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诸城-人杰地灵

 andy_911 2010-12-30
诸城-人杰地灵。
 
       诸城还是全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因此,诸城又称“中国龙城”。    诸城龙文化特色突出,恐龙化石蕴藏丰富。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有“南自贡、北诸城”之说。长16.6米、高9.1米—目前世界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2010年12月5日国际权威恐龙专家对“意外诸城角龙”的新命名,是首次在北美地区以外发现的大型角龙化石,证实了亚洲同样存在着晚白垩纪的大型角龙科恐龙。截止目前已探明恐龙化石点达30处,曝露化石2万多块,发现了鸭嘴龙类、角龙类、暴龙类、甲龙类、虚骨龙类、蜥脚龙类等10多个属种的恐龙化石,部分属种为世界首次发现。
 
       诸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养育了世代众多彪炳史册的名人。
 
舜: 虞舜(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明君。因其先人封于虞,又叫虞氏、虞舜。姚姓,又名重华(相传他目中有两个瞳子)。 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
 
公冶长:(前519-前470),名长,字子长,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世居诸邑公冶场村(今诸城市马庄镇近贤村)。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终生治学而不仕。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第20位。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相传公冶长能通鸟语,并以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公冶长墓,座落在诸城市马庄镇锡山子(原名公冶山)东南麓。公冶长书院,在今安丘县城顶山。

贡禹:诸城历史上第一个宰相,(公元前124年—公元前44年),字少翁,浚县人,子贡后裔。贡禹自幼聪明好学,为人正直,《汉书》上称他是“清节”一流人物。初以“明经洁行”(指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著闻而征为博士(官名,在汉朝年代,其职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寻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
 
樊崇:(?-27年),字细君,琅琊(今诸城人。)西汉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军——“赤眉军”领袖。他带领家乡饥寒交迫的农民造反,把眼眉全抹成红色,以示区别。赤眉军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并攻占了汉都城长安,迫使汉帝刘玄投降。赤眉军曾经拥立了一个西汉宗室的放牛娃刘盆子当傀儡皇帝,传为千古笑谈。(注:文革中陈伯达曾自嘲自己是刘盆子。)赤眉军后兵败于刘秀之手,樊崇被杀。

伏无忌:(生卒年不祥),伏氏为诸城巨族,世传儒学,曾显达于两汉,被称为“伏氏学” 东汉经学家,曾奉诏校订“五经” 、“诸子百家”等书。著有《伏侯注》一书,纪录了上从黄帝下至汉质帝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宝贵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琅琊(今诸城)葛坡人。汉元帝时为司吏校尉,后贬为庶人。其后代迁到了诸城西南方的阳都(今沂南县砖堡乡黄疃一带)。诸葛氏原姓葛,为区别于当地葛氏,改称“诸葛”。“诸葛”者,诸城葛氏也!诸葛丰的后代“多有显者,亮是也!”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世人皆知!生与阳都,巍峨的沂蒙山水和浩瀚的黄海灵气造就了一代千古伟人。亮父母早亡,十四岁时其叔父诸葛玄携亮兄妹数人去了南阳一带,后遇刘皇叔“三顾茅庐”,成就了伟业。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宋朝密州(诸城)人,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金石录》。娶李清照为妻。著名金石学家。父赵挺之是吏部侍郎。赵明诚少为太学生,弱冠时即潜心搜蓄金石书画。
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山东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曾在青州城居住十几年,其间李清照创作了大量脍灸人口的文学作品;赵明诚在李清照协助下,完成了《金石录》初稿。他们的收藏日益增多,于是起书库、购大厨,分门别类置放各种书册,满满装了10余大屋。他们孜孜不倦地阅读、研究,每夜必燃尽一烛方休,甚至彻夜不眠,“其乐在声犬马之上,”终于在1117年秋写出《金石录》初稿,集金石刻辞2000种,分30卷,由刘趾作序。1120年,赵明诚重被朝廷起用,出知莱州。1126年,李清照随赵明诚在淄州任上,突然听到金兵进犯京师,夫妻“四顾茫然”,看着盈箱满箧的珍贵文物,“知其必不为己物矣”,不胜留恋痛惜之情。1129年,赵明诚出任湖州知事,在赴朝廷述职途中染病,8月18日在建康(今南京)去世。

张择端:(公元12世纪·北宋,生卒年月不详)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本是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作品气势恢弘,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丁惟宁:(1542-1611),字汝安,又字养静,号少滨主人,诸城城里人,是《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的父亲。嘉靖甲子(1564)举人,乙丑(1565)联捷进士,为官清正,不阿权贵,多有政声。于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罢官归里,隐居九仙山。是嘉靖年间一代鸿儒,在文学上也很有才华。连名重一时的文坛巨匠王世贞、董其昌、王稚登都尊敬他且与之为友。万历年间的《诸城县志》中就收录了他大量诗文,如散文《改建龙湾镇巡检司记》、诗《观日出》、《观潮》、《雪霁超然台步月》、《登北极台怀旧》、《吊公冶子墓》、《水心亭谣》、《山中即事》等。

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宁之五子,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辽阳鹤等。1599年出生在诸城城里,生长在名门世家。其祖父丁纯、父亲丁惟宁皆在明廷以进士仕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续金瓶梅》是丁耀亢的小说代表作。该书承袭《金瓶梅》而来,书中杂以淫秽描写,后来成为禁书。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号渔村,诸城市箭口镇西辛庄子村人,后迁居县城超然台下。清初著名文人。少颖异。弱冠为诸生,每试必冠。康熙十八年(1679),试中”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又充明史纂修官,奋笔侃侃无所避。尝召赴瀛台泛舟,赋诗称旨。退居潍上,仅茅屋数椽,以蔽风雨。李澄中学问渊博,诗冲和,宗盛唐,词多比兴,稚而能切。工文,尤好为诗,著有《卧象山房集》三卷,附录二卷及《日云村集》八卷(均为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张衍(1634-1710),字溯西,一字蓬海,清初著名遗民。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诸城逄戈庄(今属高密县)人。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 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 深得百姓喜爱。比纪晓岚年长4岁,是一位将门虎子, 自幼聪慧过人,出身于山东诸城 。刘氏家族,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嘉庆二年,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刘墉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辩,文章书法在清代皆享盛名。尤其以书法最佳,擅长小楷,曾效法董其昌,兼学颜真卿、苏轼等名家书帖,后自成一家。与当时的翁方纲、铁保、成亲王统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而刘墉为最。说颇多,大都是歌颂他精明强干,足智多谋。

 窦光鼐:(1720-1795)字元调,号东臬,山东诸城市箭口镇高家庄人(今属山东安丘市景芝镇)。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由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顺天府府尹、福建正考官、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会试大总裁等职。窦光鼐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诗赋尤佳,素有“才子”之称,与纪文达、朱文正、方纲等文学名流,在朝主持文运三十年,使文学艺术极盛一时。为官廉正,勤于职守,世人称赞。其著作有《省吾斋诗稿》、《省吾斋文集》等。


王心源(1842-1919),名祚祯,以字行,与诸城另一古琴家王冷泉在山东并称“诸城二王”。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著名作家

王尽美(1898-1925),字灼斋,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陶钝,姓徐,名宝梯,字步云,曲艺研究家。

孟超(1902-1976),字励吾,著名作家。

臧克家:诸城臧氏家族的名人之一是当代著名诗人。臧老高寿90多岁了,仍健在于世。许多人只知道他文革中胡诌过几首不伦不类的打油诗,其实,臧克家早年的诗文轰动一时。他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优秀战士.(注:臧克家已于2004年去世,享年99岁.)

崔嵬(1912-1979),原名景文,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崔嵬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拍完了《平原作战》、《风雨历程》等几部影片。

王希坚(1918-1995),著名作家。

王愿坚(1929-1991),著名作家
 
刘大为,山东诸城人,1945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作品曾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出,获奖三十多次。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