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缤纷亚运,辛酸中见证她的成长

 来自星星的宇 2010-12-18

缤纷亚运,辛酸中见证她的成长

 ——专访我校亚运礼仪引导员罗悦嘉

罗悦嘉档案

专业09播音与主持(礼仪文化)专业

生日:199188

家乡:广东省中山市

毕业中学: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爱好与特长:主持、舞蹈、诵诗

经历:广东省“闪耀青春”司仪大赛亚军、民族舞蹈十级等

编者按——

20109月的广州,迎来了这样一群女孩儿,她们每天接受着严格的形体训练、进行数小时的长跑、穿着将近4厘米的高跟鞋还要头顶重物夹薄纸前行。很多人好奇,只是为了那短短几分钟的出场时间,为什么要做这些苦差事?因为我们不曾知道一个女孩子用纤细的双臂将一块8斤重的物体举起来还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稳步行走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无法料想到在数亿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又需要有一颗怎样强大的内心。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志愿者的真谛,她们用自己的微笑感动了世界,她们就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一群青春靓丽的坚强女孩儿!

就像运动员渴望竞技赛场,我的梦想是成为亚运礼仪

“亚运礼仪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好好珍惜它”,当笔者问及她怎样看待这次亚洲盛会时,她如是说。不为人知的是,在小学时她就已经开始萌芽舞台的梦想了,而这其中有一个对她有着重要影响的人,那就是她的外婆。

罗悦嘉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将全部精力投身在了工作,教育的重任大部分就落在了她的外婆的肩上外婆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因此给了小悦嘉极大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尽力满足她的兴趣爱好,从诵读古代诗词典籍到声乐再到舞蹈,这让她从小学就有了自己的特质。更重要的是外婆对她宽松有度的关爱让她懂得了勤俭,让她学会用甜甜的微笑待人,也爱上了舞台艺术。

她的中学是在中山市华侨中学度过的,那里开放的文化氛围,大大小小的素质培养活动,让她迷上了播音主持,爱上了在舞台上微笑的感觉。高中时她还获得过当地举办的“闪耀青春”司仪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高三时正值北京奥运会,按照规定只有大学生才能去申请报名,这令她伤心不已,但是她的另一个梦想开始渐渐扎根......

2009年,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来到了美丽的浙江传媒学院,并就读于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礼仪文化专业。2010年,时隔20年后,亚运会再次登陆中国,这次它来到的是她最为熟悉的家乡省会城市——广州。她知道如果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机会那将很难再有了,于是在亚运会志愿者进行全国高校选拔时,她毅然决然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美丽的蜕变,那是血和泪的历程

今年8月,罗悦嘉和其他6名传媒女孩儿收到了一封让她们难忘的信函,她们将代表浙江省同亚运礼仪团队一行人飞往广州接受礼仪训练。

停靠到这块即将承办亚运盛会的国度,即使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罗悦嘉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冲动,尤其是当她们得知浙江传媒学院是仅有的能出七名优秀学生参与进亚运礼仪工作的时候,她们开始自发地加油打气,因为这不单单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代表着整个传媒学院的荣誉!

然而事实却是那么的残酷,第一天的训练就已经让这几个小妮子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罗悦嘉用“恐怖”来形容第一天的训练:六点起床准备,然后开始围绕600多米的跑道跑上20多圈,共计10000多米;上午十点左右开始像军训似的在场地中练军姿,头顶上是广州典型的烈日;下午还要练习形体,夹着薄薄的一页纸来回行走,顶着矿泉水转圈.......晚上回到宾馆后,她们并不能好好地休息取而代之的是要面对更大的心理压力,若接到传令被叫到指导老师那里去,直接意味着领机票走人!在那段日子里,她和室友也是同班同学的翟雅每次听到铃声的时候都是那么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走的就是自己。

    不久之后,七名女孩儿里有三名因为身高不够17而遗憾的落选。这时罗悦嘉也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她的身体只有172厘米,与队里随处可见的175,甚至180的女孩子比起来她属于最矮的那类。

亚运的脚步一天天逼近,整个队伍的人数也一天天少了许多。从最初的100人到80人再到60人直到剩下的45人名单尘埃落定,罗悦嘉才能稍微松缓片刻,之后却又迅速投身到了更为严苛的训练中。她的勤奋刻苦和逐渐成熟也被指导老师白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次,罗悦嘉寝室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正在阅读的她顿时忐忑不安,但还是战战兢兢的拿起了听筒。

“悦嘉吗?来我的房间一趟!”指导老师只留下了一句冰冷的命令。自己会被换掉的念头不时在她的脑海中浮现,直到进屋时看见老师和颜悦色的面容她才宽心了许多。原来是老师专门拉她来聊天,还告诉了她一些小秘密。其中一个让她记忆犹新:在此之前老师完全不看好这几个来自传媒专业院校的学生,认为她们“刺儿”很多,但是经过这几十天的训练彻底的改变了老师对她们的看法,觉得她们真的是一群勤奋、吃苦、灵慧的女孩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先后两次以罗悦嘉为采访对象跟踪报道了她们的日常训练。

    临近正式演练时,组委会让这45位女孩儿们到泰国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很可惜的是由于签证的问题,最终罗悦嘉没能同学姐刘亚涵、张梦雅一起

去,而是和自己的好友兼同班同学翟雅默默地回到了学校继续着她们的封闭式集训。

                     开幕式,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1112日晚八点整,16届亚运会在湾正式开幕。在这个火树银花,歌舞升平,人潮涌动的夜晚,罗悦嘉却出奇的镇静。她既要让自己不要想太多,又要充分考虑到进入运动场的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原因只有一个:她被导演钦点为日本代表队引导员!那些天,有关中日等的词十分敏感,她在排练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旁人对自己的侧眼和嘘声。不过她很感激导演和指导老师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尽量克制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个引导员该做的事。

开幕式晚会上,不希望遇见的事还是发生了。罗悦嘉引导的日本队紧跟着伊拉克出场,而当现场广播响起“Japan”的时候,现场突然变得安静了许多,和之前的伊拉克队的出场全场欢呼有着强烈的对比,她在耳麦里分明能听得出导演在催促观众席上的志愿者引导观众鼓掌呐喊。面对这种突发状况,罗悦嘉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按照之前所布置的任务精心的做着。

开幕式后,网络上一度盛行“盘点开幕式引导员”等文章,甚至还捧出了“微笑姐”等流行词汇。谈到这件事时,罗悦嘉很平静,按照她的话说其实所有参与礼仪工作的同学都是这样的,而且作为引导员,她们无论是训练还是微笑都比她还要久,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关注,都值得被尊重。

参加这次亚运会,这一群女孩儿们收获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了,正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记者在第二次采访罗悦嘉时评论道:一百人中,只选出45人担任各国队伍的引导员,平举重重的前导牌,笔直地、踩着高跟鞋绕场一周,走上几百公尺远还得保持微笑。吃过这般苦头,没人敢再叫她们草莓族!

她们如同破茧而出的蝶,经历艰辛的挣扎飞腾出的那一刻却要面对更大的挑战,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她们用灵动的身躯越过山岭源泉,沿途寻找、编织美丽的色彩,哪怕是失败,她们也始终用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缤纷炫丽的亚运舞台,见证了她们的蜕变,见证了她们的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们定会创造一个属于她们的精彩!

后记——

    亚运礼仪工作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如同一杯鸡尾酒——融合了太多的苦涩、辛酸,也蕴含着五彩缤纷的甘甜。作为亚运会的礼仪使者,她们在广州呆了将近五个月,因此笔者也只能通过即时聊天、电话采访等方式对她进行了一个月的跟踪了解。每一次交流都会感受到她的执着和坦诚,感受到她从忐忑不安到宠辱不惊的心路历程。亚运会闭幕式之后,她又投入到了残运会的训练当中,在1212日的残运会开幕式上,当再次看到她自信的举着引导牌走过会场时,那一路的笑容美得令人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