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的心理底线

 SilverLong 2010-12-20

2008年春节前,接《中国商业评论》约稿,要我写一篇关于“老板心理底线”的文章,希望我能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一点启示——别误打误撞到老板的底线,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是老板也是人,人尽管有共性,比如:食色,性也;但恰恰是个性,才决定人与人的不同。比如,王石是一个图名大于图利的人,因此不仅王石经常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万科分公司有些总经理也经常出现在当地媒体的版面上;任正飞好像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出名的人,因此华为公司的高层个个也都好像隐性人似的;因此,我相信这两个老板对下属在新闻媒体曝光率上的心理底线,可能完全不同。

老板们不仅有性格上的差别,还有体制的差别,比如国营企业老伴和私人企业老板的心理底线肯定不同。如果你在国营企业打工,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总同你老板的上级接触,你老板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舒服久了,老板心理底线一过,你就大难临头了。当然这条规则也不仅限于国营企业,如果在合资公司或上市公司打工,你经常越过CEO同大股东或董事会成员打高尔夫,老板心理也一定不舒服。

老板不仅有性格和体制上的不同,还有性别的差别。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曾被第三者夺走丈夫的人,你恰是个如花似玉、并且风情万种(注:如花似玉同风情万种很难分开,因为同异性接触的机会多,自然让人觉得有些暧昧)的年轻女下属,你就要加倍小心了,特别是在她的生理敏感时期,你分分钟钟会触及她的心理底线。这就是长得丑的女老板很少有漂亮女下属的原因。

老板不仅有性格,体制和性别上的差别,即使同一个老板,在她或他公司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心理底线。比如当他的资金链快断了,你只要能帮他搞到钱,他可能除了自己老婆不让你睡之外,什么心理底线都没了;当公司开始像模像样了,老板也有闲暇到北大清华学EMBA了,回来之后,老板的心理底线可能就变了,为什么?因为老板眼界开了,知道什么是“高素质”的人材了,因此你这种打江山的非正规军“低素质”下属,可能就会经常触及他的心理底线——“这种素质的人,怎么可能实现公司的宏图大略?”不仅如此,通过学习世界500强,老板也知道了“ 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就必须有高尚的企业文化”,因此,过去那种习以为常的“不正规”做法,很可能就不被变得高尚了的老板所接受。

老板不仅有性格、体制、性别和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别,在每个老板的人生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底线。因为人都是一天天成熟的、和一天天变好或者变坏的。千万别想相信:有人从办企业第一天就是好老板,有的老板从办企业第一天就是坏老板。我相信山西黑砖窑的老板一开始也不是就想成为违法的奴隶主。

其实,老板跟我们一样都是血肉凡人,好老板有时也会做坏事,坏老板有时也会做好事。当老板的钱越来越多,多到他或她这辈子都花不完时,老板就开始真心关注社会责任了,这时你一旦提出一个有创意的慈善活动,很可能就会得到赏识;反之,当他正在同竞争对手进行短兵厮杀时,如果你提出一个增加处理污染的开支,可能就会在他心里永远留下一个不识时务的烙印。

除了性格、体制、性别、公司阶段和人生阶段能决定老板的心理底线外,我们还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老板尽管是高级动物,但还是动物;是动物就有非理性的时候。就像狗有时会咬主人一样。别以为有着大把钞票和美女的老板们心里就幸福,其实大多数老板的压力要比打工的大;打工的被炒了鱿鱼,大不了影响一家人;老板要做不好,就会影响一大群人。不仅如此,当过老板的人大都不会打工了,因为人都是上去容易下来难的动物。因此自己的公司砸了,老板们打工都没地方去。这就是为什么被人整天前呼后拥的老板们总是紧锁着眉头的原因。心理学已经证明:心理压力过强,人就会变态。于是,老板的心理底线有时就会跟着心理压力变;再于是,有些人就被莫名其妙地炒了鱿鱼;以至于过了很多年他们仍然对老板耿耿于怀:“那家伙是个喜怒无常的疯子!”

读到此,读者可能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天底下根本就没有一套标准的老板心理底线。因为人的DNA、生长和生存环境不同,一个老板一个样。另外,人不仅是能够学习和进步的高级动物,也是感性的低级动物,因此同一个老板昨天和今天可能不一样。因此,聪明的打工者必须有伴君如伴虎的职业精神,要审时度势地试探你自己老板的特殊底线。

有的人可能会说:老板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共同的底线吗?有,当然有,比如:老板雇用你的目的是要你为企业赚钱(有用),如果你不能为老板赚钱(有用)了,当然老板就不会养着你。可是这种底线是常识,一个打工的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必要知道老板的其他心理底线?!不仅如此,能否赚钱这个底线过于宽阔,以至于不能成为底线,比如:什么叫不能赚钱?今天不能赚,明天就可能赚!要知道老板们都是过来人,知道一个能成大器的人,不仅需要培训,更需要时间和机会;一些刚开始看似很能干的人,最后往往让老板大跌眼镜;相反一些不起眼的人,一旦有机会则回大放异彩。因此,如果你不是被老板高薪请来的打工皇帝,根本不需要注意这个底线,因为老板是对性价比最敏感的人。有用没用,全看你值多少钱。

当然如果你是公司中鹤立鸡群的高薪人员,特别是光环一大串的人(名校MBA、海龟、500强工作经历等),你就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了。要知道你的高薪始终让老板肉疼,如果你没有达到老板请你的预期,随时随地都可能触及到老板那些捉摸不定的心理底线。此时,你哪怕知道老板的一千种心理底线也没用,因为你的老板一定还有一千零一个你不知道的心理底线,这就是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穷”。

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老板们的共同心理底线——千万别偷老板的钱。其实这也是一个又宽又大,以至于不能成为底线的底线。为什么?因为每个老板的气度和管理哲学不同。比如:采购物品拿回购肯定算是偷老板的钱。可是很多公司老板,明知到食堂采购员吃回购,但硬是挣一只眼闭一支眼。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水清就没鱼了。蔬菜副食价钱每天都变,质量千差万别,供应商都是个体户,监管成本一定高过回扣。因此,只要当事者能在预算内做出员工满意的饭就行了。”另外,用公司钱请私人朋友吃饭算不算偷老板的钱?借公出的机会游山玩水算不算偷老板的钱?我见过一个年薪超过7位数的高级经理人,他的西装从来都是在五星级酒店里洗的,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住酒店,这算不算偷老板的钱?还有,上市公司董事用公司游艇招待私人朋友,算不算偷老板的钱?因此,是不是偷老板钱这个底线也只能由每个当事人自己去试探。

有人也许还总结出:功高不能盖主也应算是老板的心理底线。初看起来这条好像也能算条底线,因为老板也是人吗,是人就有骄傲的需求——争来争去不就是为了向世人证实自己没白活吗?如果公司的光荣都让下属抢去了,自己不就白干了吗?可是这个逻辑在产权清晰的公司中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因为发工资的和领工资人自己心里清清楚楚谁是真老板。我在香港就见过一间公司,开始总以为那个在公司内外一言九鼎的董事长就是老板,可是后来才知道一个天天打麻将从来不穿西装的80多岁干巴老头才是真老板。

其实功高能不能盖主,关键在于是不是能把老扳颠覆了。颠覆老板在亚洲企业身上很少会发生,因为亚洲家族控股的企业多;相反,如果你在美国上市公司打工就要注意了,因为美国上市公司股权非常分散,比如:纽约联交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平均控股比例不超过5.4%。这种公司老板是谁有时不清楚,有的公司CEO是老板,有的是董事会主席、还有董事会和CEO平分老板的角色。这种公司就同我们熟悉的国营企业差不多了,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真老板,每个人又都想当老板,于是就要防着下属有可能把势力做大,颠覆自己。因此,功高盖主这条也不能算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老板心理底线。

要知道大部分老板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天底下最大的实用主义者(也可以称为机会主义者)。赚取利润是企业家的天职,作为下属只要能帮着老板完成公司和老板本人的使命,老板们一定是天下最宽容的人。我见过太多的老板,在能干的下属面前,他们有着上帝一样的包容心;面对不能干的下属,他们转眼就变成了黄世仁。同样,我也看过太多精明的下属,他们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到揣摩老板的心思上;这些人有时如鱼得水,很快得到老板们的欣赏;可是搞企业也是个中长跑的硬活,他们不久就会在讲究实效的老板那里失宠了。

因此,我奉劝各位职业经理人们,应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打工的人间正道上——让自己变得对老板更物有所值;少花点心思去揣摩老板的心理,因为它们是猴皮筋。

 

2008年2月10日 墨尔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