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词谱》卷一下-中华诗词网

 邹超亚 2010-12-30
    《钦定词谱》卷一下
     
     
    梧叶儿  《太平乐府》注:商调。《唐书·礼乐志》:商调,乃夷则之商声也。

     

      梧叶儿 单调二十六字,七句四平韵、一叶韵               吴西逸

     

    韶华过春色休红瘦绿阴稠花凝恨柳带愁泛兰舟明日寻芳载酒
    ○○● ○●○ ⊙●●○○ ○○● ⊙●○ ●○○ ○●○○●●

     

      此在元人为小令,其实则曲也。但其词未至俚鄙,故并采入以备体。其可平可仄,参后张可久《鸳鸯浦》一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七句五平韵                   张可久

     

    鸳鸯浦鹦鹉洲竹叶小渔舟烟中树山外楼水边鸥扇面儿潇湘暮秋
    ○○●  ○●○ ●●●○○ ○○● ○●○ ●○○ ●●○ ○○●○

     

      此与吴词同,惟结句多一衬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                  张可久

     

    花垂露柳散烟苏小酒楼前舞队飞琼佩游人碾玉鞭诗句缕金笺懒上苏堤画船
    ○○● ●●○ ○●●○○ ◎◎○○● ○○●●○ ⊙●●○○ ●●○○●○

     

      此亦与吴词同,惟第四、五、六句多二衬字,可平可仄,参张雨词。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韵                  张 雨

     

    移家去市隐间幽事颇相关刘商观碁罢韩康卖药还点检绿云鬟数不尽龟溪好山
    ○○● ●●○ ○●●○○ ○○○○● ○○●●○ ●●●○○ ●●● ○○●○

     

      此与张可久《花垂露》词同,惟结句多一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七字,七句四平韵、一叶韵              张可久

     

    乘兴诗人新烹学士茶风味属谁家瓦甃悬冰箸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秋厌拥
    ○●○○● ○○●●○ ○●●○○ ●●○○● ○○●●○ ●●●○○ ○●●
    蓝关去马

    ○○●●

     

      此与张雨《移家去》词同,惟第一、二句各多二衬字,结句用仄韵异。

     

     

     

    渔歌子 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铒,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至双调体,昉自《花间集》顾夐、孙光宪,有魏承班、李珣诸词可校。若苏轼单调词,则又从双调词脱化耳。和凝词更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

     

      渔歌子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 ⊙◎● ●○○ ⊙⊙◎◎●⊙○

     

      按,张志和所撰《渔歌子》词五首,体调如一,可以参校。其一首起句“钓台渔父褐为裘”,钓字仄声;第二句“两两三三舴艋舟”,上两字仄声。又一首第三句“钓车子”,钓字仄声,车子平声。谱内据之。其余可平可仄,参后“松江蟹舍”一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蓴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 ○●● ●○○ ●●○○●●○

     

      此词第一、二句及第五句平仄与前词异。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南唐李 煜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 ○●○○●●○ ●○● ●○○ ●●○○●●○

     

      此词起句不用韵。

     

      又一体 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仄韵                  苏 轼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 ○○● ○●●○○● ●○○●●○○ ●●●○○●

     

      此与顾夐、孙光宪两段词中一段略同,惟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作七字一句耳。因其单调,故列于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顾 夐

     

    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
    ●○○ ○◎● ◎○⊙●○⊙● ◎⊙⊙ ◎⊙● ◎●⊙○◎●   ●⊙○ ○●●
    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 ◎⊙⊙ ⊙◎● ⊙●⊙○◎●

     

      按,李珣词四首,其一首,前段第三句“春风淡荡看不足”,间作拗句。又一首,前段第二句“潇湘夜”,湘字平声;第五句“明月下”,明字平声,月字仄声;后段结句“名利不将心挂”,不字仄声。又一首,前段结句“渔艇棹歌相续”,渔字平声,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后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韵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水寥寥万顷金波重叠  杜若洲香郁烈
    ●○○ ○●● ●○●●○○● ○●● ●○○ ●●○○○●   ●●○ ○●●
    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 ○●● ●○○ ●●○○○●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不用韵。《花间集》孙词皆然。

     

     

     

    忆江南  宋王灼《碧鸡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皆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按,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此词乃李德裕为谢秋娘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名《梦江南》。又名《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宋自逊词,名《壶山好》。丘第春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

     

      忆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 ◎●⊙○○●● ⊙○○●●○○ ○●●○○

     

      按,温庭筠词:“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正与此同,平仄参之。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过薄翅腻
    ○○● ○●●○○ ○●○○○●● ○○○●●○○ ○●●○○   ○●● ●●●
    烟光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 ○●○○○●● ●○○●●○○ ○●●○○

     

      此即单调词加一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按,《啸余谱》录李煜作,本单调词两首,故前后段各韵。且双调始自宋人,从无用两韵者,即《海山记》伪托隋词八阕,亦前后一韵,不可不辨。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冯延巳

     

    去岁迎春楼上月仄韵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平韵粉销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
    ●●○○○●●  ●●○○ ●○○● ●○○●●○○  ●○○●●○○   ○○○
    月长依旧换仄韵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飏花阴换平韵空余枕泪独伤心

    ●○○●   ●●○○ ●●○○● ○○○●●○○   ○○●●●○○

     

      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平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

     

     

     

    潇湘神  调始自唐刘禹锡咏湘妃词。所谓赋题本意也。

     

      潇湘神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 ●○◎●●○○ ●●●○○●● ○○○●●○○

     

      此词首三字例用叠句。如刘词别首之“湘水流,湘水流”是也。其第三句“九疑云物至今秋”,云字平声。

     

     

     

    章台柳  唐韩翃制,以首句为调名。

     

      章台柳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韩 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 ○○● ●●○○⊙◎● ●●○○●●○ ●⊙○◎⊙○●

     

      起二句亦可不用叠句,观柳氏作可见。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                  唐妓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可折
    ○●○ ○○● ●●○○●○● ●●○○●●○ ●●○○●○●

     

      此词起句不用韵

     

     

     

    解 红  按,《宋史·乐志》:小儿舞队有解红。其曲失传。陈旸《乐书》,载和凝作,乃唐词也,若鸣鹤余音。有《解红儿慢》,系元人所制,与此不同。

     

      解 红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和 凝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 ●○○ ●○●●○●○ ●●○○●○● ●○●●●○○

     

      此与《赤枣子》、《捣练子》、《桂殿秋》诸词字句悉同,所辨在每句平仄之间,皆昔人音律所寓,填者宜悉遵之。

     

     

     

    赤枣子  唐教坊曲名。

     

      赤枣子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欧阳炯

     

    夜悄悄烛荧荧金炉香尽酒初醒春睡起来回雪面含羞不语倚云屏
    ◎●● ●○○ ⊙○○●●○○ ⊙●●○○●● ⊙○◎●●○○

     

      此调见《尊前集》。按,欧词别首,第一句“莲脸薄”,莲字平声;第三句“等闲无事莫思量”,等字仄声;第四句“每一见时明月夜”,每字仄声;第五句“损人情愿断人肠”,损字仄声,情字平声。余无别词可校,填者亦从之。

     

     

     

    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自欧阳炯词,冯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冯延巳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欧阳修本此减字,王之道、黄机、赵长卿,俱本此添字也。

     

      南乡子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画舸停桡平韵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仄韵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 ◎●⊙○○◎●  ○● ◎●⊙○⊙●●

     

      此词单遍,平仄两韵,与宋人两段全押平韵者异。其可平可仄,即参谱内诸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路入南中平韵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仄韵收红豆叶底纤纤抬素手
    ●●○○  ○○●●●○○ ●●○○○●●  ○○● ●●○○○●●

     

      此与“画舸停桡”词同,惟第四句添一字,欧词六首与此悉同。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冯延巳

     

    细雨湿秋风平韵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仄韵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  ○●○○●●○ ○●●○○●●  ○● ●●○○○●●

     

      此与欧阳炯“画舸停桡”词同,惟起句添一字。按,《阳春集》冯词二首悉同。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平韵、三仄韵               李 珣

     

    烟漠漠雨凄凄平韵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仄韵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  ●○○●●○○ ◎◎○⊙○◎●  ⊙⊙● ⊙●●○⊙●●

     

      此亦与欧阳炯“路入南中”词同,惟起作三字两句异。唐人知音律,类能添字,此即宋词衬字所自出也。
      按,《花间集》李词十首,其第一句,或作“拢云髻”;其第四句,或作“迴塘深处遥相见”,或作“带香游女偎伴笑”,或作“春酒香熟鲈鱼美”,或作“绿鬟红脸谁家女”;其第五句,或作“争窈窕”,或作“送春浦”;结句,或作“缓唱棹歌极浦去”。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欧阳修

     

    翠密红繁水国凉生未是寒雨打荷花珠不定轻翻冷泼鸳鸯锦翅斑  尽日凭栏弄蕊
    ●●○○ ●●○○●●○ ●●○○○●● ○○ ●●○○●●○   ●●○○ ●●
    拈花仔细看偷得褭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粉艳间

    ○○●●○ ○●●○○●● ○○ ○●○○●●○

     

      此即欧阳炯“画舸停桡”词体,再加一叠,惟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按,欧集三词悉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回首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
    ●●●○○ ○●○○●●○ ○●●○○●● ○○ ○●○○●●○   ○●●○○
    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 ●●●○○●● ○○ ●●○○●●○

     

      此即“细雨湿秋风”词体,再加一叠,只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宋元人俱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王之道

     

    天际彩虹垂风起痴云快一吹原隰畇畇春水更弥弥布谷声从野鸟知  初霁卷帘时
    ○●●○○ ○●○○●●○ ○●○○ ○●●○○ ●●○○●●○   ○●●○○
    巷陌泥融燕子飞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 ○●●○○ ●●○○●●○

     

      此即“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黄 机

     

    帘幕閟深沉灯暗香销夜正深花落画屏檐鸣细雨岑岑滴破相思万里心  晓色未平
    ○●●○○ ○●○○●●○ ○●●○ ○○●● ○○ ●●○○●●○   ●●●○
    翠被寒生不自禁待得梦成翻多恶况堪颦飞雁新来也误人

     ●●○○●●○ ●●●○ ○○●● ○○ ○●○○●●○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赵长卿

     

    楚楚窄衣裳腰身占却多少风光共说春来春去事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韵  闲立近
    ●●●○○ ○○●● ○●○○ ●●○○○●● ○○ ●●○○●●○   ○●●
    红芳游蜂戏蝶误采真香何事不归巫峡去思量故到人间恼客肠

    ○○ ○○●● ●●○○ ○●●○○●● ○○ ●●○○●●○

     

      此亦“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四字两句异。

     

     

     

    捣练子  《太和正音谱》注:双调。一名《捣练子令》。因冯延巳词,起结有深院静数声和月到帘栊句,更名深院月

     

      捣练子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 ◎●○○◎●○ ⊙●◎○○●● ●○⊙●●○○

     

      按,《梅苑》无名氏词八首,其一首起句“捣练子”,捣字仄声;第三句“枝上商量细细生”,枝字平声;第四句“不是根株贪结子”,不字仄声,根字平声。又一首,第三句“蕙魄兰魂人再阳”,人字平声;第五句“更须插向鬓云旁”,插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李 石

     

    心自小玉钗头月娥飞下白苹洲水中仙月下游  江汉佩洞庭舟香名薄幸寄青楼
    ○●● ●○○ ◎○⊙●●○○ ●○○ ◎●○   ○◎● ●○○ ⊙○●●●○○
    问何如打拍浮

    ●○⊙ ◎◎○

     

      按,《全芳备祖》李词二首,其平仄悉同,惟《天机余锦》无名氏词,前段第三句“凉吹水曲散余酲”,凉字平声,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翠荷闹雨做秋声”,翠字仄声;前结“小藤床,随意横”,随字平声;后结“恁时节,不堪听”,节字仄声,堪字平声。又《梅苑》无名氏词,后段起二句“孤标韵,暗香奇”,标字平声;结句“借阳和,天付伊”,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参之。

     

    春晓曲  朱敦儒词,有西楼月落鸡声急急句,又名《西楼月》。

     

      春晓曲 单调二十七字,四句三仄韵                  朱敦儒

     

    西楼月落鸡声急夜浸疏香淅沥玉人酒渴嚼春冰晓色入帘横宝瑟
    ○○●●○○● ●●○○●● ●○◎●●○○ ●●●○○●●

     

      此词见《花草粹编》,第二句本六字,乃旧谱于香字下增一寒字,作七言四句,名《阿那曲》。自明杨慎以唐诗绝句伪托为词,今正之。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                  张元幹

     

    瑶轩倚栏春风度柳垂烟花带露半闲鸳被怯余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 ●○○ ○●● ●○○●●○○ ●●○○○●●

     

      此与朱词同,惟第二句作三字两句异。

     

     

     

    桂殿秋  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取为调名。

     

      桂殿秋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秋色里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 ●⊙○ ⊙⊙○◎◎⊙○ ○○●●○○● ●●○○●●○

     

      按,李德裕词二首,其一首第二句“玉练颜”,练字仄声。其一首第三句“桂殿夜凉吹玉笙”,桂字、殿字俱仄声,凉字、吹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寿阳曲  《太平乐府》注:双调。一名《落梅风》。

     

      寿阳曲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一平韵、三叶韵               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 ⊙●○ ●○○ ●○○● ○○●○○●● ◎⊙⊙ ●○○●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韵互叶者,其可平可仄悉参谱内二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仄韵                  张可久

     

    弹初罢酒暂歇诗人满山红叶问山中许由何处也剩猿啼冷泉秋月
    ○○● ●●● ●○○ ●○○● ●○○ ●○○●● ●○○ ●○○●

     

      此词全用仄韵,其第四句八字,较“东风景”词添一衬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二字,五句一平韵、三叶韵               张可久

     

    载酒人何处倚阑花又开忆秦娥远山眉黛锦云香鉴湖宽似海还不了五年诗债
    ●●○○● ●○○●○ ●○○ ●○○● ●○○ ●○○●● ○●● ●○○●

     

      此与“弹初罢”词同,惟第一、二句各添二衬字。

     

     

     

    阳关曲  本名《渭城曲》。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 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阳关曲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 ○●○○○●○

     

      宋苏轼词三首,其第二句,一首云“银汉无声转玉盘”,一首云“才到龙山马足轻”,则此词客字可平也。至第三句,仄平仄仄仄平仄,苏词三首皆然。若平仄一误,即非此调。 按,此亦七言绝句,唐人为送行之歌,三叠,非歌法也。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 查元《阳春白雪集》,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云: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与苏轼论吻合,并附录之。

     

     

     

    欸乃曲  唐元结诗自序:大历初,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曲》,令舟子唱之,以取适于道路云。 宋程大昌《演繁露》云:元次山《欸乃曲》五章,全是绝句,如《竹枝》之类。其谓欸乃者,殆舟人于歌声之外,别出一声,以互相其歌也。《柳枝》、《竹枝》,尚有存者,其语度与绝句无异,但于句末,随加竹枝柳枝等语,遂即其语以名其歌。《欸乃》,亦其例也。 黄公绍《韵会》云:,叹声也,读若哀,乌来切。又应声也,读若霭,上声,倚亥切。又去声,於代切。无袄音。,难辞,又继事之辞。无霭音。今二字连读之,为棹船相应声。 按,《广韵》十五海:,于改切,相然应也。,奴亥切,语辞也。欸乃之声,或如唐人唱歌和声,所谓号头者。盖逆流而上,棹船劝力之声也。黄山谷题跋、洪驹父诗话,皆音作袄蔼者,误。

     

      欸乃曲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元 结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
    ○●○○○●○ ○○○●●○○ ○○●●●○● ●●○○○●○

     

      按,《欸乃曲》五首,平仄不拘,本唐七言绝句,如《竹枝》、《柳枝》之类。今江南棹船有棹歌,每歌一句,则群和一声,犹见遗意。其欸乃二字,乃人声。或注作船声者,非。

     

     

     

    采莲子  唐教坊曲名。

     

      采莲子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里陂举棹韵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韵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句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韵
    ●●○○●●○   ●○○●●○○   ●○●●○○●   ●●○○●●○

     

      此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乃歌时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耳。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浪淘声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 ○●○○●●○ ●●○○○●● ○○●●●○○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杨柳枝  唐教坊曲名。按,白居易诗注:《杨柳枝》,洛下新声,其诗云听取新翻杨柳枝是也。薛能诗序:令部伎作杨柳枝健舞,复度新声。其诗云试踏吹声作唱声是也。盖乐府横吹曲,有《折杨柳》名。此则借旧曲名,另创新声。后遂入教坊耳。此本唐人七言绝句,与顾夐词四十字体、朱敦儒词四十四字体,添声者不同。

     

      杨柳枝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温庭筠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 ●○○●●○○ ●○●●○○● ●●○○●●○

     

      按,刘白倡和以后,为此词者甚多,皆赋柳枝本意。原属绝句,因《花间集》载此,故采以备调。

     

     

     

    八拍蛮  唐教坊曲名。按,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

     

      八拍蛮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孙光宪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 ◎○○●●○○ ◎●⊙○○●● ○○⊙●●○○

     

      此词起句用韵,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两平韵                  阎 选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带雪梅残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 ○○○●●○○ ○●●○○●● ○○●●●○○

     

      此词起句不用韵。按,《花间集》孙光宪词一首、阎选词两首俱拗体七言绝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
      以上六调皆唐人七言绝句,当时音律必有所属,今歌法不传矣。聊为类列,至《清平调》三首、《水调》、《梁州》、《伊州》诸词,此宋人大曲之源。另辑一卷,附于卷末。

     

     

     

    字字双  见《才鬼记》。因每句有叠字,故名《字字双》。

     

      字字双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四平韵                  王丽贞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 ●●○○○●○ ○○○●○●○ ●○●●○●○

     

      此调无他词可校。

     

     

     

    十样花 宋李弥逊词十首,分咏十样花,故名。

     

      十样花 单调二十八字,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 ◎●⊙○○● ●●⊙○◎ ○⊙● ●○● ●○○●●

     

      此词以“陌上风光浓处”为起句,李词十首皆然,谱中止采其二。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六句五仄韵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红药一番经雨把酒绕芳丛花解语劝春住莫教容易去
    ●●○○○● ○●●○○● ●●●○○ ○●● ●○● ●○○●●

     

      此词第四句多押一韵。

     

     

     

    天净沙  《太平乐府》注:越调。无名氏词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又名《塞上秋》。

     

      天净沙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               乔 吉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那时真个相逢
    ○⊙⊙●○○ ●○○●○○ ●●○○●○ ⊙○⊙● ●○○●○○

     

      此亦元人小令。第四句叶一仄韵。《老学丛谭》有无名氏词二首,正与此同。谱内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凄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