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自我诊断与治疗![]()
如果确诊为咽喉炎,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否则得不偿失。详见:咽喉炎的日常饮食禁忌。
慢性咽炎又称咽异感症、梅核气,是咽部粘膜、粘膜下淋巴组织弥漫性炎症,病人自觉咽喉部有堵塞感,或有痰粘着感,或感到球状异物在咽部上下活动,既不能咽下,也不能吐出和咯出,但不防碍进食,症状时轻时重,甚至时有时无,心情不佳时、安静独处时症状明显,心情愉快时、病情也随之转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症状较顽固,不易治愈。病症一般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中医分肺型、痰型、肝型。患者一般在30~40岁发病率较高,常见有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病、疑病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慢性咽炎病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由于自身整体抗病功能差,反复感冒。 2、患有鼻炎、鼻窦炎等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经常刺激咽部;或受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的影响。 3、长期烟酒过度,或受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过食辛辣酒酸刺激之品等都可引起本病。 4、情志所伤、忧虑过度、爱生闷气而致的肝郁气滞、久郁化火、肝气郁结。 5、过度劳倦、体力透支、高声多语或长期接触粉末风尘者。处于干湿不均、风尘交杂地域,患此症较为频繁。 6、中医认为正气虚,虚火上浮,阴虚火旺。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消灼肺金、熏燎咽喉而致。 7、全身因素造成体质下降,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引起体质下降。 咽喉炎临床症状 1、咽喉中经常有异物感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每因情志加重,但不妨碍饮食进入,始终自感毛绒绒之物或有粘痰,恶心、呕吐、反胃等。 2、伴有头晕、心烦易怒、胸肋胀满、胸闷憋气、心慌气短、气喘盗汗多梦。 3、声音嘶哑、粗糙、音调低微、以晨为重,甚者音发不出,咽喉红肿缠绕,表面颗粒突起,增生淋巴滤泡,大小不一。有时作痒,干咳灼热,口干不适,轻微疼痛。 4、口干舌燥,干咳唇红颚赤、目花耳鸣、心烦骨蒸、盗汗多梦。 5、日久可致副声带增粗、变厚、开始变狭、声音嘶哑、有息肉小结节增生,有导致癌变可能。 慢性咽炎诊断标准 : 1、嗓子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咽部干燥、灼热、咽痒、黏着感、异物感等; 2、嗓子黏痰多,因清晨咽部不适感较重,必须想法清嗓子,时而有“吭吭”作响,或者阵阵咳嗽; 3、咽反映敏感,有时刷牙、咳嗽、咳痰时容易恶心、作呕。 4、病史上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环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5、咽部不适,或痛、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病。 6、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黏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 如果咽喉有些不舒服,有异物感,痒,灼热,咽喉发干,有点微痛,并且经常这样;早上起来容易作呕,喉咙有痰,经常要清喉,有可能是患了慢性咽炎,有必要上医院确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