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相城的诗歌

 iys小菊花 2010-12-22
关于相城的诗歌

    相城是崛起于阳澄湖畔的一座新城,但相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4年,吴国大臣伍子胥为选址建都,曾在这里“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地,欲筑城于斯”,相城区因此得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苏州的行政版图上,相城独占阳澄湖水面的三分之二。比起沧海桑田的变化,阳澄湖只是一个仅有一千多年形成历史的淡水湖,但这十六万亩的湖水,却滋养出一方富足的鱼米之乡,孕育出声名远扬的吴门画派,锻造出专供皇家建筑的御窑金砖,织造出了紫禁城里的龙袍御衣、凤冠霞帔……一方小小格局中,竟有着如此匪夷所思的丰厚传承。
    正因为如此,当你读《阳澄诗咏》时,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相城的历史是这样古老,相城的文化是这样丰厚!其实,新相城就是阳澄湖文化千年辉煌的延续,也是吴地文脉在这片故土上滋生出的一派新绿。“极望水悠悠,炊烟逐水流。凫翳争喜雨,荷芰最宜秋。”古人留下的一篇篇瑰丽诗文,让我们可以更形象、更全面地领略相城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那令人过目不忘的阳澄美景,那令人齿颊留香的湖蟹美食,既浓缩了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又丰富了现代生活,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天地,我们有理由为这片人杰地灵的宝地而倍感自豪!
    以今天来说,《阳澄诗咏》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相城史志。读它不尽是怀旧,还会给我们带来融古履今的激励。根据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承担“北拓”重任的相城区,正满怀豪情地谱写着全速融入中心城区的恢弘乐章。建区短短六载,一个崭新的高新工业区、繁华商贸区、特色生态区、和谐文明区,正在七十万新老相城人手中崛起。这是融汇了两千五百多年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成果的结果。“一川四望影空明,曾是吴王旧相城。”今天,建设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生动实践,更激励着相城人风雅相承、意气勃发的时代精神,它必将成为相城后来居上的发展禀赋,因此,相城明天的历史将更加厚重,更加辉煌。
   “诗言志,歌咏言。”让我们都来认真读一读古人对相城的赞美,有了这种至爱和眷恋,新相城就一定能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