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 一、填空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 知识体系 。科学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两个功能是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 2、技术既有 自然 属性,又有 社会 属性。 3、按照过程不同通常将科学研究分为 基础 研究、 开发 研究和 应用 研究。对应现代科学三大学科门类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二、是非题 1、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Y 2、科学可以产生技术,技术不能产生科学。N 3、任何技术的实现都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来完成。Y 4、科学虽然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却不属于上层建筑。Y 三、选择题 1、最早给技术下定义的是 A狄德罗B巴克C培根D伽利略 2、下列不是科学与技术的区分点 A构成要素不同B任务不同C劳动强度不同D成果表现形式不同 3、自然科学不具有 A抽象性B阶级性C探索性D解释性 4、关于科学技术,下述( )理解是正确的 A科学就是发现、发明和创造B科学技术是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C科学技术是不了分离的一个概念D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5、( )最早从国外引进并使用“科学”一词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6、观察和分析的方法是属于 A特殊科学法 B一般科学法 C经验性科学方法 D理论性科学方法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两者关系如何? 2、自然科学有哪些属性和特征? 3、简述科学体系的结构和分类。 4、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形成 一、填空题 1、代表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2、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产生了融科学和哲学于一体的自然哲学。 3、对古希腊和后来文艺复兴起中介作用以及对东方科学技术文化起交流作用的地区是阿拉伯。 4、人类对火的利用导致了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发明。 @5、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和罗马时期的盖伦建立了医学体系,因而被称为西医的奠基人。 6、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历法和天文仪器的制作等方面。 二、是非题 1、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是希腊、罗马、中国和印度。N 2、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受到封建贵族严格控制和禁锢,而使科学技术发展缓慢。N 3、弓箭的发明使人类由畜牧时代进入狩猎时代。N 4、古埃及太阳历的产生与尼罗河水的泛滥有关系。Y 5、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中心火”宇宙模型是最早的“日心说”。N 6、现在科学是古希腊科学发展起来的。Y 三、选择题 1、下列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中国人最早记录了彗星的运行 B巴比伦人吧一年分为12个月 C埃及人把一年确定为365天 D阿拉伯人创造了数字符号0 2、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 ) A《周髀算经》B《数学九章》C《九章算术》D《算法启蒙》 3、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 A《吕氏春秋》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4、在古代中国除了医学、农学、数学外,还有( )在世界见长。 A化学 B物理 C天文 D地学 5、古罗马时期托勒密写出了( ) A《几何原本》 B《论浮力》 C《论杠杆》 D《天文学大成》 6、古希腊以( )为代表的学派提出了万物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组成的学说。 A亚里士多德 B赫拉克利特 C 毕达哥拉斯 D柏拉图 7、古希腊提出原子论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德谟克利特 C欧几里得 D柏拉图 8、记录了1054年超新星爆发现象的国家是( 0 A希腊 B罗马 C巴比伦 D中国 9、古埃及( )的产生与尼罗河有关。 A冶金技术 B几何学 C建筑技术 D医学 四、问答题 1、简述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成就。 2、试论述古希腊科技产生的背景。 3、简述中国古代的科学体系。 4、试分析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一、填空题 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思想,把自然科学从宗教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内燃机技术和电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3、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归纳法、笛卡尔推崇演绎法,伽利略提出数学和实验相结合法。 4、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提出科学的元素概念,使化学从炼金术的影响下解放出来,确立为一门科学。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氧化理论。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工业紧密结合,德国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创办了吉森实验室。美国第一个工业试验室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 二、是非题 1、科学家揭示了光、磁、电现象本质的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革命上第二次理论大综合N 2、17世纪英、法科学家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海王星进行运算,推导出天王星的存在。N 3、科学成为技术和生产的前导是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特点。Y 4、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进程。Y 三、选择题 1、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是( ) A开普勒 B牛顿 C第谷 D伽利略 2、近代自然科学革命首先在( )领域取得突破。 A数学 B物理学 C化学 D天文学 3、17世纪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的科学家是( )) A开普勒 B牛顿 C第谷 D伽利略 4、18世纪关于岩石形成提出“火成论”的是( ) A维尔纳 B赫顿 C居维叶 D赖尔 5、近代自然科学从( )开始: A第一次技术革命 B物理学革命 C天文学革命 D罗马吞并希腊 6、17世纪牛顿提倡的是( )的方法,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A实验与数学结合B归纳与演绎结合C演绎与理性结合D实验与归纳结合 7、曾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的是( ) A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B进化论、有机合成和能量守恒定律 C细胞学说、有机合成和能量守恒定律 D原子分子论、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四、问答题 1、为什么把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作为科学革命的标志? 2、列表写出近代自然科学中各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分析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背景。 4、简述近代科学方法及其代表人物。 5、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和两次技术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 物理学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填空题 1、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的“两朵乌云”是指紫外灾难和以太漂移两个问题,引发的物理学革命最终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 2、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波粒二象性应用到物质粒子中,提出了物质波假说,后来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 3、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两个相对论原理分别为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同时推论得出运动中尺子会缩短、运动中的时钟会走慢,以及光速是极限速度等一系列令人惊异的结论。 4、被称为打开原子大门的三大发现是指X射线、放射性物质和电子的发现。 5、光和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E、动量P与频率ν和波长λ的关系分别是: E= h ν 和P= h/λ . 二、是非题 1、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统称量子力学。Y 2、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启发下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Y 3、激光的问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建立都是以量子力学理论为前提。Y 4、在相对论中,光速c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极限速度。Y 5、通过广义相对论证实了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偏转。N 三、选择题 1、19世纪末三大发现是( ) A 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B X射线、放射性和原子核 C放射性、电子和质子D放射性、原子核和电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革命带动了其他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A数学 B物理学 C化学 D天文学 3、爱因斯坦提出( )而获得1921年物理学诺贝尔奖。 A狭义相对论 B广义相对论 C光电效应 D质能公式 4、下列不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的是( )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引力场中时空弯曲 C同时性的相对性 D运动中的尺子缩短 5、关于搜寻“以太” 证据的实验研究,最终催生了( ) A量子论 B量子力学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6、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是( ) A原子论和分子论 B热力学和天文学 C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 D相对论和量子论 7、德布罗意提出( )具有波粒二象性。 A光 B 电子 C原子 D物质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量子”和“波粒二象性“? 2、狭义相对论得出哪些重要结论和推论? 3、什么是物理学革命?物理学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4、哪些科学实践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有关结论的正确性? 5、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第五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 一、填空题 1、在四种基本作用力中,作用范围最大,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相互作用最强。 2、传递电磁作用的传播子是光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胶子,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中间玻色子。 3、在粒子物理学中通常把低于 4、1913年玻尔将原子有核模型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轨道模型。 5、α射线实际上是一种α粒子流,而α粒子就是氦核。 6、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了规范统一场理论,目前弱电场理论已取得成功。强弱电三者的统一称大统一理论,四种力的统一理论称超大统一理论。 二、是非题 1、对原子光谱不连续的现象作出解释的是卢瑟福的有核行星系模型。N 2、“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是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N 3、按质量大小可将基本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N 4、夸克和轻子是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基本物质结构单元。Y 5、电子不仅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Y 6、自然界存在万有引力、重力、强力和弱力四种相互作用。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