看;有了故旧的经验,才会有新的发挥与发展。换句话说,一个人有了相当的文化、知识,有了底蕴,才能将旧有的、过去了的经验发扬光大。这样的人才能为政,才能充当一个领导人或是管理者,才能有所进步。若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没有过去的经验为底蕴的人,没有以历史为鉴的人,他也就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官呢,怎么能为政呢,怎么能有所进步呢?

——————————————————

【注释】1.挟:《诗·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战国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荀子·致士》:“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这里用为占有,拥有之意。

2.洽:《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诗·小雅·正月》:“洽比其邻。”《诗·小雅·宾之初筵》:“烝衎烈祖,以洽百礼。”《诗·大雅·板》:“辞之辑矣,民之治矣。”《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洽此四国。”《礼记·仲尼燕居》:“则无以祖洽于众也。”这里用为和谐、融洽之意。

3.固:《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管子·幼官》:“明养生以解固,审取予以总之。”《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国语·周语上》:“吾闻夫犬戎树谆,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礼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广韵·暮韵》:“固,一也。”这里用为坚定专一之意。

4.管:《诗·大雅·板》:“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礼记·乐记》:“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荀子·富国》:“故先王圣人为之不然。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这里用为统辖之意。

5.至:《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书·康王之诰》:“富不务咎,厎至齐信。”《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