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电影歌曲不仅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更唤起对往事的追忆,那种滋味是苦是甜并不重要,但却是一种别样的情怀。让我们共同回味半个世纪以来,曾经打动过我们的那些经典外国电影歌曲吧(以国别排序)。
日本篇
1、《草帽歌》选自电影《人证》
欧洲篇
10、《啊,朋友再见》选自南斯拉夫电影《桥》
“反映战争题材的影片,风格却很轻松”──这是当时观众对《桥》的评价。《啊,朋友再见》则有点像咱们的《游击队歌》。殊不知,这首歌并不是南斯拉夫歌曲,其旋律来自一首意大利民歌,后经重新填词后才加入“南斯拉夫籍”。其实,不管它是哪国的旋律,表现的都是青年军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而战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11、《小小少年》选自前西德电影《英俊少年》
这是一部描写少年勇斗歹徒的喜剧片,情节充满戏剧性。无疑,该片的亮点在于少年海因策给我们留下的数首激昂悦耳的歌曲──《夏日里最后的玫瑰》、《两颗小星星》以及这首《小小少年》。这首歌曲在影片中是作为“无声源”插曲出现的,有突出主题,丰富人物色彩的作用。国内翻唱者有程琳、沈小岑等。
12、《啊,好汉佐罗》选自法国、意大利合拍电影《佐罗》
毋容置疑,义侠佐罗的形象根植于中国观众之心当归功于“阿兰.德隆版”的《佐罗》。当身穿黑色斗篷,骑着高头大马,手执利剑的佐罗在原野上出现时,这首弗拉门戈风格的乐曲就会随之响起,潇洒中透出威武、豪放中透出率性的人物性格随着歌曲的变奏而鲜活地跳跃于银幕之上。这首用现在的话来说很“酷”的歌曲,在八十年代成为众多男歌手“玩票”的首选,只可惜成功者乏善可陈。
13、《红莓花儿开》选自前苏联电影《幸福生活》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这十分熟悉的旋律,特别对中老年人的胃口,因为这是摄制于1950年的前苏联影片《幸福生活》的插曲,它描写了集体农庄里青年人的劳动、生活和爱情。
美国篇
14、《友谊地久天长》选自电影《魂断蓝桥》
还记得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伴随这支歌而跳起的“最后的华尔兹”吗?无论如何,正式舞会上最后一个舞曲放《友谊地久天长》这一“国际惯例”与本片有关。其实,这首歌原是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在苏格兰,人人都会唱它,特别是用在与朋友告别之时。著名歌手韦唯曾在八十年代初演绎过这首歌的美声版本。
15、《雪绒花》选自电影《音乐之声》
有谁不知道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呢!拍成电影,其中的著名唱段更是传遍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老百姓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