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CU重症监护网 浅谈《护理美学》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duyongkai 2010-12-23

浅谈《护理美学》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作者:未知 出处:未知

收藏本文章

 

《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和美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美学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是一门交叉性的应用学科[1]。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形成,护理教育不仅注重护理知识的更新,同时加强护士人文修养的教育。《护理美学》是护理教学中的一门新的必修课,这对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美学》自1998年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列入教学计划以来,护理教育者投入很多的研究,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针对《护理美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特提出相关对策。

  1  误区

  1.1  相对忽视对美学思想的教学  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也是研究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一门超级科学[2]。而护理美学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审美现象以及审美规律的学科。由此可见,美学思想的教学在护理美学的教学中是重要的基础,而不是一些护理教师所认为的那样,可以少讲或者不提的内容。某些护理教师对美学思想的渊源、实质,以及与美学文化的相关内容研究与理解较少,只注重与护理有关的美的形象等内容,在教学中苍白枯燥。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有畏难情绪;原因之二是教师对美学思想与护理学的关系认识不足。

  1.2  相对忽视对社会美的教学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护理人员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护理美,不只是美的外表、美的环境、美的操作和美的护理器材,更重要的是美的职业形象。在护理美学的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受教育者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欣赏研究比较多,相对忽视对社会美的教学,尤其是对人格美的教学;对人的外在美如对护士的外表形象(服饰、发式、容貌、姿势等)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护士的职业形象研究比较少;对病区环境美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医院总体形象美的研究比较少。护士仅有美的外表而没有精湛的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护士是不美的;医院有美的环境设施、有一流的医疗仪器,但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医疗道德,做不必要的检查、开不必要的高价药、小病大看等,这样的医院不可能有美的医院形象,这样的医院只能给患者造成痛苦。

  1.3  相对忽视对护理美学运用能力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评价和调节教学活动的结合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各种评价形式[3]。在以往护理美学的教学评价中,在内容上较注重的是知识点记忆能力的评价,相对忽视对护理美学运用能力的评价;在形式上选择的是书面闭卷的评价,相对忽视开放式综合能力的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如果对某些概念只要求是在书面上的再现,那样就不可能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更不能体现护理美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造成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对概念的记忆,学生注重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护理美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将与进行护理美学教育的初衷相背离。

  2  对策

  2.1  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美学内涵的研究  护理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的根本目的使人们懂得如何审美做人,懂得如何用自己所追求和创造的美来改造人、教育人、美化人、塑造人美的灵魂,把一个动物性的人转变成一个审美性的高尚的文明人。究竟什么是美?美的摇篮是什么?什么是美感?审美意识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在进行护理美学的教学之初,首先应了解中外美学思想的渊源,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与美的关系,了解中华大地上艰苦卓绝奋斗五千余年的代代先民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通过对美学思想内涵的研究与教育,塑造人们美的思想灵魂,转变和提高人们的审美精神素质,在护理工作中,将护理美落实到事事处处,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在研究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护理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护理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2.2  结合社会美,培养护理职业道德美  社会美包括实践主体的美、社会生产实践的美以及社会实践成果的美。护理美从总体上来说应归属于社会美。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包括外型美与人的内在美两个方面,即人体美与人格美。人格美包括人生观、品德、情操、学识、情感等因素。在社会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人格美的教育,在教学中应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大量美的人和事,更进一步说明人格美的内涵,提高审美意识,以南丁格尔、优秀护理工作者为榜样,向她们学习,为护理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也可以古今中外的人物来描述其社会美的特点,如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赞扬了人类不屈的理想美,民族英雄岳飞、革命烈士方志敏等人物,在起义、斗争和革命中显示了在社会领域里美与丑的斗争,使受教育者在心灵上得到震撼,将护士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2.3  重视评能力,设计多种教学评价法  在护理美学的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运用美学的原理,创造护理美的能力的评价。可选择和运用一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工具,如口试与笔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闭卷考试应注意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减少机械性记忆,笔试法命题是关键。评价的方式应根据评价的内容灵活掌握,包括评价学生的审美修养,可通过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观赏等。对护理美学中部分内容命题的建议是:(1)对美学的基本知识的评价,应尽可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或文学作品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来说明某些美学的基本概念。(2)对护士职业形象教学效果的评价,可通过案例法,包括教师举例让学生分析或由学生举例说明等;以此来分析判断学生的审美能力。(3)容貌美、体态美的评价,除可通过笔试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其中特定的美的姿态(如美的站姿、坐姿、走姿)、容貌等来进行评价学生对体态美的容貌美的理解。开卷考试的内容可以包括:(1)设计护理环境,如设计一个特定的病室布局(普通患者的病室、产科休养室、儿科病室、老年患者病室等),给出一个未经任何修饰、无摆放任何物品的病室,完全由学生来设计布局,包括色彩基调、房间内床位和物品柜的摆放、室内美化、墙面和地面要求等,让学生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情,利用美学的知识,结合护理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创造出舒适、优美、安全、高雅、别致的病室环境。(2)分析护患纠纷,让学生指出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发生的措施,从根本上找原因,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3)参观医院后的体会,观察护理人员服务时的表情与语言、服装仪表、行为举止等,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表情等,通过对医院环境的观察和总体感觉,描述在医院中所发现的美与丑的具体表现,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护理美学的教学评价应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以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