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栽培的光照调节技术
设施地蔬菜生产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互相协调的生产,加强环境条件的综合调控是保证作物生长发育、充分发挥设施条件的必要手段。物理的环境控制包括地面控制和地下控制,具体指温度、光照、湿度的控制。本文就光照调节进行论述。 一、选用合适的栽培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并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 在栽培中应选用耐低温、抗病虫、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品种。瓜类嫁接育苗,以使作物适应环境,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鉴于冬大棚中光照分布不均匀,应把喜光的蔬菜安排在南侧的强光区,耐荫的蔬菜种在后坡下的弱光区,畦向以南北向为宜。 二、在保持原有的温光性能优化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保温、覆盖及墙体材料,并根据所处的地理纬度,采用合理的方位、朝向,确保保护地内的温光条件 1、进一步改进保护地设施的优化结构,提高采光保温性能。 三、通过操作管理控制光质 1、遮光。
当棚温超过蔬菜生长适温范围,而放风仍不能降温时,为了防止强光、高温对菜叶灼焦及高温障碍,改善室内作业环境,可采用遮光技术。可在棚内作物上采用遮光帘,兼作冬季保温帘。 遮阳网和防虫网是较新型的覆盖材料,两者在设施蔬菜栽培上正发挥其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有测定结果表明,遮阳网有很强的遮光能力,遮阳网大棚内的光强是露地的43.8 %,防虫网的遮光率是24.7 %。而黑色遮阳网通过遮光而降温,在达到有限降温的同时,使棚内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光合作用所需的阳光而对蔬菜无益。可以适当调整遮阳材料来调整遮光率,或建议采用银色遮阳网。如在夏季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番茄,可降低光照强度和温度,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 2、光质控制。 采用能控制光质的覆盖物如彩色薄膜,调节光的波长区域的光比例来控制作物生长。对作物进行特别的光照,刺激作物的内部组织,以加快作物的生长速度,调节、控制环境,避免杂草和病虫害发生,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如PC板,有很好的透光性,但PC板不能透过波长在32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对具有花苷色素的作物如茄子、草莓、黄瓜等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而PMMA板能透过紫外线,并且能挡波长3000纳米以上的远红外线,使温室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3、补光。 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冬季或早春),可采用电灯补光,一般采用钠灯、卤化金属灯、荧光灯、白炽灯等,但较多的用于植物工厂化的研究。另外,因冬季日照时间短,草莓往往生长缓慢,叶柄缩短,人为补光可给草莓生长发育创造长日照条件,对现蕾、开花有明显促进作用。 为保证棚室内的光照条件,除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正确掌握草苫的揭盖时间。生产上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时,应做到早揭晚盖,尽量延长作物的光照时间。原则上以揭开草苫后室内温度短时间下降1℃左右,随后温度开始回升比较适时。如遇雨雪天气,尽可能在中午时分揭开苫见光,只要棚温不下降,可尽量延长见光时间。在大风天气,或揭开下部草苫并固定好,使温室下部见光。在连阴天后骤晴,则要采取“回苫”措施,让植株逐步适应强光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