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宴席的由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书虫*)(* 2010-12-23
宴席的由来
    

 

宴会,古代也称为燕会,是以酒肉款待宾客的一种聚集活动。

相传尧时代一年举行七次敬老的曲礼,大家在低矮的屋子里席地而坐,你一鼎,我一鬲,

分享狗肉的美味,叫做"燕礼"。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种宴会。

隋唐以前,古人不使用桌椅。屋内先铺在地上的粗料编织物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

的叫席(细料编成)。宴饮时,座位设在席子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们席地坐饮。

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有了“八仙桌”、“大圆桌”,宴会

形式已经改变,宴席却仍被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筵席与酒席成为同义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