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分比和百分点的区别运用

 茶香飘万里 2010-12-30
    近些年来,财经新闻充斥我们生活,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专业词汇,这里就举一例:百分比与百分点。
    在表述两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时,有时用增减百分比,有时用提高或下降几个百分点,它们在计算方法和意义上有何不同?
    增减百分比,是表述某一指标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相对程度,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其计算公式为:
    增(减)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  或 =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100%
    百分点则是百分比中相当于1%的单位,它是一个量词。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两个百分数比较时,如果是用“和”或“差”表示的,称为百分点。例如,工业总产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19%-16%)而不是说提高了3%。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8%-10%),而不是降低了2%。百分点应用比较广泛,在特定场合中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如作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储蓄利率的标准单位等。
 
百分点和基点的区别运用

  百分点(Percentage points,pp)是用以描述两个百分比数据之间的变化间距的一种单位。比方说,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1.6%,而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那么,可以说,“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较上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但不能说“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较上年回落了1.6%”。

  百分点的另一个表述是“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代表多大规模。比方,目前中国总人口为13亿,那么,在此基础上,中国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则代表着新增人口1300万人。

  基点即“基本点”(basis point,bp)是用以描述两个百分比数据之间的变化间距的另一种表达单位。比方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从3.60%降至2.52%,同时将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6.66%降至5.58%。也就是说,一年期存、贷利率均下调了108个基点,或者说,一年期存、贷利率各下调了1.08个百分点。但不能说“下调了1.08%”!

  2008年是中国股市世界股市极不平凡的一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CPI与PPI涨幅、GDP增长率等指标,成为了中国股民和国人最为关心的敏感数据,尤其是这些指标数值的频繁变化更是成为国内众多媒体聚焦的最热话题。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国内个别媒体却缺乏百分比数字表述的基本常识,甚至在个别权威媒体上也存在着一些数字表述的错误形式。笔者在此略作澄清,以正视听。

  (一)错误之一:股票交易印花税从3‰下降至1‰,降幅为2‰!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下降至1‰(即从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当时,有的新闻媒体居然解读为“降幅达2‰”,这显然是一个低级错误。正确的表达应该是:“降幅为2个千分点”,或者可以表述为“降幅达0.2个百分点”。

  (二)错误之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从2.52%下调至2.25%,调低了0.27%!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这一条消息被有的媒体错误地表述为:“调低了0.27%”。

  正确的表述有两种:一是可以表述为“调低了0.27个百分点”,二是可以表述为“调低了27个基点”。

  (三)错误之三:2008年前11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6.3%!

  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2008年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

  这一消息被有的媒体错误地表述为“2008年前11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6.3%”。

  正确的表述应为:“2008年前11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为6.3%”!或者可以表述为:“2008年前11个月的CPI为106.3%”!因为“价格指数-100%=价格涨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