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金散尽不图报:菩萨女中医徐木兰

 忏悔的人 2010-12-19

千金散尽不图报菩萨女中医徐木兰
(=======本文搜集自:布施论坛 http://www./bbs =======)

                               原载南昌《信息日报》2003年1月8日 南昌人家版
                                                   见习记者 曹诚平

 
  她是一家个体诊所的女中医师,在她的半百人生中,尤其是在十几年的行医生涯中,她几乎是千金撒尽,捐助和免费治疗了无数的孤、老、残、贫者和出家修行者。而她自己至今却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阴暗潮湿平房里,丈夫和她离了婚,不理解的人也风言风语相加,而她却平静相对。她就是被左邻右舍和许多寺庙僧民称为“南昌好人”的女中医徐木兰。 

  小时候,外公给她一角钱买包子吃,她却给了讨饭的阿婆 

  徐木兰1951年出生于江西广丰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外祖父徐祖礼是个身怀精湛医术的老中医,曾任由周恩来总理批示成立的余江县血吸虫病研究院院长。然而,六代行医的徐家到了徐木兰出生时,却厄运连连。当她还在母腹之中,父亲就因曾在大特务头子戴笠手下当过军医而被判无期徒刑。小木兰呱呱坠地才三个月,母亲就忍痛将嗷嗷待哺的她交给外祖父抚养,自己到南昌洪都机械厂技校读书。外祖父对她疼爱有加,不仅送她上私塾、还亲自传授她祖传医术,并且教导她“宁为良医,不为良相”。外祖母平日乐施好善,在这种家风的熏陶下,徐木兰自小就有一颗抚贫济困的善心。至今,她已是一位在家十几年的居士。 

  在徐木兰的心中有两件事足以影响她一生。10岁那年,一次外祖父带她到邻村去出诊,一位接受过免费治疗的病人对他们感激不尽,硬要杀掉惟一的下蛋母鸡款待他们。外祖父忙“骗”他们说全家吃素。回家的路上,外祖父给了她一毛钱,让饥肠辘辘的小木兰自己拿去买包子吃,路过集镇时,小木兰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讨饭阿婆,小木兰毫不犹豫地将这一毛钱放到了阿婆手中。外祖父慈爱地看着她,欣慰地笑了。 

  在青海草原义诊时,不胜感激的牧民奔走相告:汉地来了第二位“文成公主” 

  2001年7月,徐木兰在青海省同仁县吾桐下寺5位比丘僧的盛情邀请下,来到草原上为十几座寺庙的比丘僧和藏民免费看病、送药,而且给30多位孤老每人送去50至500元的红包。淳朴的草原同胞们不胜感激,他们奔走相告:“汉地来了第二位‘文成公主’,给草原人民带来了吉祥!”草原同胞们以他们最隆重的礼节接待她。回归那天,上千藏民都来为她送行,下跪顶礼,一个个泣不成声地挽留她:“曼巴,留下吧!曼巴,不要忘记我们!你死后,我们为你塑金身佛像,供放在文成公主身边,做第二位‘绿度母’,每天朝拜您,扎西德勒!”一时间,哈达无数、唐卡佛像无数,祈祷声响彻辽阔的大草原。望着善良淳朴的藏民们,徐木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哽咽着对藏民们说:“有缘咱们还相聚,祝你们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要不是遇到好心的徐医师,我现在可能还在街头讨饭,要不早就没命了!”现在在南昌市井冈山大道729号洪都招待所工作的胡冲勇,这个25岁的大小伙子,一说起徐木兰,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胡冲勇是波阳县茹田乡洄元村人,父母双亡。15岁那年,他在重庆一家加工劣质棉的厂里打工时,脊椎骨被几百斤重的棉包压得变了形,双腿酸疼无法下地,老板却狠心地辞退了他。胡冲勇拖着病腿来到南昌想找份事做,可花完了300元积蓄后也没找到事,腿病恶化成瘫疾,只能爬行街头行乞。一次在青山路口被经过的徐木兰碰到,她忙停下来问腿是怎么瘫痪的,听完原委后,徐木兰毫不犹豫地将他背回家中。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终于将胡冲勇的腰腿病治好。送走胡冲勇时,她又拿出50块钱送给她说:“你的腿已经治好了,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自食其力!”胡冲勇将这话铭记在心,在洪都招待所工作除去吃喝、每月还能存下200元。 

  徐木兰说,帮助孤儿是我每天的课程,悬壶济世是我老中医的家训 

  自幼就远离父母的徐木兰,深深地感受到缺少家庭温暖的孤儿的不幸。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是她每月必去的地方,福利院的孩子们一看见她,就叫她“徐妈妈”。除此之外,她还收养了两个不幸的孤儿。 

  1998年的一天,徐木兰到菜场买动物放生时,发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女孩在帮别人卖菜,因动作迟缓而受到责骂。徐木兰仔细一询问,得知这个叫胡素珍的女孩今年才12岁,父亲成天沉迷于赌博,她只得辍学赚钱养家。善良的徐木兰当即收养了她,供她上学、吃饭,直到她结婚成家了。1996年底,一个出生当晚就被遗弃在菜场冻了一夜,奄奄一息的女孩被邻居潘兰英老人抱进她的诊所抢救。救活后,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徐木兰又毫不犹豫地决定收养了她,取名鹭鹭,如今已上幼儿园大班,长得活泼可爱。 

  徐木兰在十几年的行医生涯中,除了免费给所有出家人治病外,还供吃供住,经常倾囊而出,资助他们。2001年9月初,香港一位肝病重症患者吴志成,同时带着患纤维瘤的女儿吴嘉慧慕名找到徐木兰治病,痊愈后,送了1000元红包和一辆面包车给她,徐木兰把面包车送给了永修云居山真如寺的大师。过中秋时,她又把1000元钱分发给了南昌市大士院29户孤老。 

  2001年10月,徐木兰收到青海省同仁县一位叫久美智华的比丘僧写来的信,得知一位在印度修学名叫更敦呷让的比丘僧,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时,徐木兰当即按照信中的英文地址给他寄去了3000元。更敦呷让在回信中说:“修学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我决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帮助;您对我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一个出家人,我现在只有好好地修学,真诚地祝福您!”更敦呷让还在信中附了自己的照片。1998年全国各地遭受了特大水灾,徐木兰又倾尽积蓄救灾济困…… 

  ■记者后记

  2002年12月27日,当记者走进徐木兰位于青山南路232号的阴暗潮湿的平房时,真不敢相信,大白天也开着灯。狭小的客厅里,是她为病人看病的场所,她和保姆、两个小孩则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里,连做饭都是在房外走廊上。 

  “这些年你总共免费治了多少人?捐助了别人多少钱?”记者问她。她笑着摇摇头说:“从我1992年正式接父亲的手行医后,除了日常开支和离婚时判给前夫的钱物,我现在是一分不剩了!” 

  “可你这样做值得吗?”记者问她。她平静地笑着说:“钱和物都是身外的东西,都应该抛弃。能吃亏的人是有福人,能容忍的人是快乐的人,能施舍的人是富贵人,能爱人的人是幸福的人。我把我的东西都捐助了别人,所以,我现在真的感到很清静、很快乐!”
 
 
 
附:

                   徐木兰:节衣缩食献大爱

                                 时间: 2009-2-3 发布方:蛇口消息报
                

                           特约记者 卢科君/文 记者 贺志熙/图
  
  徐木兰,居住在南山的一位民间中医,数十年行医生涯中,免费救助众多孤寡、贫困者,并曾两次赴西藏为当地居民义诊,5个子女中有4个为收养的孩子,其中最小的儿子还是脑瘫弃婴。
  
  两赴西藏义诊

  
  在徐木兰一位病人的引荐下,记者日前在南山某小区见到了徐木兰。快60岁的她,精神矍铄,脸色红润。当时,正有一位从佛山赶来求医的病人在徐木兰家,留这名病人吃了一顿便饭后,徐木兰为他把脉开药,又自掏腰包将其安顿在自家楼下的旅馆里。
  
  1951年,徐木兰出生在江西广丰县一个中医世家,自小的耳濡目染以及长辈的悉心教诲,使得徐木兰继承了祖辈衣钵,抱定终身行医治人、扶贫救伤的志愿。1990年,徐木兰无意中了解到江西永修县一个山区由于地处偏远,居民生活贫困,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后,开始有意识地到一些偏远山区为贫困居民义诊。
  
  2001年7月,徐木兰受邀到青海同仁县为当地人治病。顶着高原反应,她一个月内为几百名当地草原藏民免费治病,还为部分贫困的孤寡老人送去药物和钱。
  
  2005年6月,四川甘孜州的两位藏民不远千里,慕名找到当时在佛山出诊的徐木兰,邀请她去甘孜州义诊。徐木兰苦于身上没有出行经费,未敢答应。同年7月,两位藏民再次找到她,告知他们的一位朋友患重疾高烧不退,急需医治。这一次,徐木兰赶紧找人借了3万元,自制中药100公斤,赶赴甘孜州。得知有医生前来义诊,周边的藏民排起长龙等待徐木兰看病。乐善好施为徐木兰赢得了藏民们的尊敬,临走前,藏民们向她献上洁白的哈达,为她送行。
  
  收养脑瘫弃婴
  
  记者来访当天,徐木兰的两个大女儿正在勤快地干着家务,小女儿写着作业,最小的儿子则开心地看着动画片,一家人其乐融融。记者获悉,这4个孩子全是徐木兰收养来的。
  
  徐木兰有一个亲生儿子,目前在江西工作,收养的两个较大的女儿也均已成年,目前跟着徐木兰学医。小女儿徐秋鹭和小儿子徐钱辰目前分别就读于向南小学六年级和五年级。为了这对小儿女,徐木兰倾注了很多心血。
  
  1995年10月28日,徐家邻居——一位老婆婆从菜市场门口抱回一个才生下两天的被弃女婴,见女婴奄奄一息,急忙送到徐木兰诊所求救。当时女婴已全身青紫,命悬一线。徐木兰立即施以银针,为女婴驱除风寒,经过数日治疗,女婴转危为安。徐木兰实话实说地告诉记者,由于长期义诊,她家并不富裕,因此一开始并未打算再收养此婴,决定治好婴儿后便将其送往孤儿院。但是,看到孤儿院条件差,不忍心的她又将孩子抱了回来,准备送给一户好人家收养。可是一来二去,她却对这孩子生出了感情,便咬咬牙索性自己收养了,这个女婴就是现在的徐秋鹭。
  
  在徐秋鹭的房间,记者看到满墙贴的都是奖状,年年“三好学生”,这个聪慧的小姑娘最喜欢读书,作文还得过全国大奖。
  
  小儿子钱辰也是别人在南昌儿童医院门口捡到后送来徐木兰处的。当时孩子身上有一本病历,写着孩子脑瘫、患有白血病。这一次,徐木兰倒没有犹豫,当下便决定收养孩子并为他治病。徐木兰说:“这孩子,送出去也是死路一条,留在我身边,还有活下去的机会。”经过长期医治,小钱辰除了智力上稍逊常人外,目前已无大碍。由于小儿子的特殊情况,徐木兰特别照顾他一些,搂着儿子,她说:“这么大了,还要妈妈帮他洗澡,晚上也要妈妈陪着睡呢。”小钱辰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逗得徐木兰也开心地笑了。
  
  一家人节衣缩食
  
  不计得失地助人、收养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差,丈夫一气之下与徐木兰离了婚。2006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徐木兰带着孩子定居深圳南山。
  
  乐善好施、扶贫救弱的徐木兰,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却苛刻得不得了。长期免费救贫,徐家的经济状况常常捉襟见肘,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白菜、萝卜,甚至去超市购物的电脑小票,徐木兰都小心地用夹子夹好,留给孩子们当草稿纸用。最大的女儿30岁了,还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捡别人扔掉的衣服来穿。徐木兰说,也许世人觉得他们过着“苦行僧”的日子,甚至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但她却把深居简出的生活当成修行,甚至享受,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她所做的只是把物质要求降到最低,通过帮助别人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徐大夫“捡”回四个儿女

                                    2009年02月03日05:26  深圳商报

                             

                              徐木兰在家里为孩子理发。本报记者万红金摄
 


  今年58岁的徐木兰是居住在南山的一位老中医,数十年行医生涯中,免费救助过无数孤寡、贫寒老人与孩子,她还两次赴西藏为当地人义诊。她有五个子女,其中四个是收养的,最小的儿子还是脑瘫弃婴。在病人眼里,徐木兰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医生,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一位可爱可亲的长者。

  脑瘫弃婴是她最心爱儿子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徐木兰家里,一进门,宽敞的客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中药,而墙面上挂满病人赠送的锦旗。两个大女儿正勤快地收拾着家务,小女儿写着作业,最小的儿子也开心地躺在沙发上玩着游戏机,全家人和乐融融。而记者知道,这四个孩子全都是徐木兰收养来的。

  徐木兰有一个亲生儿子,目前在江西南昌当公交车司机,两个收养的大女儿一个已成家,一个跟着徐木兰学医。小女儿徐秋鹭和小儿子徐钱辰目前分别就读小学六年级和五年级。

  说起这两个小孩,徐木兰对他们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徐医生告诉记者,1995年10月28日,她还在江西行医的时候,邻居徐婆婆从菜市场门口抱回一个才生下两天的女婴,看到女婴已奄奄一息,急忙送到徐木兰诊所求救。当时女婴已全身青紫,命悬一线。徐木兰立即施以银针,为女婴驱除风寒。经过数日治疗,女孩转危为安。徐木兰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免费扶贫,家中入不敷出,自己并未打算再收养此婴,治好婴儿后,本打算送往孤儿院,但看到孤儿院条件太差,实在不忍心孩子吃苦,又抱了回来,准备送给一户好人家收养。可是一来二去,自己却对这孩子生出了感情,便咬咬牙索性自己收养了。

  在徐秋鹭的房间,记者看到贴了满满一墙的奖状,年年三好学生,这个聪慧的小姑娘最喜欢读书,作文还得过全国大奖。

  小儿子钱辰也是别人在南昌儿童医院门口捡到送到徐木兰处的。当时孩子身上有一本病历,写着孩子脑瘫、白血病。这下,徐木兰倒没犹豫,当下决定收养小孩为他治病。徐木兰告诉记者,这孩子,送出去也是死路一条,留在身边,还有生还的机会。经过长期的医治,钱辰除了智力上稍逊常人外,目前已无大碍。由于小儿子的特殊情况,徐木兰特别照顾他一些,徐木兰搂着儿子说:“这么大了,还要妈妈给洗澡,晚上也要妈妈陪着睡呢。”钱辰不好意思地嘿嘿一下,逗得徐木兰也开心地笑了。

  生活简朴但求问心无愧

  徐木兰的中医是祖传的,还在江西行医时,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找她看病的人也很多,包括一些家境贫寒的病人,她免费治疗,免费提供吃住。她还曾远赴青海、西藏,为当地藏民进行义诊。徐木兰不计得失地助人、收养孩子,家里的经济越来越糟,徐木兰的丈夫也忍受不了,一气之下与她离了婚。2006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徐木兰带着孩子到深圳定居。

  乐善好施,扶贫救弱,徐木兰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是非常简朴。长期免费救贫,徐家的经济状况常常捉襟见肘,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白菜、萝卜。记者发现,徐木兰的节省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掉在地上的饭粒,立马捡起来吃掉,客人喝剩下的水,徐木兰倒进自己杯子里继续喝,甚至去超市购物的电脑小票,徐木兰都小心地用夹子夹好,给孩子们做草稿纸用。

  徐木兰说,自己的子女,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包括最大的女儿30岁了,都是捡别人的剩衣服来穿。大女儿管家里的日常生活,每天步行至火车西站买菜,因为那里的菜最便宜,小女儿徐秋鹭在学校常常收集学生们丢弃的废书本,有用的拿来学习,没用的做草稿纸用。每逢周末,徐秋鹭步行到南山书城看上一天半天的书,便是最大的娱乐。孩子们从小也懂得帮助贫弱,家里的废品,他们总是分类收集得整整齐齐,再赠与捡破烂的孤寡老人。

  徐木兰告诉记者,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行为。但是她并不求孩子们回报她什么,只求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