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论坛关于制作KDVD的教程,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码率定的越小,文件体积就越小,而分辨率无论怎么调都不影响文件的大小.我想问下如果这样的话把分辨率调到DVD最高的720×480,是不是转出来的电视剧每集都能拥有DVD的分辨率呢?我记得论坛上不是说过文件体积越小,转出来的电影越不清楚吗?到底文件的清晰度是由三者哪个决定的呢?
[i=s] 本帖最后由 IsaacZ 于 2009-8-9 17:21 编辑
最近看了论坛关于制作KDVD的教程,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码率定的越小,文件体积就越小,而分辨率无论怎么调都不影响文件的大小.我想问下如果这样的话把分辨率调到DVD最高的720×480,是不是转出来的电视剧每集都能拥有DVD的分辨率呢?我记得论坛上不是说过文件体积越小,转出来的电影越不清楚吗?到底文件的清晰度是由三者哪个决定的呢? |
|
要有点数学运算意识哦!
看了上面的关系,你会发现,没有提到清晰度的内容,因为清晰度对两个元素有依赖性,需要讨论两种情况的。
首先明确一下“清晰度”的概念:
所谓“清晰”,是指画面十分细腻,没有马赛克。并不是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
简单说: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码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
但是,事实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
可以这么说: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同样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
先说说马赛克,根据百度百科:
QUOTE:
我们在视频转换时出现的马赛克是我们不想要的。它的出现是因为码率不够造成的色阶缺失。打个比方(只是比方),源视频相邻10个像素点每个点代表一种颜色,需要10Kbp/s码率,而你只分配了2Kbp/s给它,那么原来的10个颜色就只能留下2个,如果还保持10个像素点的分辨率,那么就会5个像素点共用一个颜色,出来的效果就是这5个像素点的屏幕区域就一种颜色填充,画面就变得粗糙了。打个比方(数值并不精确),我们给予一个视频 8000 kbp/s 的码率,这算是比较高的码率了,它能保证在720*576分辨率下画面上每个像素点都代表一个独立的色块而非从相邻色块渲染而来。在这种8000 kbp/s码率下,我们说只要分辨率小于720*576,画面就是清晰的,因为画面越小,越不需要借助渲染来增加色块。
反过来说,当分辨率限定为352*288(画面大小为720*576的四分之一),此时3000kbp/s码率就可以保证其每个像素点的独立性,那么只要码率高于3000kbp/s,就可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明白了吗?
按照你的说法,刻一部电视剧压缩碟如果片源都是很高分辨率的话,转换时的分辨率应该选多少呢?如果选720×576是不是会因为码率太低而出现马赛克呢?而要想不出现或少出现马赛克就得改成352×288的分辨率,这样画面整体又会很模糊,到底该选哪个呢?
如果源视频是高清画质,分辨率特别高,高出DVD规格许多,那么,因为DVD规格的最大分辨率就是720*576,不能设置更高,所以,目标分辨率最高只能保持到720*576。
前面说了,分辨率不决定清晰度,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要高于某个数值才能保持绝对清楚,因此,如果目标码率太低,出现马赛克的情况很正常。
降低分辨率当然可以解决马赛克的问题,但是会丢失大量细节,在大屏幕电视上播放会因为放大渲染而产生颗粒感。但在小电视上看区别不明显。
不出现或少出现马赛克、同时用较高分辨率保留更多画面细节,其直接结果是占用光盘空间巨大,一张光盘刻录不了多少内容。
这里面的矛盾想起来都令人头疼,别人无法帮你做这个决定,只能由你自己权衡利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还有就是有没有一种计算码率的方法呢?我想知道各种分辨率要求的最低码率是多少,也就是说如果要转成720×576或者其他分辨率的DVD文件,码率最低可以设置为多少才能保证不会出现马赛克呢?
QUOTE:
不会。画面形状是由宽高比决定的,不是分辨率决定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分辨率数值不决定画面的宽高比。
详参: [原创]像素比、分辨率、宽高比(画面比例)的概念区别及其在小日本转换软件当中的影响
QUOTE:
分辨率和码率没有直接换算关系,在清晰度一定的情况下,画面复杂程度决定码率。352*288分辨率的一幅山水画,要比一个720*576分辨率的纯白画面的码率要高得多。所以,你只能根据源文件来确定最终输出参数。
QUOTE:
电影刻碟一般是为了收藏,质量要尽可能高才对。建议去寻找高清版(高于720*576)的同名电影作为源文件,再用720*576/480来刻DVD碟。如果这个512×384是唯一现存版本,你只能考虑它最常在多大屏幕的电视上播放。小电视则用352*288,大电视则用720*576。
"所以,你只能根据源文件来确定最终输出参数" 怎么确定?具体数值无法计算啊,一般的体育比赛这样的画面,要求做成的DVD基本可以观看,用VBR2000k/s的速度编码行吗?还是要更高?
还有你说的那个352×576分辨率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分辨率不标准啊,因为根据公式 分辨率×象素比=宽高比,那么如果分辨率设置成352×576,那原来的每个象素都要被横向拉长才能填满4:3的屏幕,这样在电视上看就是变形的,只有瘦高的屏幕才能使画面不变形,是不是这样?
QUOTE:
既然你知道无法计算,我又怎么可以知道呢?“根据源文件”的意思是你看源文件画面复杂,就定高点,不复杂就定低点儿,但我不可能给出数值。你可以用现成的模板或是你自己说的 2000K 试试转那么一两分钟,画面还过得去就用它了,显模糊了再加点,多试两回就有了。如果你不在意输出体积,使用VBR(固定画质)是最好的选择,只设定最高码率和最低码率,中间的变数让程序去处理。参考:TMPGENC 4.0XPRESS转换MPEG2的最佳输出视频设置| VBR(恒定品质)和(平均码率)哪个更好?
QUOTE:
你没有看我在6楼推荐的帖子!QUOTE:
当目标分辨率高于源视频时,码率一定要跟得上。再次感谢版主的讲解,让人长了不少知识.
常见视频光盘采用算法、标准分辨率及标准帧率(VCD SVCD KVCD DVD KDVD H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