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幸是个情绪容易激动的人,每次看她在公众场合对着小孩大吼大叫,我都很不忍心,总会告诉她,喂,小孩也有自尊心。 小男孩难免都有一点好动,她的小孩已经不算很皮了。 阿幸很以为然的说:「只有你们这些没养过小孩的,才会口口声声说什么爱的教育啦。不打不骂,只会宠坏孩子。我这样算客气了,在家里我早就打下去啰。」 不久前发生了一件事,使她稍有反醒。 她的孩子在学校和小朋友打架。回家时脸上有瘀青,故意遮遮掩掩不告诉她。直到级任老师打电话来她才知道。 「为什么打了架不告诉我?」 「告诉妳干嘛?还不是又会被妳打一顿。」孩子自认倒霉的说。 她检视孩子瘀青,越看越是怒从中来。 「是谁做的?明天我到学校去理论!」 「不用啦,互有伤亡。」孩子还挺有幽默感的。「不会太痛啦。」 「不行!」阿幸说:「我不能容忍别人打我孩子!」 「真奇怪了,那妳为什么老打自己孩子啊。」孩子说:「别人打我还可以还手,妳打我,我只能让妳打。妳打人才是最痛的!」 阿幸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也有一点惭愧。不过,习性能不能改还不知道。 「孩子只能由我自己打」是很多父母心中真理。小时候听邻居太太聊天,常会听她们抱怨自己的小孩不孝,长大了,到大城市工作,都不愿回来看父母,只是浪费钱栽培了。但若你跟着附和:「对啊,真不孝,你真是白养他们。」或有人说:「我儿子就不会这样,最喜欢回家…」她就会为自己的孩子辩白,说:「也没有啦。没时间回来表示他很忙,年轻人忙着赚钱才会有出息。」甚或会因而与说话不中听的亲友翻脸。 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数落,别人千万不可附和。 以此类推,女人在听见婆婆抱怨儿子时,切记千万不要跟着一起数落丈夫。她要骂是她的权利,妳跟着骂,就是不识好歹,骂在儿身痛在娘心,可不要不长眼。 世上最不长眼的人,就是跟婆婆抱怨先生的媳妇,和跟岳父岳母抱怨他们女儿不好的女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