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之中 随缘自适
读有关佛家书时,看到这样一则对话,一个叫有源的人 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禅师回答: “用功。”又问如何用功,答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寥寥八字,看似平淡,然而却为我们道出了一条随缘自适的 人生哲理。
随缘自适的“缘”,不仅仅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缘分, 还含有沿、顺的意思。为了强身健体,选择某中锻炼方法是 必要的,但不论怎么练,大可不必饿了不去吃饭,困了不去 睡觉。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做什么事顺从其规律的 发展,就是随“缘”,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反其道而行,结 果往往相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下,无论是环境改变你,还是 你改变环境,都有一个随缘自适的问题。想求取功名利禄无 可厚非,但也要随缘,能取则取,不能取则弃,为名利缰索 羁绊,投机钻营,贪得无厌,违缘悖情,往往要酿成悲剧。 滚滚红尘,男女分离聚合,也要随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 缘对面不相识。是你的丢不调,不是你的别勉强,一个“缘” 字使然。不顺随,往往就要枝节横生。
人生顺境下随缘容易,而在逆境下要真的做到随缘自适, 就不那么简单了。苏轼因“饥斥先朝”等罪名被贬广东惠州, 政治上的打击,仕途上的坎坷,迁徙的酸辛,没有使他沉沦 倒下,佛家提倡的随缘自适给了他精神以平衡。本来荒凉的 边远异乡,在他的笔下却成了让人留恋不舍的地方。“罗浮 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 岭南人。”一首《食荔枝》诗,使苏轼飘逸旷达、超乎俗世 的风采跃然纸上。
随缘自适,并不是让人消极无为;顺应事物变化发展的 规律,也不是让人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内涵实际上也就是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人生难得圆满,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不碰 上许许多多的磕磕绊绊。困境面前,怨天尤人,往往没用。 善于调整自己,饿即吃,困即眠,“有缘即往无缘去,一任 清风送白云”,缘时而动,这才是人生的高境界,才有从不 幸和挫折中重新奋起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