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考试复习

 xclife 2010-12-22

绪论 
一、简答题:
1、大学生该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个人的思想。
错。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斯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故本题叙述错误。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建立社会主义。
错。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并谈谈你的理由?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总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2、为什么说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物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表现。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辨析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一观点不准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强调和谐就意味着否认矛盾。
错。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会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3、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错。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所以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结合中国历史谈谈如何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要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应做到:
第一,必需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9实际中叶以后,中国外受列强欺凌,内部积弱不振,莽莽神州,风雨飘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种种。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面临着重大选择。革命先驱者们提出过种种主张,做出过不懈努力,然而,破碎山河依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抉择,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实践已经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探索,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正确性已由历史所证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经过反复时间和探索,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走路。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 简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辨析题
1、 有用即真理。
错。真理是客观的,“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者所鼓吹的主观理论的典型,他们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2、 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错。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错。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三、论述题
1、 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从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也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主义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发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2、 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它们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于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践的状况。它们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它们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价值的发展。
第三章 
一、简答: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什么是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3、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二、辨析:
1、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错。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非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英雄人物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的发展总进程和总方向。 3、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错。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论述:
1、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软文化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2、试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社会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的国家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行形式的多样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而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但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性选择。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并不很完善或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3、试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这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是,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其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的推进上层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第四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简述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3、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错。劳动力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错。提高劳动生产率才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错。只利用价值规律是无法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必须使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共同作用,才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论述题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势,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表现。
(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不同,生产中实际的耗费劳动时间也不一样。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按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反之,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货破产。



第五章 一、简答题
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
2、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攫取巨大利益,扩大垄断实力。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二、辨析题
1、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错。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2、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3、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错。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了社会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以代替,尽管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现实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第六章 一、简答题
1、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哪些深刻的理论思考?
(1)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3)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4)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5)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6)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7)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
2、综合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辨析题
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完全不同,毫无联系。
错。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它的产生出了本身所依据的经济条件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因素。二者的联系表现为某些民主原则和民主形式上的历史联系;区别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
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说明: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恶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这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三、论述题
1、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参与国际政治活动,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立场,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次又一次地揭穿和挫败资本主义企图奴役世界人民的图谋和野心。社会主义力量同世界人民一起去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有力的证明。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心里,也为世界人民所向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七章
一、简答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源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辨析题
1、有人说,“共产主义虽好,但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乌托邦”,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错误。乌托邦即虚构的王国,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主观臆断。共产主义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出发而得出的科学理论,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体现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2、有人说,“实现共产主义,那是国家的事情,与我个人毫无关系,”你怎么看。
这种说法错误。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
三、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马克思当年所指出的“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数以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炫彩生活网【http://www./】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xuexi/13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