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蓝蓝的天上有乌云 2010-12-17
浅议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编辑:瞿照坤 加入时间:08-12-12 17:07:25 阅读:720 来源:中国硒都网

浅议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恩施市委党校职能作用发挥之比较分析

恩施市委党校 向成和 唐文碧 向成娥


  党校教育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在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
  县级党校作为一级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党委、政府、学员、党校、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党校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多方面促进党校各方面建设,促进党校在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发挥。
  一、县级党校阵地作用分析
  县级党校作为党校系统的最基层,主要任务是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3)。此项任务决定县级党校所面对的是从事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基层干部,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困难。如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如何在工作中创造性的工作,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更好的业绩?县级党校就能够为他们提供平台,学习宏观理论政策、探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1、县级党校对克服基层党政干部的“惰性”作用分析
  人都存在着惰性,这必然阻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进展。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引领人就必须克服这种学习和工作上的惰性。学习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误区——“二指技能”现象(一个人在操作电脑时,只用两个手指敲击键盘)。
  “二指技能”是一种凝固了的、残缺的实用技能。“二指技能”现象表现在学习中,从学习主体这个角度观察,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满足于阶段性的成果(主观惰性)——所学能勉强应对工作;二是对知识体系与技能层次缺乏了解(客观因素)。
  “二指技能”现象发生在工作中,从工作的方式与客观效果观察,工作主体在工作上不能创新,往往是观察周围的人在做什么,然后进行类似的尝试,工作老是走在别人的后面。从恩施市委党校的培训情况看,恩施市党政干部较为普遍地存在这种学习的惰性和工作的惰性——有些单位有专职开会、学习的干部;应到党校参训学员不报到参训、缺勤率高;工作方案、文件材料层层转抄,“上行下效”;工作被动适应,或不想也无法创新,只能变通“他山之石”以达到攻己山之玉的目的,这种做法好处就是工作的风险小,压力小,但工作永远只能是落在别人后面(例:恩施市的财力比其他县市雄厚,但恩施市农村集体干部养老保险却落在其他县市后面),恩施市提出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方面,但最根本的还是干部要有优良的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惰性学习作风及工作作风只能阻碍恩施市的跨越式发展,所以说要实现恩施市的跨越式发展,首要的任务是克服惰性,改变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创新工作。
  不论是主观惰性还是客观因素,都有赖于党校适时、有效的教育培训。针对主观惰性,党委、政府、党校要经常对党政干部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无论多么勤奋的“二指技能”者永远成不了合格的(且不说出色)的打字员;针对客观因素,要使党政领导干部明确目光短浅必然导致知识肤浅和技能残缺,必然不能创新工作,必然不能促进恩施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2、县级党校对提升地方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分析
  县级党校培训的是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经济社会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政策进行宣传、执行;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努力,起到引领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首先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他们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4)思想政治素质地提高、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基层党员必须及时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真正为人民服务,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古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古巴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近在咫尺的美国长期对古巴实行敌视政策,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更使古巴共产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古巴共产党通过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积极致力于“建设一个钢铁般的党”,通过自身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了长期执政。
  思想政治建设上,古巴共产党明确规定每个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到相应级别的党校接受教育培训。通过党校的教育培训,广大的党员、干部不仅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而且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都是一面镜子、一面标杆,镜子、标杆所包涵的内容对党的凝聚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离不开县级党校的职能作用发挥。
  3、从培训情况看县级党校职能作用发挥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很多党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增强民族凝聚力等问题有着很多困惑。从改革前后培训情况对比看,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培训人数来看——党校培训覆盖面扩大

  从培训内容看——培训内容多元化,出现由“知晓”到能力提高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重大会议精神、各类运动而开展文件学习、读书班等主体班,培训停留在“知晓”的层面上。改革开放后,基本围绕党校“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教学格局进行主题班教学,同时围绕提高学员的能力,开设了经济理论、管理能力、领导科学、企业管理等课程,另外,配合经济发展,开设国土资源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WTO知识、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旅游经济等课程。实现了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知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发挥党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
  从以上两个人方面分析,党校(行政学校)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全市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县级党校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1、教育培训意识弱化。鉴于党校的职能作用,一方面党校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学员通过培训后,理论基础知识、思想政治素养等素质固然得到了提升,但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在经过培训后,还需要经过学员联系自身工作进行内化,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内化的过程、阶段,培训就显得没有实际效果,从而形成“有无培训两可”的误解,对党校(行政学校)的形象、地位造成负面影响。
  2、县级党校的体制问题。县级党校的编制都有所限定(恩施市委党校为25人),这其中往往还包含有大量的公务员、一般后勤人员编制,教师所占比例往往很小,且县级党校的教师又是行政学校的教师,担负着县市公务员的培训。这就导致县级党校教师不可能术业有专攻,接到什么任务就讲什么,教师似乎是全才,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学员、社会的需要。
  县级党校属于中专性质,教师的最高职称是高级讲师,名为副教授,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副教授相去甚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3、县级党校培训经费财政预算机制不健全。从拨付资金看,未能按照1‰的比例拨付培训资金,从恩施市委党校2007年落实的23万元培训资金看,远远没有达到1‰的比例(2007年恩施市财政收入4.7亿元);从资金拨付形式看,不是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拨付,而是举办一个班次的培训后,学校写请示,政府考虑给予相应资金,这就导致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精力要用于学校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紧张导致学校各方面硬件建设无法满足学员学习、住宿、饮食的需要,较大程度影响县级党校的形象;图书资料的欠缺,限制教师知识地储备,影响教学。
  4、培训纪律松弛。由于学习培训意识的弱化,很多单位会指派专职开会、学习的人员到校进行学习培训;在培训中常常借故请假,培训效果不好。
  5、队伍建设问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县级党校教学的关键所在。但在县级党校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以恩施市委党校为例:恩施市委党校教师与后勤人员相比,学校人员结构不合理——全额财政拨款23人,教师仅10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6人,40岁以下3人。此种情况对党校的职能作用发挥造成一定影响。
  6、自身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1)学员学历变化带来的挑战:参训学员学历、文化知识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一般都是本科文凭,恩施市委党校在2008年的培训中甚至有研究生学历的学员参训,这就对学校的培训教育带来一定压力:学校教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及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校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置,否则只能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宣讲、覆盖。
  (2)媒体冲击:现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体相当发达,公众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报刊杂志等载体进行学习、浏览,所以在党校进行培训学习时,教员所讲授的学员往往都知道很大一部分,甚至有的学员对某些领域钻研的比较深刻,所以如何就理论知识、某个专业更为精辟、透彻地讲解,党校(行政学校)在培训中遇到极大的挑战。
  党校限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教员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之上,教员通过综合各种现象加以理论阐述,而没有更多机会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客观上导致教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其表现形式就是课堂的讲解无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学员所学对于工作的指导性不强;没有优秀的学术文章,不能发挥党校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咨询参谋作用。
  (3)县级党校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空洞——教学以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较少涉及本地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民委员会自治、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等等,没有解决学员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意——党校教学以专题讲座为主,通常把某一个内容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解,教员熟悉什么就讲什么,增加了知识传授的随意性,学员对这一内容不能形成整体性认识、系统的认识;呆板——教学中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影响实际效果,学员真正要了解的并不能得到了解。
  三、对加强县级党校职能作用发挥的建议
  1、强化学习培训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党校在思想政治建设、党建工作中起到的作用,真正了解年青干部的思想动态、行政能力,理顺各种培训渠道,真正发挥党校的职能作用。坚持点名调训制度,严格调训纪律——明确参训学员和有关要求,凡确定的调训名单,无故不得变动;凡参加培训的干部,不得安排学习以外的出差等等,并坚持派员跟班学习制度,在各主体班配备跟班治理人员,督促协调学员报到、参观考察、结业考核等事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党校校长、组织部领导参加开学典礼、考察动员、结业典礼等重大活动,树立调训权威,及时调查了解有关培训情况,追踪考察干部。
  2、健全培训资金的财政预算机制,从县市地区党建工作的高度支持党校培训工作,按照相关精神落实培训资金。
  3、加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不能改变县级党校中专性质和增加编制的情况下,一是优化县级党校人员结构,教师要占绝大多数比例,术业有专攻;二是实行教师职称的评与聘的分开,建立适合县级党校的教师考核体系,加大教师的压力、增强教师的积极性。
  4、以提升能力为中心,设置主体班课程。在课程设置体系上,应形成四个层面专题系列:一是从理论思维层面设立基础理论、基本路线课程系列。解决学员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问题,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从战略决策层面设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课程系列。战略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只有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才能达到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服务经济建设能力和执政能力。具体可以设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区域经济
9 7 3 1 2 4 8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