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笔释疑(九)

 秦篆汉隶 2010-12-27

 

篆笔释疑(九)

80、弁(图80),篆书为“■”“■”是象形字,其义为:冕也。是一种帽子。篆书的上部不是)字,是一种象形的笔画。“■”的篆法,上部像头盔,下部像两手托着。“■”的篆法,上部像头发,下部像一个人。楷书“■”,又是的俗字。
  81
、弘(图81),篆书为“■”。《说文解字》注:弘,弓声,从弓从厶。此字令人不解的是,其右部的为何在篆书中却变成了“■”?原来的右边不是),而是的古文为“■”,小篆右旁的在楷书中省作。小篆随古文的写法作“■”在古文中除为“■”外,还有厷、■”等写法。左旁的,就是的古文,不过的上部在篆书中是,而不是“■”(左)。
  82
、强(图82),篆书为的本义是一种虫名,后又与(强壮之)通。是由组成的,它的右上部应篆作“■”,而不能篆作。在秦刻石中有将上部篆作的,但五代时的文字学家徐锴也不明这的来历,疑从古文而省。
  83
、前(图83),篆书为,亦作“■”的本义是:不行而进。这就是坐在船上前行,所以。古文“■”又同,故都可以篆作“■”,但不能篆作
  84
、并(图84),篆书为“■”义为:相从也。此字篆书上部是两个字,下部不是,而是“■”qiān)字。“■”的字形是由两个组成,上面一横是平的。上面的两点和下面的都是篆书隶变时由“■”简化的。
  85
、並(图85),篆书为“■”虽然现在已简化作,但在篆书中应严格区分开来。的本义是:併也。是会意字。篆书是两个字,是两个人并肩站着,所以为二的篆书是下一个字。徐铉曰:大,人也;一,地也。一个人站在地上为,两个人并肩站着就是
  86
、差(图86),篆书为“■”,篆书的上部既不是,也不是“■”(羊),而是“■”字。“■”“chuí”,是的古文。的篆书是“■”下一个字,其义为:贰也,差不相值也。”“楷书字头相同,但篆书则截然不同。
  87
、羞(图87),篆书与楷书变化不大。的本义为:进也。又义为:恥也。”““■”(羊)下一个字。这里要注意的是下部的字。的本字为“■”。篆书“■”的字形像一只手握着一件东西。
  88
、益(图88),本字为“■”,篆书无相应的楷书。篆书的上部不是两点,也不是字,它的整体是一个横卧的字。的本义为:盈满,增加。是会意字。上,说明快要淌出来了。篆书上部既是,中间笔画就不能写作,而应微有波折,方能显出笔韵。
  89
、丈(图89),篆书无相应的楷书。的篆书由组成,是会意字,代表十尺,像人的手形,意思是人手里拿着十尺长的一个竿子,自然就是了。然而,都是十进位的长度,为何其中不用呢?因为它们的构字原理不同。如的篆书是人手形下一个字;的篆书是下一个字。应注意的是,在篆书中易与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