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仑奴”蹲坐俑鉴赏

 华夏董氏大全 2010-12-29
“昆仑奴”蹲坐俑鉴赏
作者:洛阳 王… 文章来源:国宝中国 时间:2009-12-23 15:08:55

  前言:中国具有五千年优秀的历史,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化瑰宝,而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中国的国粹——瓷器。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最终,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冢村北魏孝文帝之孙、清河王元怿次子、常山王元邵墓中出土陶俑一百余件,陶质青灰,头和身躯系分别模制插合而成,外表施粉彩,甲胄、服饰涂朱彩。有铠马武士、按剑武士、持盾武士、鼓吹骑士、文吏、侍从、伎乐、奴仆、胡人等形象,反映了鲜卑贵族豪华骄奢的生活。其中出土的一件陶“昆仑奴”蹲坐俑,造型真实,构思奇特,格外耐人寻味。(附图)此俑高9.5厘米,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异族少年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形象,令人看后回味无穷,浮想联翩(现藏洛阳博物馆)。

  陶俑作为随葬品,始出现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封建地主阶级认识到人作为一种劳动力价值的重要性,提出废除奴隶社会的人殉制,并大量地制作“像人”的陶、木、铜俑,以俑代替人殉。这件陶“昆仑奴”蹲坐俑即北魏皇室墓内的随葬品之一,它所反映的是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之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由于陶俑作蹲坐状,我们看到的只是它那裸露的满头卷发及长筒靴,但是感受到的却是怜悯它那悲痛的感觉,令人看后不禁会想:他是哪里人?多大年纪?怎么来到这里?他是在劳动之后瞌睡,还是在思念家中的父母而暗中哭泣?此陶俑显示了古代雕刻家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具有一种含蓄而神秘的情趣,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中国最早接受四夷朝贡始自秦代,故秦朝以后就有外族奴隶了。“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所以古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昆仑奴”是古代我国的异族奴隶,肤色黑,故一般认为是印度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非洲黑人。所谓昆仑是一个泛称,非专指某一地区或国家。“昆仑奴”作为外族奴隶被卖到中国,后作为封建社会的奴婢买卖,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肤色黑、卷发等,与中原汉族的黄肤、直发截然不同,所以时人称其为“昆仑奴”。这些人大多数被贩运至中土后,或精习乐舞,供人娱乐,或为奴仆,供主人役使。

  北魏是我国东北游牧民族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即位后,锐意汉化,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洛阳地区遂成为北朝政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其孙元邵曾任卫将军、河南尹等要职,卒葬于武泰元年(528年),其墓位于今洛阳市老城东北4公里的蟠龙冢村南邙山半坡。其墓中所出陪葬品中作为死者佣仆的“昆仑奴”,正是现实生活中大量“昆仑奴”充当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家奴的反映。昆仑奴与其墓同出其他汉族奴仆一起,表明汉化的鲜卑族北魏宗室显贵,以华夏正统自居,除奴役汉族外,还要奴役其他少数民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