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十八條 (鎮江 袁樹珊)
問:六壬數也,而亦有理耶? 曰:一部羲經,無非即數以觀象,即像以明理,豈無理之數。 問:壬課占斷多門,非若專以官鬼、子孫為用者,各有把鼻也,甚至一課諸格並見,吉凶混淆,占者已不勝狐疑,更何以決人之疑? 曰:向占每坐此病,近玩《系辭》:「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二語,頗有會心,蓋吉凶各從其類。 如家有喜慶事,不止一人歡欣,必有親朋躋堂稱賀,亦不止一身吉服,必有鼓藥喧填,彩燭輝煌,雖行路見之,皆不問而知為喜事。 又如讞獄,一般鬥殺,必有器具鄰證,戶婚必有媒保書券,不徒決於兩造控辭也。 夫壬課惟其占斷多門,而後可以窮極事變,曲達物情。故四課、三傳、正時(即所佔之時)、年、命.俱當參看,以辨其類。 如占家宅,遇玄胎課,未便決其有孕,再看胎、財上課否,有生氣否,或帶天喜,血支,等煞否,有三兩處見喜兆,方可決其有孕,余占准此。 問:方以類聚固是,然或乾枝吉、而三傳不吉,或三傳吉、而年命不吉,將何以決之? 曰:吉凶相倚,未始相離,《泰》卦不無凶爻,《否》卦亦有吉爻,天地間因喜致憂,因禍致福者,比比替然,占者須辨別出喜中憂,憂中喜來。 如占功名,貴、朱得地,又逢虎、鬼乘旺,往往斷吉不是,斷凶又不是,須知吉凶互見,各從其類,自有並行不悖之道,如得功名俊,或丁憂、或自殃,此吉處藏凶也。 又如文王囚羑裡,卻因而賜弓矢,專征伐,此凶處藏吉也。 問:方以類聚,是吉多從吉,凶多從凶否? 曰:吉凶類聚,如已著者也,吉凶微兆,此難辨者也。 吉多固從吉,若「合中犯煞蜜中砒」,吉多凶少,卻以凶斷。 凶多固從凶,若「眾鬼雖彰全不畏」,凶多吉少,卻以吉斷。 按「合中犯煞蜜中砒」者,乃三合發傳、枝幹上所乘之神或與發傳犯刑害,或與發傳犯沖,吉內藏凶、故曰『蜜中砒』也。 「眾鬼雖彰全不畏「者,乃三傳皆鬼、乾枝上所乘之神,或為傷食、或為印綬,一可制鬼、一可生身,故曰『全不畏』也。 問:課或以局斷,或以象斷,或以類神斷,或以天將斷,或以枝神斷,紛紛不一,果以何者為準乎? 曰:易有卦體、卦象、卦德、卦爻、卦名,其所佔亦不一,彖傳、及大小象、所釋卦之辭,或舉其全,或從其一,或參其半,各以親切而著明著取之。 即如雷以動之,言其象、兼言其德;風散、雨潤,日暄、則專言其象;艮止兌說,言其名、兼言其德。 若干以君之,坤以藏之,言其名、兼言其體,亦各有所宜耳, 問:十二天將所屬甚多,果知為何物耶? 曰:看所佔者何事、何人,何時、則如為何物矣。 如同一青龍,占天時,則為行雨之神,占功名,則為吉神,占病,則為煞神。 又看其所乘何將,所加何方,乘水則為舟、為魚,乘陸則為車、為廟。 又看衰旺何如,虎乘驛馬旺相,則主通路,乘囚死則為病喪,乘官鬼則為訟,亦隨時為變通耳。 問:課得吉象,如為何言,課得凶象知為何凶? 曰:青龍旺相,又得財爻,如有進財之喜。若會太常,如有婚姻之喜。合貴神,如有功名之喜,凶可類推。 問:壬課重天將,但視天將之吉凶,可也? 曰:天將之吉凶,亦當分別看。如貴人固吉,占病則凶。白虎固凶,占官則速。 尤當視枝神上下盤衰旺生死何如。 問:衰旺以時為斷,抑以地為斷乎? 曰:時旺、如舟遇順風,地旺、如舟行順水,比旺如遠行多伴,不畏欺陵,合旺、如妻從夫榮,不畏強暴,四者皆可參看,而時、地、則尤重焉。 如風水俱順,舟行如飛;風順水逆,風力勝仍以順斷、風力微則以逆斷。 若青龍乘寅卯,春占、是得天旺,如亥子寅卯、是得地旺,天地俱旺全吉。 其乘寅卯,加申酉,又逢刑沖,雖春佔得時,如魚失水,逢春不躍。 若青龍陰神得亥子、則能洩申酉之克,而助寅卯之旺,地雖逆而風力勝、一日可行數百里。 問:神將二字,有以貴神為神者、有以天將為神者,果宗何說? 曰:登明亥,河魁戌、從魁酉等、此為十二枝神。 貴人、騰蛇、朱雀等,此為十二天將。 《六壬大全》卷二枝神總論,天將總論,明言之矣,讀者不察,見其有登明亥,正月將,貴人、天帝之神之說,遂謂十二枝神為將,十二天將為神,其實大誤。 問:乘與臨何別? 曰:天將所遇之枝神為乘,所加之地盤為臨。乘則視天時之衰旺,臨則視地利之得失。 問:做工夫當如何? 曰:學、問、思、辨,缺其一,皆不可也,平時要有心得,臨事要有天機。 問:何以有心得? 曰:熟看古人條例,細察人情事故,久而疑慮能悟,窒處能通,則有心得矣。 問:何以有天機? 曰:人心虛則靈,滯則不靈,靜則明,躁則不明,故平日要不離古人,臨事要不泥古人,泥則滯矣。 貴而名公臣卿,賤而田夫乞兒,皆以一心應之,若有高卑之見,則躁亂矣。 此如射法,不可貪中,只須心正體直,望的而發,不貪功,不近名,雖不中不遠矣。為人占課,照理而斷靈不忍,不可設以成心,一有成心,便無天機。 問:緊要何在? 曰:三傳要明其候,四課要辨其位,占斷從其類,吉凶要如其分數,課、傳、年、命、等處,要分開,又要聯絡(此數句須熟玩)。 問:分數何說? 曰:所難者此也,如占官、知他更是何品級,占選舉、知他是何等第,占財、是多是寡,占病是危是死,於此見得確當,便駸駸乎一貫矣,程子曰:韓信將其,多多益善,只是分數明耳。 大凡天下事先要分得明,然後會得通,如治絲然,必理其緒而分之,後比其絲而合之,故一貫之道,其功不在一而在萬,不能逐事理會,便要求個一,終是囫圇混過了。 問:斷課以機,機果何在? 曰:「爻彖以情言,吉凶以情遷」,機即情之動處也,故得機由於得情,得情由於得數。 問:事有定數,佔之何益? 曰:禍福在天,吉凶由人,《易》曰:貞吉,言正則吉,不正則不吉也。《易》曰:無咎,言如此則無咎,不如比則有咎也。除死生富貴,自有天定外,一切進退取捨,介乎休咎之間者仍在人,而不可專諉於天,故易言其象,亦視乎佔之者何如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