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硫化氢为何如此毒

 林荫小路 2010-12-16
 
12月23日,重庆开县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突然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含有硫化氢的剧毒气体喷出高达30多米,到目前为止,已造成 198人死亡,数百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0多万群众被紧急疏散。硫化氢毒害为何如此之大?它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的?应该怎样进行防护和救治?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中毒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承业和解放军307医院全军中毒防治中心黄韶清教授。           
 
“闪电型死亡”取决于浓度、时间和环境  
 
孙承业副主任说,天然状态的硫化氢,主要积存在洞穴、深井中。在有的油气田开发中,最初喷发的气体含硫化氢可达220000ppm(即百万分之220000)。尽管此次事故发生之时未能进行硫化氢浓度测定,但据有关资料介绍,当环境中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ppm~1500ppm时,即可造成中毒者神志丧失、痉挛和呼吸窒息而死亡。这种高浓度的中毒猝死可在瞬间发生,所以有人称之为“闪电型死亡”。
  
黄韶清教授认为,此次硫化氢中毒之所以死伤较大,除了毒物浓度较大之外,还有天时与环境的因素。井喷事故发生之时,正值晚上 10点多,气象条件是地表温度低而高空温度高,下冷上热,喷上去的硫化氢反而下降,这种逆温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当地又是山区,靠微风移动的高浓度的硫化氢毒气层显然更容易聚集。而且,该天然气井位于农村,当地人有关的防护科学知识欠缺,紧急医学救援条件有限,也是导致伤亡较多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硫化氢有一种强烈的臭鸡蛋气味,人对此气味极为敏感,在0.01ppm浓度时就能够闻到刺鼻的臭味,但如果硫化氢的浓度超过150ppm~200ppm 时,接触者会因嗅觉疲劳或嗅觉麻痹反而闻不到臭味,当毒物浓度达到700ppm时,人就会出现意识不清,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  
 
孙承业针对普通群众有效防护硫化氢中毒提出“四个避免”:在闻到硫化氢这种带有臭鸡蛋味道的气味时,一要避免在有此气味的区域停留,尽量躲避在气体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二要尽量避免口鼻直接接触此气体,在转移时最好用湿毛巾掩住。三要避免在低洼处停留。四要避免接触火种,以防发生爆炸和火灾。    
   
“神经毒剂”最伤脑、眼、呼吸系统和心脏  硫化氢既是一种神经毒剂,又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害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及眼睛和心脏,常见有脑水肿、肺水肿及心肌病变。人体吸收硫化氢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中度中毒者黏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并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等后遗症。黄韶清教授说,治疗硫化氢中毒没有特效药物,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为有效地防治急性硫化氢中毒,我国早就制订了有关的诊断治疗标准。标准要求有条件者应尽快安排高压氧治疗,特别是有中、重度意识障碍的病人。高压氧疗对防治脑水肿、肺水肿,促进昏迷病人的苏醒有重要作用,凡昏迷患者,不论是否已复苏,均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为防止病情“反跳”,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控制抽搐,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和心肌损害,而且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眼刺激症状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可用激素眼膏点眼。    
 
“高危行业”的风险预告、预警救援和防护宣传  重庆开县川东北气矿井喷事故伴有大量有毒气体的排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属于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重庆开县川东北气矿井喷事故对我们的最大触动就是,必须尽快建立起国家级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如果我们拥有上述体系,就可以迅速组织救援工作,大大减少伤亡人数。  
 
孙承业指出,硫化氢作为一种剧毒气体,在制革、酿造、橡胶制造等行业中作为副产品出现。日常生活中可遇到的且能够引起中毒的主要出现在下水道作业中,尤其是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如防护不当,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黄韶清教授强调,硫化氢现场抢救极为重要,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和佩戴呼吸防护器,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救治中毒致呼吸停止者应尽量采用人工呼吸器,救助者应避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以防止救助者发生中毒,因为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可能会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从而发生二次中毒。  
 
专家们认为,石油天然气开采属于“高危行业”,从事高危产品生产的企业应当有能力预见到作业过程可能诱发井喷并造成有毒气体硫化氢的外泄,也应当有能力采取防范措施并对事故加以有效控制,并有义务向周边居民群众宣传普及安全防范常识,使他们在事故发生后有能力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有意识迅速撤离。同时,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全民的安全意识,让公众了解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风险,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