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收获

 昵称5184822 2010-12-20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2005)规划课题,也是团中央和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的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近五年的实施期间,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突破,很好地实现了课题组提出的基本设想,达到了课题方案中所设计的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始终围绕课题总方案中提出的基本研究假设和主要研究内容来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研究表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了我国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成为中小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条富有实效的途径,也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是在广泛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和改进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提出的。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无论是在传统教育中,还是在当代教育中,对以行为习惯培养为核心的养成教育都非常重视,产生了许多养成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这为我们开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揭示了习惯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提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内容与方法;2.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初步探索良好习惯培养与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原则,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四项重点指标,一共十二项重点指标,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指标中的每一项指标代表一种或一类重要的人格化习惯。

本课题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在对习惯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基本问题进行一般理论和原理探讨的基础上,更注重课题研究与中小学日常教育相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课题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较好地适应了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科研的需要。

本课题在总体上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实施,即:(1)充分准备,奠定基础阶段(2001.6~2002.3)。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课题的前期调研,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等;(2)全面启动,形成共识阶段(2002.42003.4)。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建立地方中心研究组和子课题组,完善课题的各级组织,组织子课题组学习课题有关材料,进行子课题的申报与审批,开展子课题立项工作等;(3)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2003.52004.4)。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进行深入研究,把总课题的设想与各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习惯培养模式;(4)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2004.52005.12)。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巩固和完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等。

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子课题研究,研究规模较大。课题组从全国近20个省市选择了400余所子课题实验学校,其中30个为重点实验学校。同时,课题组安排6位儿童心理学博士生和多名硕士生在北京市的11所小学的进行了为期1年教育实验和干预研究。子课题研究在实验学校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践效果,不仅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而且为课题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实验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经过近5年的研究,本课题初步形成了一套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与原则,对良好习惯与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1.从总体上看,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养成良好习惯促进了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提高;养成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能力的重要生长点;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静态的结构上,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也比人格低一层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许多具体的习惯在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模式,这就形成了他特定的人格。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习惯又是人们偶然的心理、行为反应向人格心理特质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反复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反复进行,使得它们得以巩固,并可能泛化到其他情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稳固的心理状态和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从而转化为人格特征。

然而人格又不完全是由习惯决定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讲:第一,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存在天性与教养之争,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先天遗传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遗传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首要生物因素,也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所必须的基础;某些人格特征本身也带有很强的先天烙印,比如人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这些人格特质更多是受遗传因素的制约,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习惯的养成属于后天环境塑造的过程,对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质往往较难有所影响。第二,从习惯到更为稳定的人格层面的转化并非一个迅速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重复并相应拓展迁移到其它方面才可能转化为人格特质,有的习惯行为只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外界刺激的改变而变化、消退。而且,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到人格特质的转化,也会存在某些关键期。当人们已经拥有众多长期稳固的行为习惯之后,培养新习惯面对的任务就不仅是形成行为反应联结了,而是先要克服已有的自动化行为,然后才能形成新的行为联结,这种过程相当困难。年龄较小的儿童,本身已有的习惯行为模式单一,可塑性较强,正是形成习惯的关键阶段。当这种关键阶段过去之后,个体不仅获得了很多稳固的习惯,这些习惯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环环相扣,新的习惯养成,往往会触动众多其它的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新的行为方式便难以让个体接纳形成新的习惯,更难以上升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对人格和习惯曾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资产是那些适应环境的习惯,债务是人对环境适应欠缺或阻碍的行为习惯。当一个人人格已经“资不抵债”,“赤字”累累时,再来通过培养好习惯塑造人格,或许已经晚了。

特质心理学是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流派,特质心理学家们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共识:(1)特质指人的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行为上的一致性。鉴于此,特质代表了机能上的个体差异的基本类别;(2)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很有用处的;(3)可以把特质看成是有共同反应的习惯性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年~1967年)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他认为,一个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作出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特质导致反应上的一致性,因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把许多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形式聚合在一起。因此,特质与人的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在人格构成中,特质比行为习惯更接近核心的部分。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的确存在的,它们是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的。他相信特质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在生物上和生理上的差异。他认为,特质可通过“可见的行为流”来观察。他将特质划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倾向。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6年~)把特质看成是有共同趋向的习惯性反应。但他认为,人格类型代表的是一个有高低两极的纬度,人们可能会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个位置上。他强调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纬度——内倾-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艾森克认为,人格存在不同层次的组织。按照不同组织,他把人格分成四种水平:具体反应水平、习惯反应水平、特质水平、类型水平。这四种水平的组织层次如下图所示:

 

依据习惯与人格的这种特殊关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的建议的有关精神,课题组提出当前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基本内容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课题组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创造的优良传统的精髓以及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课题组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见表1)。

 

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12个重点研究内容

分组

重点指标

人格特征

序号

做人

真诚待人

真爱

1

诚实守信

诚信

2

认真负责

责任心

3

自信自强

乐观

4

做事

遵守规则

规则意识

5

讲究效率

效率意识

6

友善合作

合作

7

合理消费

勤俭节约

8

学习

主动学习

自我能动性

9

独立思考

独立

10

学用结合

勇于实践

11

总结反思

勤于创新

12

 

需要指出的是,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12项重点内容具有人格化特点,它们不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但是它们的形成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为基础。比如养成认真负责的智慧性习惯,就要求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为他人服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组在实践中,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这12个重点研究内容包含的相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作出了示例(见表2)。

 

少年儿童12个重点“人格化”习惯对应的主要具体行为习惯示例

12个重点指标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

序号

真诚待人

礼貌待人(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等)、孝敬父母(理解、尊重、关心)、尊敬师长、与自己和伙伴或同学真诚相待

1

诚实守信

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2

认真负责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敢于承担责任、学习认真(听讲、作业等)

3

自信自强

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穿戴整洁,讲究个人卫生、情绪饱满乐观、敢于竞争和参与、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

4

遵守规则

遵守家规、遵守课堂纪律、遵守班级纪律、遵守校规、遵守交通秩序、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看比赛和演出时文明有序

5

讲究效率

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珍惜时间、善于自我管理

6

友善合作

不打人骂人、不歧视同学、不随便给别人起绰号、善于交往、关心班集体

7

合理消费

爱惜个人用品、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节约水、电等资源

8

主动学习

学习有计划、求知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课余生活有安排

9

独立思考

勤于动脑、敢于提问和质疑、主动与人讨论、大胆想像和联想

10

学用结合

动手操作、参与劳动、仔细观察、注重体验

11

总结反思

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勤于反思、处理信息

12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主要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由条件反射类行为组成,是个体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和方式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而且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人格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良好行为习惯是促进少年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与实践表明,良好习惯是个体能力的重要生长点,儿童自幼养成的某些好习惯往往能转化为某种能力,而某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基础。教育家叶圣陶对此的论述非常精辟。他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因此,“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动作习惯的养成能极大地影响儿童日后创造能力的发展,儿童的动手习惯与起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动手习惯的形成会极大的促进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一旦拥有了这些拿取物体和操纵物体的早期的基本习惯,婴儿就开始把握整个世界。从用泥土制造工具到用钢材制造工具,从用砍下来的树木在小河上建造独木桥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跨越海洋的大桥,从用泥土和石头建造房屋到用钢铁和混泥土建造摩天大楼,这些进步说明了动作习惯的发展”。

2)习惯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各种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了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就会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3)习惯促进了儿童人格特质的形成和人格结构的优化

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人格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特质通常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特质除了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外,大多数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习惯是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之一。习惯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中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人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存在密切关系。健康人格是少年儿童全面和谐发展,具备健康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核心。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验表明,良好习惯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从本次研究的结果看,儿童人格五因素问卷,较为客观准确地揭示了儿童在人格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5个特质维度的表现。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把儿童人格的5个特质维度有机整合起来,将有相同人格维度模式的儿童分别归为4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和谐型,情绪型,退缩型和中间型。和谐型人格的特点是比较外向,与人交往融洽,做事细心负责,较为聪明灵活,情绪表现比较稳定,是最为健康的人格类型;中间型人格则在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情绪表现也比较稳定,他们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不容易受到老师父母的特别关注;情绪型人格的突出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任性,脆弱,爱发脾气或者常常出现胆小羞怯等其他情绪问题,这类孩子容易举止过激,经常是老师父母比较头疼的对象;退缩型人格的表现是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做事和学习也不甚理想,行为表现较为幼稚。但是情绪型、退缩型人格类型并非是一种病态、不正常的人格,只是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良倾向,只有其中比较极端的个体才可能表现出行为上的障碍和对社会的适应不良。

一年的习惯培养教育实验表明,在进行实验控制的班级中,和谐型学生的比例增加了1%,情绪型的学生比例则降低了近5%,而退缩型的学生比例降低了近2.7%,而中间型比例相应增长了6.6%。从整体上看,参与习惯培养干预的实验组学生在人格的一些维度上的变化的确优于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学生:具体表现为,在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人格特质维度,实验组学生都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在情绪性维度,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习惯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实验组学生变得友善、更容易与人相处,做事情更认真、踏实和负责,学习能力增强、接受新鲜知识更加积极,而在情绪方面更为成熟稳重。在人格类型分布上,实验组中属于情绪型人格的学生比例降低了5%,退缩型人格的比例也有相应的下降,这两类人格类型的学生主要转变为中间型人格,同时也有少数向更积极的和谐型人格转化。而在对照组中,虽然人格类型转化的趋势类似,但效果并不如实验组那么明显。

2.习惯培养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养成积极(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智慧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时代性习惯培养;在培养个体性习惯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性习惯培养。

课题研究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中,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习惯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所侧重。综合已有的发现和我们的研究,习惯是存在不同种类型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习惯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习惯体现了习惯的不同特点和内容。

首先,可以依据习惯对于人的价值和作用,将其自然地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和消极的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的,适应了人的正常需要的,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一类的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反之则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如讲究清洁卫生、坚持体育锻炼这样的习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而酗酒、吸烟对于身体健康无益,还会影响别人,这样的习惯就是不良的习惯或消极的习惯。

其次,我们按照个体层面和社会群体层面,把习惯分为社会性习惯和个体所独有的个性(个体)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类似习惯都可以看成是社会性习惯。这样的习惯是社会成员大都需要具有的,有的还必须共同遵守。社会性习惯更多地是强调那些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而个性习惯则是个体所独有的习惯。比如,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有的人则习惯于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总是习惯晚上锻炼。这些习惯因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具有很大差异性。

再次,按习惯具有的不同层次水平,可以将其分为技能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技能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动作技能,比较简单,形成的时间较短,容易训练。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这样的习惯,就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则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实事求是的习惯;质疑、批判和保持理性的习惯,等等。这样一些比较复杂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形成的习惯,则可以叫做智慧性习惯。

我们还可以按照习惯出现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那些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是传统性习惯。比如,我国人民大都具有的尊老爱幼的习惯、春节回家过年的习惯等等,都是传统性习惯。而那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习惯的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比如文明上网的习惯,乘电梯靠右站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等,都可以看成是时代性习惯。

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习惯的类型和层次也是十分丰富的;在习惯培养中应有所侧重,以培养积极的习惯为主,把重点放在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三大类习惯的养成上。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和目标上,应做到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在注重个性化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习惯的社会性,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在重视基本技能型习惯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习惯的智慧性,着重智慧性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育。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习惯中,应在培养动作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和个体性习惯的同时,注重智慧性习惯、时代性习惯和社会性习惯的培养。

3.在习惯培养的目标中,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

习惯的培养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训练来达到目标行为的。因此,习惯培养的目标设立是习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科学合理的习惯培养目标指导下,行为训练才会有效和巩固,才不至于损害个体的发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表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习惯培养中,在制定习惯培养的目标时,既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共性,也要关注习惯养成的差异性。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实践中,既要向他们提出统一的、一致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

习惯养成的共性主要是指在目标行为制定中的共同的、统一的内容以及习惯养成方面的共同规律。在习惯培养目标上,应该把民族精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中的精髓作为共同的、一致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群体性的标准。

习惯养成的共性还体现在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上。首先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要与当今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统一,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要求要一致。习惯就是既要把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又要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如果在要求上不一致,儿童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带来行为上的混乱。再次,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父母)的要求和教育方式要一致,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少年儿童)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习惯养成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在提出习惯培养的目标时要适合个体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样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一个原则。每个个体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成长环境的差异,如城乡差别、文化和民族差异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等。在习惯培养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年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总体上处于幼儿园阶段的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在小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为主,在中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智慧性习惯为主。

4.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研究表明,习惯养成的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2)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3)确立榜样,学习榜样行为→(4)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5)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6)形成良好的集体风尚,转化为集体行为。

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体的行为完成了从“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行为逐步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对外在的各种刺激和要求进行主动加工后,再以比较固定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经历了一个“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这也表明,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育与矫正的,同时还要靠个体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努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对于个体来说,习惯的培养是亲身“尝试与体验”的一种渐进的过程:当个体尝到“甜头”的时候,他或她就可能继续坚持做下去,就会信心十足,努力坚持,直至习惯成功养成;相反,如果个体尝到了苦头,他或她可能会转变自己的行为,或放弃已有的行为,或另辟新径找到通向成功的途径。

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被动到主动的时候,最佳的培养方法是快乐训练;当个体的行为处于由主动到自动的时候,最好的培养方法是主体体验(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

5.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减法(正强化和负强化),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不良习惯用减法。

研究表明,在习惯培养中,应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中,行为习惯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往往也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个体与不良习惯做斗争的过程。

习惯的养成主要依赖行为的塑造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强化手段和方式,对个体的良好行为进行巩固,消除不良行为。生理心理学把增强某种刺激与有机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强化。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的最重要的理论。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负强化)。所以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则是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使反应降低。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如对行为给以赞扬、肯定、欣赏、奖励等)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强化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少年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是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克服诸如自卑、恐惧、不安、失望、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

在对个体行为的强化和矫正中,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即适当的刺激。强化物通俗地讲就是刺激。在行为习惯的培育中,通常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对个体进行行为塑造。所谓正强化是指当一个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的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这种特定的行为出现机率就会升高。在习惯养成的教育实践中,可以说正强化就是奖励的同义词。“罗森塔尔效应”归根结底是运用了正强化的原则。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来增强行为的强化物必须强力有效,这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强化。一般来说,这样的强化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用起来比较顺手;其次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最后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在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中,如果选择消极强化时,特别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时机,要有针对性,并注意适度,尤其不能采用“破坏性批评”。例如对人不对事的批评:“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就当没你这孩子……”

总之,强化教育的有效性来自教育者使用强化教育的科学性。

6.习惯培养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中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儿童参与”的理念及原则。本研究始终把尊重儿童、儿童的主体参与作为一切教育行动和措施制定的出发点和原则,让每个儿童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既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又强调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力争使教育适合每个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参与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应让儿童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最终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把外部的要求逐渐地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内化为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提升到自动化的行为。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习惯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强调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体验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体验教育强调少年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这种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个体真实的感受。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这种感受尤其重要。比如,一位老师要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好习惯,就让学生在下课时一起跑向教室门口,结果学生你抢、我挤,挤来挤去,谁也出不去。这就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无秩序、无纪律就没有自由。个体在这种实际情境中就能产生感受,再把感受上升到理念,就很容易接受,也能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反复多次的行为锻炼逐渐就能内化为内在需要,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7.将情境测察作为习惯养成的主要评价方法。

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习惯主要是做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反复训练出来的;它虽然跟个体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习惯的评价应该有其特殊性。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行为观察、情境测验和人格特质测验是比较好的对习惯进行评价的方法。

1)情境测察

情境观察法是当代心理学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方法。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反应。一旦相同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就会自然地做出同样的动作或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在相似的多种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某人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某种习惯。

2)行为观察

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某种动作或行为逐步达到自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

3)人格特质的测量

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稳定性。人格特质与人的习惯反应有密切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往往包含一组习惯或者一组习惯系统。因此,通过测量人格特质,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其行为习惯的特点。

研究表明,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8.在班级中培养群体的、共同的某些习惯能够促进班级环境的优化(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社会性习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能促进班级中每一个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

班级环境又叫班级气氛(classroom climate),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发现,班级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学校情感和人际关系都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课题在北京11所小学进行的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实验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在一年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班级环境具有更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具有更好的秩序纪律和竞争气氛,但是学习压力小于对照组。在实验班级中,更容易养成一些群体性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以行动研究为基础。高水准的科研队伍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组成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有关专家学者参与的课题组。课题主要采用了教育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几乎每年都有针对性地编写课题实施手册,对每阶段性研究目标和年度研究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要求每个子课题都有详细的教育行动和措施。其次,在研究中开展了教育实验。本课题在深化课题研究阶段,在北京的11所小学进行了为期1年的教育实验。此外,本研究还使用了其他辅助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除了每年两次全国性的课题培训交流之外,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到子课题学校巡回指导。同时,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连续刊登习惯培养的内容,如15位古今中外教育家谈习惯、108个好习惯、12个不良习惯的矫正、家规家训家风等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在子课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的中心课题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广东、陕西、山东、河南、辽宁、云南等地区成果突出。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色:(1)行动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在研究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父母、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共同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习惯养成的目标,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对特殊的个体进行个案研究;(2)在评价上发展了情境测试的方法。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同与一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评价手段上情境测察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在研究中课题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情境测试的评价方法体系;(3)坚持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原则,对学生、教师、父母同时提出行为要求。一致性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习惯养成方面这一原则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往往只对学生提出行为方面的要求,而对教师、父母则不作严格的要求,本研究在实施中同时对学生、教师、父母提出行为方面的要求;(4)宏观层面的研究与微观层面的研究相结合。在研究中,既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探讨了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同时将其转化为微观层面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的12项重点研究内容;既在全国400余所学校开展了面上的研究,在实验学校集中的地方设计中心研究组,同时又进行了6个重点子课题的研究,在各地都选择一些重点学校开展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宏观层面的行动研究、教育实验,同时又开展个案研究。

课题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特色为课题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路线。研究技术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总结课题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与课题一起成长”的研究理念,并在技术路线上确立了在强调少年儿童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的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这样,学校、教师、学生、父母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课题研究基本做到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开始,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了把理念变为行动,把行动化为行为,把行为凝结为习惯。

此外,课题在研究中还突出了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相互作用(班级环境、文明家规、自我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把儿童所在的班级环境建设、文明家庭建设和儿童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儿童与成长环境的和谐。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课题在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取得了多方面重要的研究发现,总结了多项重要的研究结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习惯的内涵,拓展了习惯的外延。从完整的定义来说,习惯一词其实涵盖了个体和社会群体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者更关注个体层面的习惯,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执行或完成某些动作或固定活动模式的需要和倾向,也可以称之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结。人的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外在要求下的被动反应,是一种完全由意志驱动的行为;第二个层面是内化的主动行为,但它的发起和维持需要意志努力;第三个层面是自动化的行为,很少需要个人的意志努力,甚至是人们无意识觉知,自然触发和维持的行为。习惯正是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它不但是一个人无需意志执行的自动化的行为,而且还会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相对稳定。习惯有可能是有意练习养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多次重复的结果。反复的行为强化和对某些行为的模仿都可能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并非一成不变,人既能在某些情况下自觉地养成某些好的习惯,也可以有意识的改变某些不良习惯。习惯往往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人们往往为了规避外界的消极刺激(逃避惩罚),为了获得积极刺激(寻求奖励),也可能是通过社会学习模仿他人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

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本课题组认为习惯是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包含个人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从个体这一层面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这一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此外,课题组在对习惯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智慧性”习惯的概念。智慧性习惯是针对技能性习惯或动作性习惯而言的。所谓智慧性习惯就是指那些带有明显的智慧特点的习惯,它需要以一系列的技能性习惯为基础,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才能形成。智慧性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等方面的稳定反应方式。智慧性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大量的良好的具体技能性行为习惯。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课题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习惯与人格关系的进行了初步探索。课题组在北京11所小学开展了习惯养成与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教育实验。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中,情绪型的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多,这类孩子比较任性,会很容易有冲动,焦虑,反复无常等行为表现,当面临各种压力情境时,也很脆弱,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控制情绪化行为习惯,获得较高的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呢?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做人”、“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有较多的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面对情绪型的儿童时老师父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交往中养成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习惯的同时也逐渐学会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儿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他们能获得他人更多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不良的情绪发泄。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提倡孩子的自我管理,这不但减少了他们的依赖性,也时常给他们带来完成任务、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此外,对于情绪型的孩子,我们除了在培养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行为习惯外,还要注意多与他们沟通,公平的对待他们,维持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一致的教养方式。

研究还发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和男孩子中,退缩型人格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孩子并不像情绪型孩子那么惹人注目,平时容易给人以依赖、散漫、懒惰、羞怯、不善言谈等印象。一些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可能更多的对他们的消极行为有更多的监督和批评,而较少去发掘和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然而,对于他们简单的批评说教和严格的监督束缚并不奏效,退缩型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我们的实验干预中,培养学生自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习惯等活动之所以能有效的改善这类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因为在儿童养成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积极友善的行为方式也赢得了他人的回应、帮助和支持,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促进了他们人格特质多个维度的积极发展。对于退缩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给予他们自我前进的动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着重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和自尊自信方面的行为习惯。

再次,在习惯的评价技术上,丰富和发展了情境测察的方法。情境测察是行为观察方法和心理测量的有机结合,能较好对个体的行为状况进行“测量”,能较好地对个体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本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支持,研究的选题具有较好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符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研究过程比较规范;课题难度较大,研究的突破口准确,研究内容符合时代要求,应用价值较大。从应用价值看,本研究为道德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父母的教育素质;从学术价值看,对习惯这一古老的课题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和气息,提出了智慧性习惯、社会性习惯和时代性习惯的概念,赋予习惯以人格特色,明确了习惯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五、课题成果的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受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欢迎,一大批课题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广东省参与课题研究的50多所实验学校中6所学校由市级校升级为省级示范校;课题成果受到了有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团中央倡导全国青少年养成好习惯,全国少工委发起了“好习惯我能行”活动,课题组提出的中小学生应养成的10个好习惯被北京市教委、上海市少工委、昆明市教委在学校中广泛推广;课题研究提高了参与教师的科研水平,先后有上千的人次参与过课题培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些科研成果出版后成为畅销书。

在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与北京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陆续出版了课题研究的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培养幼儿好习惯》、《中学生习惯养成策略》、《习惯养成精彩活动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等专著。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第一次开展全国性的5年规划类教育课题,在教育实验研究方面经验不够足,本项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研究的过程中抓典型个案研究的数量和深度有些不足,以点带面还不够突出;2、在进行教育试验研究中,实验学校选择存在地区的局限性,干预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有待检验。

 

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本课题准备进一步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进一步探讨习惯培养的具体方法;(2)进一步丰富习惯培养与人格发展的实证研究;(3)进行长期的个案追踪研究。总之,关于习惯与人格的研究是一个既重要又丰富的课题,我们将长期坚持探索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