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0日,由北京期货商会、世华财讯、和讯网、期货日报主办;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振华投资、中期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十四期北京期货沙龙在北京举办。以下为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振华投资研究中心以及中期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公布的2006年12月份中国农产品(大豆、豆粕、豆油、玉米)供需数据预估报告的汇总,现公布如下: 一、供求变化情况及预测 2006/07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64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55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为3100万吨。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210万吨,其中包含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及308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2006/07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894万吨,其中豆油产量预计达到674万吨,豆油进口量预计达到22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60万吨。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预计达到85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万吨。 2006/07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2974万吨,其中豆粕产量预计达到2944万吨,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达到2790万吨,较上年度2630万吨提高160万吨,出口量预计达50万吨,年度总需求量预计2950万吨,较上年度2760万吨增长190万吨。 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1.423亿吨,其中玉米产量达到1.42亿吨,玉米进口量预计达到30万吨。该年度玉米食用消费预计达到710万吨,饲料消费预计达到9650万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00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350万吨,出口预计达到40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20亿吨。 (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 二、价格变化情况及预测 1. 豆油市场:国内豆油价格再次出现暴涨行情 从11月中旬开始,国内豆油市场价格再次出现大幅飙升行情,这也是11月以来出现的第二次暴涨。在本月初,受到国内外价格倒挂的促动,国内国标一级豆油价格普遍从6000元/吨左右上涨至6800-6900元/吨。而在月底,国标一级豆油价格再次出现了800-1000元/吨的涨幅,豆油市场整体价格已经达到2003年粮油价格暴涨时的水平。 11月底,京津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上涨至7800-7900元/吨,成交价格位7600-7700元/吨,较11月中旬价位上涨800-900元/吨;江苏南部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上涨至7900-8000元/吨,成交价格7800元/吨,较11月中旬价位上涨800-10000元/吨;广东地区国标一级豆油出厂报价上涨至8000元/吨,成交价格位7900元/吨,较11月中旬价位上涨900-1000元/吨。与此同时,国标四级豆油价格也相应出现了800元/吨的涨幅。 2. 大豆市场:近期国产大豆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进入11月份以来,黑龙江地区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出现了40-80元/吨的涨幅。推动国产大豆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在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不断提高,二是在于国内大豆加工厂和贸易商在近期加大了对国产大豆收购力度。 11月中旬,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油用大豆收购价格已经达到2420-2460元/吨(水杂含量13-14%);嫩江地区油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为2300-2320元/吨;佳木斯地区油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为2320-2340元/吨;齐齐哈尔地区油用大豆站台收购价格为2360-2380元/吨。在10月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初期,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并未立刻出现上涨,这与以往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和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之间如影随行的联动关系有了明显的差别。上述局面产生的原因在于开秤初期黑龙江本地大型加工企业并未大规模入市收购国产大豆。国产大豆收购主体减少导致国产大豆价格对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滞后。进入11月份之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至650美分/蒲式耳的近两年最高水平,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之间明显扩大的差距使得部分加工厂和贸易商加大了对国产大豆收购力度,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3. 玉米市场: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 11月份国内玉米价格走出反季节上涨行情,不仅仅奠定了产区玉米收购价格大幅高开的局面,而且直接推动国内玉米价格再上台阶。11月份国内豆油、大豆、小麦以及稻谷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行情,在粮食价格总体上涨的环境中玉米表现非常枪眼。10月份国际玉米价格上涨行情提前展开,11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也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具体来讲,新粮上市延迟、陈粮供应不足、玉米出口启动是导致玉米价格在11月上旬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市场需求旺盛、期货价格上涨以及看涨心态严重加剧价格的波动。 11月份东北地区暖冬天气导致玉米集中上市延迟,而价格连续上涨导致关内和东北地区农民惜售心理非常严重,同时陈玉米供应非常紧张,供应断档导致产销区用粮企业曾出现严重恐慌心态,抢购、囤积、炒作成风,导致上旬以来价格连续飚升,直到中下旬才稳定下来。到11月底,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高于去年同期300元/吨,同比涨幅达到20-25%。出口启动对于东北玉米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10月份以来出口商签定了400-450万吨左右出口合同,执行时间临近导致出口商在不合适的时间启动出口,导致东北产区的深加工企业不惜代价竞争有限粮源,港口地区的广东地区饲料企业高价抢购出口玉米以保证生产。 (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 表1:2006/07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平衡分析(单位:千吨/重量、千公顷/面积)
表2:2006/07年度中国豆粕供需平衡分析(单位:千吨)
表3:2006/07年度中国豆油供需平衡分析(单位:千吨)
表4:2006/07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单位:千吨/重量、千公顷/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