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晕痣

  键观苍海 2010-12-30

晕痣

  
  

晕痣主要是指色素痣周围出现晕环状色素脱失现象。晕痣( halo nevi )最早是 1874 年由 Hebra 和 kaposi 首先演讲。局部患者在出现晕痣现象不久,色素痣即自动消失。晕痣有许多别名,如 Sutton 痣、痣周白斑( perinevoid leukoderma )国内有些教科书将其与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leukoderma acquisitum centrifugum) 等同。事实上,国外学者认为它只是离心性后天性白斑的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因为广义来说,“离心性后天性白斑”是指在耐久性色素沉着性皮损的周围呈现的后天性色素脱失的一类现象,并非特指晕痣。
  皮肤病学的教材上将晕痣和白癜风分列为两种不同的疾病。目前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它是白癜风的一种特殊表现,因为它们有许多共性,如两者均为色素脱失斑,病理上都存在黑素细胞破坏,均和免疫异常有关等。临床上。晕痣和白癜风常有伴发,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晕痣应列为白癜风的特殊表示之一。各种人种均有病理报告,晕痣患者中男女的发病率差不多。发病年龄也不定,最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发病高峰为 10~20 岁之间。Frank 等统计后认为 85%~90% 晕痣病例均为 30 岁之前发病。晕痣中央的痣通常是一个典型的后天性痣细胞痣。白色晕轮与色素痣可以变平,最后消失,其消失时间在5个月—8年之间,随后一些白晕也渐渐消退,但更为常见的是晕痣一旦形成就持久存在,其白斑持续很久或继续扩大。
  大多数患者晕痣的中央痣为自幼或原先存在的痣,以后突然发现痣周围的白斑。色素痣 受到抓伤、冷冻等创伤手,可能会转为晕痣。
  以色痣为中心的晕痣和痣周围白癜风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白癜风偶然涉及到痣周围,或是靠近痣的皮肤,它的发生、发展与痣的存在无关。应用脱色剂有时会造成晕痣样皮损。
  晕痣的病理学特征是痣周围及真皮内浓密而拥挤的单一核细胞浸润,有的患者单一核细胞与痣细胞混杂,两者很难分清,而被称为炎性晕痣。从病理学看,倾向认为晕痣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
  晕痣大部分是以色痣为中心,亦有是毛痣、蓝痣、先天性巨大型痣、乳头状痣,更少见的是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老年疣、扁平疣、肉样瘤、扁平苔癣、瘢痕、瘢痕疙瘩、银屑病等,或为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故晕痣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应排除其可能伴发恶性黑色素瘤。
  晕痣的发展可分为3 个阶段: ①出现晕环状色素脱失斑。 ②中心的痣消退。 ③晕环状色素脱失斑的消失。通常先是围绕色素痣周围出现圆形或卵圆形 0.5~2cm 宽度的环状白斑。这个过程需要数天数周不等,典型的晕痣包括一个色素痣和以该色素痣为中心的圆形或椭圆形白斑。患者局部无任何自觉症状,皮肤外表无鳞屑、结痂等改变。皮损多数单发,约 25%~60% 患者还可以出现多发性晕痣,但一般小于 10 个。从外观上来看,脱色素区与正常皮肤色素区界限清楚。另外脱失斑的宽度和痣的大小无必然关系。早期晕痣的环状色素脱失斑中还可以出现一过性红斑,这可能是由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或炎症细胞浸润所致。晕痣的中央通常是一个色素痣,痣的外观最初也是没有特殊改变的色素痣,周围白斑中的毛发可以变灰或变白。据统计,约 3%~5% 患者在晕痣发生后数月或数年,中央的色素痣会消失。痣消之前,色素痣的颜色会变浅,呈棕色。棕红、红或紫罗兰红色。痣消失时,患者也没有任何感觉。临床上有些患者身上可以见到类似晕痣大小的白斑,但看不到中央的色素痣,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尚未观察到晕痣,色素痣就已经消退了。只有极少数晕痣的白斑在色素痣消失后会发生复色。大多数晕痣一旦形成就持久存在。晕痣和白癜风可以同时存在,据统计,晕痣伴有白癜风的发生率为 1%~48% 白癜风伴有晕痣的发生率为 0.5~50% 从以上数据可知,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差较多,这主要和各人观察的样本数有关,一般观察病例数越多,所得百分比越低。曾有人对 1410 个白癜风患者作调查,只有 5.9% 患者发生晕痣,但还是比对照组正常人群高出 5 倍多。
  晕痣一般不需要治疗。晕痣的中央痣若以冷冻、激光或手术除掉,则有白晕扩大及继发白癜风的倾向。晕痣伴发白癜风时间,应按白癜风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