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子女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素质

 昵称5178350 2010-12-19
一、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和执行者,也是最直接、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者

  每个人从做父母的那天起,就自然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抚养、保护、管理、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是子女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子女所负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保证子女的身心健康、安全和正常发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要传授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所以说,家庭教育的职能是任何部门和个人都难以替代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家长作为子女的教育者,理当应先受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必须首先获取教育子女的知识,取得教育子女的资格。我国著名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鸟、养鱼,都先要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可是一般人对自己的孩子,竟不如养蜂、养蚕、养牛、养猪看得重要。对于养孩子的方法,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又不加研究,好像孩子的价值,不及一头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到处可以看见,真是一件奇怪的事。这段话虽是陈鹤琴先生1937年针对当时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讲的,但对现今仍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培养教育子女不需要有什么科学知识,树大自然直,不管他们,也会一天天长大。有的人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人只要当了父母,所说的话,就都是对的,子女理应服从。有的认为自己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然也知道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掌握了培养教育子女的能力。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自己当上了父母,就自然会将子女教育好,但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却困惑不解,不知所措,甚至干出适得其反的傻事。例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只知道一味地要求,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恨铁不成钢,将孩子打死、打伤;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发展,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抓学习成绩,家长全方位服务,什么都包下来,致使孩子长大后,无法独立生活,难以生存;有的家长溺爱、宠爱孩子,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致使孩子逐步走向邪路;等等。这些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说明不是当了父母就自然能成为合格的家长。青年人从结婚开始,就应接受婚前教育;母亲怀孕后,父母要学习掌握养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体会、研究家庭教育的经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才能使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关爱下健康成长。

  二、对孩子能否实行良好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取决于家长的素质高低

  家庭教育的优劣成败,虽会受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状况的影响,但决定家庭教育性质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应是家长,特别是家长本身素质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因为家长自身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曾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这也更说明了加强家长自身修养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子女教育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

  在家庭教育中,教子女学会做人,培养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应是第一位的。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家庭中子女健全人格的培养,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熏陶、家风的感染、父母的示范来进行,子女从父母那里找到第一个人格的榜样。因此,做家长的必须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人格的塑造,善于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如果家长举止文明、情趣健康,家庭成员和睦相处;那么,丰富多彩、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会陶冶子女的情操,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如果家长热爱学习、积极进取、表里如一,会培养子女健康的心理品质,会激发孩子学习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培养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反之,如果家长情趣单调乏味,行为有问题,言行不一,追求私利、损人利己,整日吃喝玩乐,也会给子女极恶劣的影响。所以说,家长的人格对子女有着无声而深刻的影响。这无声的教育,无论是高尚的人格还是低劣的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作用是同样巨大的。正是因为家庭教育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认为以人格培养人格,把教育者的榜样放在孩子面前,用行动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是一种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

  家长的文化素养也是影响家庭教育实施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的文化素养并不等于家长所受教育的程度,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思想、理论、知识水平。

  家长的文化素养对子女的学习品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家长的文化素质越高,会给子女学习品德进步提供越有利的条件;但能否在孩子身上起到积极作用,还需要家长有较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不然的话,也不见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并不一定代表家庭教育的水平。如某大学教授的儿子杀死了双亲,就是一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教育出来的子女却很好的事例。不过总体来说,毕竟是父母文化水平高一些更有利于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比如当前小学生升入中学以后,家长普遍反映有些孩子不像在小学时那么听话了,不是事事都能照父母说的办。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有的家长就会从心理学中找答案。少年期的主要特点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时期的少年正处在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的阶段。从而家长认识到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也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活跃阶段,不能对孩子只是批评、斥责,而要耐心关注和教育指导孩子。因此,这些家长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一听就着急,不是光指责,而是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发展孩子的独立意识。当孩子的言行出现幼稚性、冲动性、片面性时,家长会冷静地告诉孩子在独立思考时,不要有偏激情绪,要注意尊重别人,说话要文明,待人要有礼貌等,主动地靠近孩子,了解孩子,与孩子平等交谈。在实践中家长认识到,当好家长,必须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各方面学习,经常与孩子沟通,还要向孩子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而另一种家长遇到同样的情况,困惑无奈,一味批评、斥责,甚至于动手打孩子,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远离家长。因此说,家长的文化素养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家长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教育子女的任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家长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家长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知识,并有一定教育能力。那么,教育子女需要哪些知识呢?1优生知识,以提高人口质量。2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以使孩子减少疾病,身体健康。3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以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家教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4教育学知识。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发展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家长必须掌握一些教育学知识,了解教育的原则、方法,并在家庭教育中创造性地运用。5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也是家长的事,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创建学习型家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与孩子共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家长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意识,注意发现孩子人格发展的闪光点,营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求知的氛围。6社会生活知识,包括衣食住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社会交往等。

  家长除了有一定家庭教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如了解孩子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家长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家庭教育状况的社会调查,加强对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研究,通过各种渠道、媒体对家庭教育给以具体指导。

  2普及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社会有关方面和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办家长学校,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指导家庭教育,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通过讲课、家访、咨询及各种教育活动,宣传家教知识和教子经验,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各行各业、社区都应将职工、居民对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份内工作,不断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智育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全面发展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儿童青少年创设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而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