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年目睹北京交通之怪现状

 爱莉丝 2010-12-29

陶景洲的博客

位置:财新网 > 博客 > 睿学堂 > 陶景洲的博客 > 陶景洲:二十五年目睹北京交通之怪现状
2010年12月
24 14:50:26

二十五年目睹北京交通之怪现状

分类:陶景洲 阅读数:2047 评论数:19 推荐数:91

  北京这个世界的“首堵”之一,近日又出台了“摇号上牌”的治堵新规,从购车、用车、停车等方面作出了不少规定。而我以为这根本不能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
 
  我开始从事律师职业的1985年,所参与的项目之一就是帮助一家外企就北京交通信号综合治理提出方案。在过去的二十年在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坐在车里,每每想说说我对北京交通的看法。
 
  北京的道路不能说不宽,北京的车辆并非那么多。但偏偏车辆堵得出奇。北京交通的怪现状众多,这里仅举数例:
 
  一、“车水马龙”,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记》。车如流水看来古人亦明白。但我们的道路建设部门、公安交通部门却反其道而行之。若视车如水,大家都知道长江入海口要比河道宽出许多,而我们偏偏把二环、三环等的出口设计的很少、很窄。这是造成环路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公交车停环路。公交车本来起步较慢,停靠时间较长。而二环、三环等是为车辆快速通过而设计的。公交车可以经过环路,但停在环路上,这也可以说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创举。
 
  三、一个路口一个规矩。交通规则本来是人们可以在全国驾车行驶的通则,但在我们的首都,规则就千奇百怪。信号灯系统各异。有些路口有三个不同的灯来规范左行、直行、右行,有些路口只有一个灯来规制这三个方向。好在国人聪明,反映极快,尚可应对。
 
  四、地上划线不可思议。除非驾车人能象拉美的善舞者一样,否则他们在某些路口是无法开车的。
 
  五、行人永远不能过马路。如果一个行人要遵守纪律,他几乎很难步行穿过马路。因为太多的路口是红灯亮时可以右行。这也无形中鼓励人们不要遵守纪律。勇者自当先行。
 
  六、交通管制时间长。“清道回避”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由于反恐等的现实需要,更应当积极地贯彻执行。另外,我国首都乃世界各国首脑及政要的必由之路,更何况中国国力日增,来求见者日甚。不过,是否要提前十分钟甚至二十分钟就实施交通管制,我以为大可不必。提前一分钟足矣。可惜我们的卫戍区、武警、公安等一应人马,需要确保亿无一失,我们这些驾车族只好多耐心点了。
 
  七、路标几乎无用。道路交通标志本来应该规范、连续、清晰,大方向应当标明。但是,北京城区的所有标志都是为对北京很了解且几乎不需要方向标志的人设计的。比如,我从家出来想去颐和园、天坛、石家庄等到底怎么走,是无论如何不能边开车边从路标上看出来的。到底每天多少人因为路标不明确而在马路上白白多驾驶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那只有天知道了。
 
  另外,路标与各种商业广告、企业名称有些所用尺寸和颜色一样,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八、交通规则用途不大
 
    北京市政府今年十月份的统计说北京市有机动车477.5万辆,而东京大约是460万辆。我数十次去东京,没有一次遇上可以和咱们首都相比的堵塞。即使在稍有堵塞的情况下,驾车者还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国人驾车则对规则的遵守方面十分欠缺。中国特有的“剐蹭”现象是这种“见缝插车”的直接后果。
 
  九、中国的篱笆墙
 
    北京到处可见路中间的铁栏杆。有友人说这和猪圈几乎可以媲美。去年十一阅兵,临时拆除了长安街上的铁栏杆,使我感到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是如此宽阔和美丽。加上这丑陋的篱笆墙,除了增加与公安机关关系较好的相关工厂的生产以及为学雷锋的学生们提供不定期擦洗的场所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大的作用。如果有作用,那也是因为市政在地下过街通道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步行者们的艰辛。
 
  我总以为目前实施的限号出行以及明年要实施的摇号上牌都是汽车生产厂家这一利益集团的促销行为,也是为行政权寻租提供一个机会,而与治理北京的交通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