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管理器

 昵称5070430 2010-12-27
管理文件的好帮手一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采编:振安区毛绢中学于晓飞  出处:初中信息技术教研 发布日期:2009-06-26 143  

课 题

管理文件的好帮手一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科目

信息技术

学校

毛绢中学

教师

于晓飞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WINDOWS教学中,资源管理器的操作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开展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文件有条理的进行整理。信息技术中内容的基础课是带领学生走入现代化神秘世界的大门,基础打好了,计算机会给学生呈现出打开另一个美丽新世界。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和神秘感;

2、学生由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对文件的查找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3、合作探究的经验较少,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养成。

4、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各不相同,参差不齐,故此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在每组中选出一名电脑较好的学习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组的纪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件、文件夹的基本知识;

2、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掌握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和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尝试操作,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的分类管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培养学生的学校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文件、文件夹的基本知识;

2、学会识别资源管理器窗口信息;

3、掌握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和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难点:

使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渗透法、讲解法

六、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协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演示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计算机网络教室

2、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3、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前首先把准备好的学校文件毛绢中学简介.doc、毛绢中学风采.ppt、毛绢学生一览表.xls、四张网上下网的图片、一个轻音乐分别发送到学生机

 

为上课学生做准备!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作为毛绢中学的一员,都十分热爱我们的学校,想为我们的学校做一些事情吧!现在在我们的电脑中,就有几个学校文件不慎走丢了,现在就让我们找寻到它们的影子,帮助它们重建一个“新家”吧。

2、大屏展示文件的名称和位置。

3、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脑小管家就要随时对“新家”及“家庭成员”进行管理,管理时就要用到管理资源的工具––“资源管理器”。

 

 

 

 

 

 

 

学生观察,操作,听教师讲解引入本节课。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情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探索新知

 

1、出示任务:

(1)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2)什么是文件及文件夹?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

(3)文件的分类?举例说明?

2、大屏展示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学生从中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3、播放课件使学生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特征:分为左右两个窗格,左窗格显示文件夹树型结构,右窗格显示内容。

4、将学生分成5组完成“新家”的任务。(并指定出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

其中包括:

1)在D盘中新建文件夹,重命名为“毛绢中学资料库”。

2)把“学校中学简介.doc”复制到“毛绢中学资料库”文件夹中。

3)把“毛绢中学风采.ppt”和“毛绢学生一览表.xls”移动到“毛绢中学资料库”文件夹中。

4)将C:\\ My Documents中的“毛绢中学简介.doc”删除。

5、学生操作完毕后,派出两组较好的同学到前演示操作过程,边演示边总结。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任务

 

 

 

 

学生操作,找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带着问题讨论、探究完成任务。

 

 

 

 

 

 

 

 

 

任务结束后,教师派出两组较好的同学边操作边讲解。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掌握文件、文件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通过自主选择,方便学生以后运用。(突破重点12

 

学生合作探索新知并辅之以学生集中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协作精神和总结能力。(突破重点3

 

 

拓展延伸

1、学生们基本完成操作任务后,指导学生要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将五小组分为:

A组:创建文件夹组、

B组:复制文件组、

C组:移动文件组、

D组:删除文件组

E组:更改文件夹名称组

各小组任务:分别来探寻本组所负责操作的多种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快捷菜单命令”、“菜单命令”、“工具按钮”等多种途径进行尝试。

最后由各小组组长总结本组的探寻结果,全班同学讨论,教师进行集中点拨。

学生互助合作,完成任务,掌握多种方法的操作。

编辑完毕后,教师派出小组长边操作边总结。

 

 

 

以学生探寻多种方法的方式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重点3

 

巩固新知

整理班级资料库:

(1)E盘创建以下文件夹:ddd

(2)在班级资料库创建以下文件夹:图片、音频。

3)将Daaa文件夹中花1、花2、树1、树2四个文件复制到图片文件夹中。

4)将Dbbb文件夹中的轻音乐移动到试卷文件夹中。

5)将ddd文件夹重命名为:班级资料库。

6)在D盘中aaabbb文件夹删除!

 

学生自主实践,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操作,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目标。

 

通过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知识的再现,实现知识的巩固。(突破难点)

小结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本阶段围绕本课所学请同学们畅谈学习体会.

学生谈体会

培养学生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量化表

项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听课情况

 

 

 

 

 

 

 

 

 

 

 

 

上课表现

 

 

 

 

 

 

 

 

 

 

 

 

操作能力

 

 

 

 

 

 

 

 

 

 

 

 

合作能力

 

 

 

 

 

 

 

 

 

 

 

 

自主探究

 

 

 

 

 

 

 

 

 

 

 

 

作品完成

 

 

 

 

 

 

 

 

 

 

 

 

综合评价

 

教学反思:

优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合作、探究意识较浓,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基本达到了本节目的教学目标。

缺点: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还是存在个别学生跟不上,导致个别生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选择好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