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樂家

 zpy0335 2011-01-01

(按筆劃順序排列)

四劃

王次恆(笛子)
浙江杭州人,1984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趙松庭、曾永清、藍玉崧、王鐵錘。王次恆的演奏融合了南北兩派,醇厚圓潤、典雅華麗,又高亢明亮、粗曠豪放,南北並重,剛柔相濟,極富有個性。1982年,他創作的笛子曲《桑園春》獲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作品三等獎,1987年,在首屆全國廣東音樂邀請賽上獲演奏一等獎,1989年在首屆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中獲二等獎,同年7月在朝鮮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笛子獨奏最高金獎。1988年他和作曲家張小夫合作完成的大型笛子協奏曲《詠春三章》演奏技法有很大的突破,首創了「卡腔」、「滾奏」等新的笛子技巧。

王昌元(古箏)
浙江杭州人。9歲始隨父王巽之學習古箏。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主要作品有創作古箏獨奏曲「戰颱風」。1973年以來編寫古箏獨奏曲「廣陵散」、「洞庭新歌」、「延邊的歌」、「洪湖水」、「當櫻桃成熟的時候」(法國)、「鷹峰山謠」(朝鮮)、「寒爾維亞采風曲」(南斯拉夫)、並為古箏獨奏曲「林沖夜奔」、「海青拿天鵝」(雙箏)、「高山流冰」、「月兒高」、「普奄咒」等整理及擬訂指法。

王范地(琵琶)
浙江鎮海人。曾師事琵琶名家馬林生、李廷松、江南絲竹名家陳永祿。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國際民間器樂比賽獲金質獎章。60年起開始從事琵琶專業教學和理論研究,已培養了數百名琵琶演奏家和教師、是中國第一位琵琶碩士研究生的導師,可謂「桃李滿天下」。在教學中他開拓了多學科的交叉研究,發表了「琵琶演奏技術及教學的基礎理論」、「琵琶右手訓練的幾個問題」、「琵琶右手動作形態和音質的關係」、「關於琵琶教學中的教學語言初探」等論文。
王范地的演奏純樸真摯、深沉含蓄、講究神韻,對於不同時代、地區的傳統音樂,在風格、曲情、韻味上都掌握得相當道地。他的演奏既能保持前人藝術創造上的特有優點,又能隨代的發展而有所創新,因此在眾多琵琶藝術家中獨具一格。他曾改編《天山之春》、《送我一支玫瑰花》、《瀾滄春曉》等琵琶獨奏曲。

王國潼(二胡)
山東人。196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曾任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和獨奏演員。 王國潼的演奏怡美圓潤,蒼勁深沉,以音色純厚、意境深邃為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王國潼不僅是位二胡演奏家,同時又是教育者,他培養了不少二胡演奏人材,編寫了《二胡音階、指法練習》和《二胡練習曲選》等基礎教材。

王鐵錘(笛子)
河北定縣人。他的演奏具有濃厚的民間音樂基礎,具有河北吹歌那種清新剛健和富有戲曲唱腔的藝術風格。他擅長吸收民間音樂表演特點,演奏時常常根據自己的積累,隨意加花,潤色旋律。他的創作主要是根據河北民歌梆子、老調絲弦的曲調素材,後期也廣泛學習少數民族音樂,並創作了一些笛子曲。他吹奏的笛子音色醇厚、樸實,指法技巧的運用華而不俗。代表作品有《趕路》、《慶豐收》、《摘棉花》、《晚歸》、《油田的早晨》等,出版有《笛子獨奏曲選》專集。

孔建華(笛子)
河南中牟縣人。他的演奏是處南北之間,帶有中原地區的特點,受楚劇、曲劇影響較多,富有中州音韻。1965年他創作並演奏笛子獨奏曲《故鄉的回憶》獲得笛壇的好評。樂曲富有敘事性,曲調流暢、舒展,他較好地運用了滑音和腹顫音,來表現回憶舊社會故鄉人民受苦難的曲調。他所吹奏的樂曲音色清麗、典雅,以純樸、簡練取勝。代表作品有《故鄉的回憶》、《草原牧歌》、《小河淌水》、《農村新貌》等。

尹明山(笛子)
安徽錫山縣人。自幼眼盲,16歲跟民間藝人林劍樓學藝, 26歲以賣藝為生,經常演奏《瞎腔調》、《疊斷橋》等民間曲牌,用笛子、嗩吶給辦婚喪喜事。他掌握大量的安徽淮北一帶的民間音樂曲牌,1949年後他將一些曲牌整理為笛子曲,如《凡字調》、《百鳥引》等,均為廣泛流傳的曲目。
他的演奏擅長模仿鳥、獸和人聲等等,懷有絕技。由於他長年以賣藝為生,所以他具有即興演奏、變調等等一些民間演奏的能力。他的笛聲柔雅,帶有傷感,是一位具有研究價值的民間藝人。代表作品有《百鳥引》、《凡字調》、《走獸音》、《小上墳》等。1957年曾參加安徽省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特別表演獎。同年又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笛子演奏獎。

尹維鶴(笛子)
武漢市人。曾以竹笛演奏參加合奏,而獲得全國民族器樂會奏一等獎。曾求教於孔建華,陸春齡等人。他善長於演奏明快、輕鬆的作品,他在六十年代初創作並演奏了《春山採茶》、《清河頌》二首樂曲,而獲得同行的好評。《春山採茶》是作者根據恩施地區鶴峰民歌《繡香袋》為基礎,樂曲主要表現了茶山姑娘歡樂地勞動的情形,音樂表情清秀,富有女性色彩,旋律比較流暢、優美。作者在創作上大膽地運用2/4、3/8等節奏的對比變化豐富,在樂曲的中段又運用了變調手段,力求表現茶山山間的小道宛徑,樂曲在創作上打破了傳統笛曲常用的手法,富有新意。代表作品有《春山採茶》、《清河頌》、《揚子江音畫》、《飛翔吧,美麗的百靈》等。


六劃

江先渭(笛子)
山東威海人。他在民族樂器方面是位多面手,專業竹笛,並學習江南絲竹音樂的吹奏風格,六十年代他曾採用了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調為素材,創作並演奏了《姑蘇行》和《腳踏水車唱豐收》,而初露笛壇。他的《姑蘇行》是一首比較流行的樂曲,樂曲以寧靜的引子,抒情的行板,熱情的小快板,表現了姑蘇城晨霧依稀,樓台亭閣的誘人畫面,以及遊人嬉戲,情溢於外沈醉於美麗景色的感情。

曲祥(笛子)
山東煙台市人。1960年到山東省歌舞團擔任獨奏演員,並長期兼演西洋長笛。他偏重於北派梆笛演奏,具有山東鼓吹的藝術風格,他的演奏較善於表現輕快、活潑、熱烈火熾的情緒,音色結實、高吭,指法靈活、流暢。代表作品有《列車奔向北京城》、《清泉話喜訊》、《打穀機的笑聲》等,曾出版笛子獨奏曲集《沂河歡歌》。

朱小萌(古箏)
1978年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專修古箏專業。1982年在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中獲獎。1983年進入上海音樂電影樂團任古箏演奏員。

朱昌耀(二胡)
 江蘇省南京人。7歲學習拉二胡,13歲時,參加「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小演員,17歲,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得到了名師瞿安華、甘濤、馬友德、陳耀星等人的精心培育。他既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又刻意求新,逐漸形成他柔美舒展、清新流暢的演奏風格。他力求揭示每首樂曲的內涵將音樂的「靈魂」獻給聽眾。
被譽為:「如杯中醇酒,滿而不溢」,「弓弓訴人意,弦弦道世情」,「世界一流的弦樂演奏家」,「人間國寶」。1982年獲「全國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優秀表演獎(二胡第一名),1977年、1983年和1987年在江蘇省的文藝匯演及音樂舞蹈節中獲優秀演奏獎。創作曲《歡慶鑼鼓》、《江南春色》、《楓橋夜泊》、《蘇南小曲》、《五月春潮》、《姑蘇情》等音樂作品屢獲大獎,並成為二胡名曲。

朱潤福(笛子)
上海人。1942年進入上海申曲(滬劇)界從事戲曲音樂的演奏,同時學習其它劇種音樂。1950年在香港正風申曲社任琴師兼志剛國樂社教授笛子、二胡、揚琴,成為當時知名的青年樂師。1952年返上海長江滬劇團,1956年調到北京新影樂團至今。三十多年來參加了三百多部影片音樂的錄音工作。1960年進入中國戲曲學院作曲進修班學習。他的作品有《紫竹調》、《秋夜》等。並為滬劇《朋友》、《為奴隸的母親》等作曲,受到國內、外的讚賞。六十年代他所吹奏的《紫竹調》、《喜洋洋》至今蜚聲樂壇。

任同祥(嗩吶)
生於1927年,十二歲從其伯父─嗩吶名家任保盼學習了許多民間樂曲,在傳統的基礎上逐漸豐富。任同祥的演奏藝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他的演奏,音色柔美、清秀、音色統一、力度變化大、音準好、悅耳動聽,表達細膩入微,他的舌根吐音和雙吐音都非常過硬,他所吹奏的《百鳥朝鳳》、《抬花轎》,已成嗩吶名曲。

任清志(古箏)
葉縣人,農民出身,自幼學藝,中年從事河南曲劇伴奏工作。他的箏藝很多受到淳樸活潑的小調曲子的影響,演奏剽悍豪放,運指剛勁明快,自成一格,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擅長演奏《新開板》、《山坡羊》,創作有《幸福渠》、《漢江韻》等,都有著鮮明的河南地方風格。


七劃

宋保才(管樂)
1931年生於河南省開封市著名嗩吶世家。1954年自上海音樂學院畢業,調至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團,致力於民族管樂40多年。他先後深入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演出、採訪,通達二十餘種民族管樂器,譽為『中國管樂大王』。

宋國生(二胡)
1963年獲全國二胡比賽三等獎,新作品優秀演奏獎。創作有「如訴曲」、「豫鄉行」、「燕趙春潮」、「冀東小曲」、「大渭河畔」等曲。且最早從生理學角度研究二胡演奏,探討技術與藝術規律的作曲家及教育家。

李大同(笛子)
  北京市人。早年師承小提琴手兼職竹笛演奏者譚玉泉,主要學習趙松庭、陸春齡、劉管樂的作品。六十年代末,開始創作,以創作具有新疆風格的笛子獨奏曲《帕米爾的春天》而在笛壇初露頭角。此曲採用了新疆塔吉克的典型節奏7/8拍子,樂曲描繪了帕米爾高原壯麗的風光,表達了塔吉克族人民純樸豪放的性格。用竹笛模仿三孔鷹笛的音色,吹出明亮歡快的塔吉克舞曲的旋律,猶如塔吉克牧人在藍天白雲、冰山雪峰下歌唱春天的到來。他的演奏指法靈活、吐音乾淨。創作多用新疆音樂為基礎,善長演奏帶有半音的樂曲,較好地運用手指控制演奏半音。代表作品有《帕米爾的春天》、《慶豐收》、《鷹》、《牧區風光》等。

李光祖(琵琶)
1974年出生於琵琶世家,其父李廷松先生是著名的老一輩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是汪昱庭派(簡稱汪派)琵琶的傳人。他繼承汪派琵琶氣勢雄偉、剛勁有力、指法嚴謹、質樸灑脫的藝術風格。1982年由李光祖整理、出版了琵琶古曲李廷松演奏譜。1980年出版了《霸王卸甲》錄音帶。1986年出版了《李廷松演奏譜》的十首琵琶古曲。李光祖繼承汪派琵琶的演奏藝術而有所發展。他技巧全面,處理嚴謹,擅長於表現剛勁豪放、氣勢磅礡的作品,在手法上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富有詩意。

李汴(古箏)
 7歲起隨父親曹東扶先生習箏,曹先生是中國著名箏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也是河南曹派古箏的創始人,他的演奏技藝精湛,內在深沉,蒼勁有力,具有濃郁的河南地方特色。李汴繼承發揚了曹派箏演奏藝術的特點,她運用曹先生獨創的表現手法,使她奏出的樂曲似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流暢,如長空廣漠般的豪放宏深。她還先後學習過山東、客、潮州、浙江等幾大流派的箏曲,及韓國的伽耶琴,並對各派代表曲目均掌握嫻熟。

李廷松(琵琶)
 江蘇蘇州人。16歲開始學琵琶,從師汪昱庭、施頌伯。1924年參加「上海國樂研究會」。1925年在上海發起組織「霄雿國樂學會」,任會長。除擅長琵琶外,還能演奏二胡、箏、三弦等傳統樂器。琵琶演奏技巧純熟,輪指圓潤、堅實,搖指速度快而均勻。演奏風格蒼勁穩健,經常演出的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陽春白雪》、《燈月交輝》、《塞上曲》等十餘首。曾長期從事教學工作,與曹安和共同整理的《霸王卸甲》曲譜於1956年出版。發表過《傳統琵琶的音律和音階》等文章。

李鎮(笛子)
 13歲學習吹奏梆笛,1965年畢業於內蒙藝術學校,曾先後在內蒙巴盟歌舞團、京劇團等工作,現為內蒙古歌舞團獨奏演員。在藝校受到劉興漢、黃尚元教師指導,畢業後又求教於趙松庭、劉森、王鐵錘、陸春齡等人。在演奏上受到劉森演奏風格的影響較深,偏重於北派的演奏風格,他的演奏音色明亮、悠長,富有內蒙長歌拖腔的特點。
近年來他創作的笛子協奏《走西口》引起笛壇的注目。此曲採用了傳統民歌曲調為素材,以開闊、舒緩、寬廣豪邁的曲調,較好地發揮了笛子表現的特點。生動地表現人民悲歡離合的感情。代表作品有《鄂爾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牧歌》等。

吳蠻(琵琶)
 1987年獲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碩士,是中國第一位琵琶碩士。拜師林石城、劉德海、陳澤民、鄺宇忠等人。1989年獲全國民族樂器演奏大賽琵琶第一名。

何占豪(作曲家)
 浙江省諸暨人。曾在浙江省越劇團樂隊工作,後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與陳鋼合作創作了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畢業後轉入作曲系,隨丁善德學作曲﹒除《梁祝》外,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交響詩《龍華塔》、越劇《孔雀東南飛》的音樂等,受到高度評价。

何樹鳳(琵琶)
是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琶琵演奏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自1977年來,她在四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大城市巡迴演出,獲得極高的成功,且被封以「琵琶皇后」之雅號。在1980年的全中國琵琶比賽中,她榮獲一等獎及古期樂曲演奏優秀獎。何樹鳳自幼學習小提琴與鋼琴,後來又鑽研中國古典文學與繪畫。這些種種修養,深深地豐富了她音樂演奏的內在表現力。她的風格,既有「大江東去」的剛勁豪邁,又有「曉風殘月」之婉約清新。她以其卓越高超的音樂才能,征服了不同國籍與種族的全部聽眾。日本著名音樂家小泉文夫高度評價說「樹鳳是具有極高音樂素質的國際性藝術家,無論她在那裡演奏,她的音樂總是魅力感人」。小提琴大師耶胡迪,梅紐因衷心地讚美說「她的音樂有著高遠深邃的詩與畫般的意境!」另一方面,何樹鳳在古箏演奏方面也有很高造詣。她所編寫的「琵琶演奏藝術」一書已被應用於教學實踐,得到普遍好評,她創作和改編許多琵琶作品有的已成為重要的琵琶音樂文獻。


八劃

林文增(笛子)
 197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先後師承譚渭裕、陸春齡,現為東方歌舞團笛子獨奏演員。他的笛子演奏主要以江南風格為主,音色秀麗,注重運氣,音樂表現較細膩,善於演奏抒情作品,曾獲上海業餘優秀專業笛子演奏比賽第一名,1982年獲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演出優秀表現獎。

林石城(琵琶)
 出生在一個鄉村醫生的家庭裏。他父親平時除了行醫之外,喜歡演奏中國樂器。他從小在其父親的影響下也非常喜愛中國音樂。自從得到浦東派琵琶嫡傳名師沈浩初先生的指導下和自己刻苦鑽研的練習中,繼承了浦東派,成為老一輩僅存的唯一嫡派正宗傳人。 浦東派琵琶在鞠士林、鞠茂堂、陳子敬、倪青泉、沉浩初、林石城世代相傳中,留下了很多有名的傳統樂曲,它們記載在《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各代琵琶家記寫的琵琶譜稿之中。
1956年到中央音樂學院擔任琵琶教學工作。陸續招收了程俊明、劉德海、吳俊生、潘亞伯、徐正音等學生來院學習。當時,音院琵琶教師就祗林先生一人,林先生就把大學、附中、附小的琵琶教學工作一人擔當了起來,並培養了一批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其他院校的師資人材。林先生曾整理記寫了《養正軒琵琶譜》、《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等。對《怡怡室琵琶譜》中的某些樂曲,也作了整理記譜工作。《工尺譜常識》、《琵琶演奏法》、《琵琶曲譜》等,還編寫了《琵琶三十課》、《琵琶練習曲選》、《林石城琵琶曲選》等大量琵琶教材和其他有關中國音樂的書稿,為中國音樂的理論事業,填補了一些空白。我國地區廣大,民間音樂非常豐富。學習、收集各地民間音樂,尤其各地民間的琵琶曲譜,林先生也做了大量工作。五十年代時,他已經整理有《出水蓮》、《靠山》、《陳杏元和番》、《高山流水》、《秋思》、《刺繡鞋》等上百首樂曲。為了建設琵琶教材,也為了瞭解西洋音樂,林先生編寫了十二個調號的各種技巧的基礎練習(包括和聲練習)一百五十條,油印後發給了同學們。
 1957年,林先生也曾將西洋三和弦開始移在琵琶上演奏,編寫了《迎春舞曲》、《彩雲追月》、《光明行》等的琵琶用譜,也創作了《豪情奔放》、《捉迷藏》、《海河之歌》等現代曲目。撰寫了幾十萬字的《琵琶教學法》、《中國曲式》等。他還創作了一批琵琶二重奏曲如《三六》、《青春之舞》、《蘇武牧羊》、《錦上添花》等,他撰寫了《浦東派琵琶初探》、《琵琶的文套、武套與大曲》、《介紹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紹琵琶曲海青拿天鵝》、《談琵琶曲霸王卸甲的演奏》、《幾種琵琶指法與符號》、《明代琵琶譜高和江東》、《琵琶右手指法彈挑》、《琵琶左手指法吟》、《試談飛花點翠的曲題意義》、《琵琶製作》、《試談阿炳三首琵琶曲的演奏藝術》、《談琵琶演奏的音質音色與音量》、《中國音樂的保存繼承與發展》、《琵琶與南琶史略》、《明清琵琶工尺譜指法符號名稱概論》、《江南絲竹介紹》、《行街四合的形成及其結構》、《琵琶流派概況》、《陳子敬傳略》、《浦東地區的江南絲竹》、《介紹琵琶曲龍船》、《琵琶的活動山口》、《沈浩初傳略》、《琵琶的繼承與發展》等一系列文章,

周耀昆(二胡)
 周耀昆的演奏快捷明亮,尤以左手快指換把敏捷見長,頗令同行折服,此剛柔相濟,粗獷樸實,乃成為其獨特之演奏風格。編寫並錄製有《二胡練習曲選》曲譜及錄音帶,廣為流傳。


九劃

姜建華(二胡)
 姜建華是一位難得的青年二胡演奏家,她的演奏具有獨特的風格,富有扣人心弦的藝術魅力。她演奏的《紅梅》隨想曲,細膩動人,刻劃人物內心世界淋漓盡致。憤怒的控訴中交織著詩意的抒情,樸實的描繪裏閃耀著理想的光輝,再加上管弦樂隊的烘托,使樂曲表現得更沉毅雄渾、柔婉秀麗。

胡結續(笛子)
 山西永濟縣人。14歲參軍開始從事音樂工作,曾求教過劉管樂。主要靠自學。因為他幾十年來一直在部隊生活,所以他的創作主要以表現部隊生活為主。五十年代曾以部隊通俗歌曲《我是一個兵》、《打靶歸來一路歌》改編成笛子獨奏曲,廣為流傳。他的演奏歡快、活躍、富有朝氣,寫作上也採用加花變奏等形式,常用歷音、滑音、花舌等技巧潤色旋律。著有《笛子吹奏法》一書,此書通俗地介紹了笛子演奏的基本知識,1965年又出版過《笛子獨奏曲集》專集。代表作品有《我是一個兵》、《賽馬會上》、《軍營晨曲》、《布穀鳥來了》等。

范上娥(古箏)
 廣東潮陽人。她曾向古箏演奏家王巽之學習武林派箏曲,向著名古箏家曹正、郭鷹先生學習河南、潮州、山東等各流派的箏曲,196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范上娥的演奏技巧嫻熟,激情洋溢,深受聽眾的歡迎。1981年她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亞洲作曲家大會及音樂節,在大會上她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了著名作曲家李煥之的新作古箏協奏曲《汩羅江幻想曲》。

俞遜發(笛子)
 上海市人。12歲在上海「紅孩子」業餘藝術團登台演出,被陸春齡發現收為弟子。16歲時考入上海民族樂團。俞遜發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南北派四大竹笛名家的指導─南派的陸春齡、趙松庭,北派的馮子存、劉管樂,他傳承了大師們的絕藝,汲取大師們的精華,再加上自己深厚的功底,因此,他的笛子技術南、北派均能通達,幾乎已到爐火純青之地步。1962年在第三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演奏《歡樂歌》和《喜報》初露頭角。俞遜發的演奏,音色圓潤、甜美,表演細膩,善於博取眾家之長。
他不但以技巧高超、全面取勝,而且又善於表現樂曲的感情。音樂表情細膩,意境深遠。他的演奏風格匯南、北流派之長而自成一體,充分發揮了笛子「吹情」的特點,並注重氣息的控制。他敢於探索創新,多年來創造了十多種新技法,還別出心裁截竹三寸為「口笛」,吹奏《雲雀》、《苗嶺的早晨》等。他的代表作品有《梅花三弄》、《匯流》、《秋湖月夜》、《瑯琊神韻》等。俞遜發的創作曲極多,其中《秋湖月夜》獲得全國民族器樂作曲一等獎,此曲意境極美,詩人評為是一首動人的詩,畫家稱為是一幅迷人的畫。其他的創作曲如《匯流》、《瑯玡神韻》、《赤日》等更表現出氣勢磅礡之氣韻。


十劃

高自成(古箏)
 出生在山東鄆城的一個古箏世家。幼隨祖父、父親、叔父彈箏唱曲,13歲時又先後拜當地著名古箏藝人張為昭先生和中國著名擂琴演奏家王殿玉先生為師,學習古箏技藝。經過名家的指點和勤學苦練,使他打下了深厚的功底,掌握了豐富的山東民間流傳的古箏曲目近百首。1956年全國音樂週,他創作並演奏的《高山流水》獲得一等獎。高自成先生是中國古箏界最有影響、山東箏派最年長的一位。他演奏的《高山流水》、《漢宮秋月》、《漁舟唱晚》、《鳳翔歌變奏》等傳統民間古箏曲目,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風格濃郁、情真意切,獨具一格。中國音樂家協會多次錄製高自成演奏的箏曲,做為民族民間優秀曲目保留資料。
高自成先生編寫了數十冊古箏教材、古箏曲集。近年來,又整理出版了《山東箏曲集》收錄了一百三十多首古箏曲。在古箏技法上他發揮了祖傳的「先劈後托」、「抹劈結合」的獨特演奏技巧,使山東古箏的演奏技巧、風格又有了新的發展。同時在演奏中善於吸收南北各家各派的長處,尤其在陝西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吸收融化了陝西秦箏的演奏風格,經常演奏《繡金匾》、《出水蓮》、《寒鴉戲水》、《鬧元宵》等樂曲。

高明(笛子)
 出生於陝西定邊縣。18歲從事音樂工作,現為陝西省歌舞團獨奏演員。由於他從小生長在陝西,當地豐富的民歌,二人台及戲曲音樂對他的創作與演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他不但具有北派梆笛那種粗獷、明亮的演奏風格,而且還吸收了陝北《信天游》等民歌的藝術風格,漸而形成音色高亢、激昂、富有抒詠性的民歌風格的特點。代表作品有《陝北好》、《棗園春色》等。

孫文明(二胡)
 1928年出生於浙江紹興附近的上虞縣。4歲時因天花雙目失明,12歲時拜師學習算命。13歲起即顛沛流浪各處,以算命糊口,17歲時流浪到江蘇高淳縣。當地有句俗話,「算算命,交交好運,拉拉胡琴,脫脫晦氣。」算命先生必須會拉二胡。因此,他向當地春福班的京劇伶人趙善卿學習演奏二胡。先學得了《孟姜女》、《梳粧台》和《四川調》三首民歌,隨後又從京劇票友孔慶飛學習演奏京胡,學得了京劇唱腔音樂和不少曲牌。當得知溧陽有眾多之二胡高手後,遂遠赴溧陽尋師訪友。溧陽二胡好手共分四級,孫文明不僅和一級高手麥師傅學習江南絲竹「三六」,亦向可以拉三把頭胡琴的四等好手王黑皮學琴。他亦學習演奏過四胡,顯然,他的以八度來定絃、用雙馬尾來演奏的作品,是受到四胡的啟發的。1949年,孫文明流浪到南京,又向街頭歌女學得了不少的民歌小調,同時又向廣東籍人士學習粵曲,所以,我們在他的《四方曲》中,不僅可以聽到京劇曲牌的音型節奏,同時亦可聽到少許粵曲的風韻。 孫文明的作品主要有六首:《流波曲》、《四方曲》(五度定絃);《彈樂》;《夜靜簫聲》、《人靜安心》和《送聽》。孫能廣於吸收,所以從他的作品中,不難聽到有江南絲竹和粵曲的音調,亦可以聽到評彈和京劇的節奏音型。由於定絃的特殊,有的甚至還不用千斤,有的還用雙馬尾來演奏,效果奇特,另有一番情趣。其中旋律質樸流暢、傾述作者流浪生活的內心抑鬱的《流波曲》流傳較廣,一般也都把它稱為孫文明的代表作。

孫裕德(琵琶)
 孫裕德(1904~1981),出生於上海。曾加入上海「國樂研究社」,後與李庭松等人發起成立「霄雿樂團」,在當時國樂界有很大影響。1938年,參加「中國文化劇團」,和衛仲樂、許光毅等人同赴美國演出。回國後組織「國樂研究會」。演奏以細膩生動見長,口風控制極佳,音色渾厚清越,被人譽為「簫王」。琵琶演奏則繼承了汪昱庭風格,文中有剛,武中帶柔,尤擅彈《塞上曲》、《潯陽夜月》等名曲。編有《洞簫演奏法》一書,還創作、改編了《歡樂的歌聲》、《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等琵琶曲。

徐紅(琵琶)
 浙江寧波人7歲學習琵琶,曾先後從師孫裕德、陳重、劉德海等琵琶名家,1976年參加上海歌劇院民族樂團擔任獨奏演員及樂隊首席琵琶。1987年參加上海青年演員匯報演出獲優秀獎;1980年參加全國琵琶比賽獲二等獎。徐紅的演奏細膩雋永,熱情奔放,剛柔並蓄,富有韻味,她彈過相當數量的現代琵琶曲和傳統古曲,對民族音樂也頗有研究,廣播電台為徐紅的演奏藝術作了專訪,中國內地的各報刊相繼介紹徐紅引人注目的藝術成就。

殷承宗(鋼琴)
 提到家喻戶曉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就不能不提起改編及主奏者殷承宗。他是繼傅聰劉詩昆之後另一名揚名國際的中國鋼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出神入化,熱情洋溢。1941年出生於廈門鼓浪嶼,7歲開始學琴,9歲首次舉行獨奏會,12歲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60年到前蘇聯列寧格勒音樂學院深造。1959年在維也納「世青節」的鋼琴比賽中獲金獎,1962年獲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第二名。之後與各國著名樂團合作演奏,其中費城交響樂團、維也納管弦樂團、莫斯科愛樂交響樂隊及列寧格勒愛樂交響樂隊。也曾與許多著名的指揮合作演出,如尤金?奧曼狄、克勞迪奧?阿巴多、馬爾科姆?沙爾金、康特拉辛等。


十一劃

許講德(二胡)
 許講德是戰友歌舞團的獨奏演員,在她近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由她首演的二胡獨奏曲達十多首。她的演奏感情真摯、質樸、音色純正、渾厚,具有濃郁的歌唱性。《金珠瑪米讚》、以其流暢的運弓,優美的音色,熱情奔放的感情,準確地表達了樂曲的意境。在《喜唱豐收》等樂曲的演奏中充分運用她頗具特色的揉弦技巧,以擬人化的語言、戲劇性的變化,使人感到誘人的鄉土氣息,將樂曲的藝術形象表達得淋漓盡致。為豐富二演奏技巧,提高二胡的表現能力,許講德對京劇唱腔的器樂化也作了成功的探索和嘗試。

張韶(二胡)
 他是二胡鼻祖劉天華的第二代傳人,歷史賦予他承上啟下的重任,他上承劉天華先生及其第一代傳人儲師竹、陳振鐸、蔣風之諸教授之衣,下開閔惠芬、甘柏林、蔣才如、劉長福、周耀錕、王曙亮、姜建華、張玉明、張方鳴、張連生等人之端緒。在繼承二胡傳統學派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博采眾長,完善和發展了劉天華的二胡學派。以豐富的理論著作,集各二胡學派之演奏技巧,創立了系統化、科學化的二胡技法理論體系,把二胡的演奏和教學推向了專業化、規範化的發展階段。
在五十年代他演奏的新作品《拉駱駝》、《山歌》、《大河漲水》、《喜豐收》等,是對傳統樂曲的創新和發展,也是他用新的音樂語言和新的演奏來探索描繪現代生活的開端。張韶是五、六十年代最有影響的青年二胡演奏家,他以感情細膩真摯、音質清新秀麗、音色柔美和諧,風格多異的特色,形成獨特的二胡演奏風格。
1981年,他根據已播出的六講《二胡廣播講座》的基本內容和他以前出版的二胡教材,總結性編著了《二胡廣播教學講座》,使他的二胡藝術理論,進入全面成熟的階段。這是目前最具權威性的優秀二胡教本,堪稱一部二胡藝術的「百科全書」。總之,他集二胡演奏、教學、理論、革新於一身,是當代二胡藝壇上承上啟下頗具影響的一代民族音樂家。

張維良(笛子)
出生於蘇州。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先後曾隨趙松庭、顧再欣、馮子存、王鐵錘等學習,現為中國音樂學院實驗樂團演奏員。他的笛子演奏以南派為基礎,又學習了北派的演奏風格,技巧熟練,音色飽滿、醇厚、功底紮實,曾創作笛子獨奏曲《太湖春》。1982年獲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演奏表演獎。

張森清(笛子)
曾求教於劉管樂、陳重。因參加天津第一屆音樂節演奏而初露頭角。他的演奏風格取南、北派之優點,他既能演奏南派代表的絲竹樂,又善長演奏梆子音樂,氣息功底較深,基本功札實。七十年代他演奏了《塞上鐵騎》一曲,為大家所熟悉。此曲以粗獷、剛勁的演奏風格,表現在邊疆軍民跨馬巡邏在邊防線上的場面。此曲的演奏運用了花舌飛指,模仿馬嘶,吐音乾淨,指法靈活。他的代表作品有《塞上鐵騎》、《剪窗花》、《牧馬戰士之歌》等。

陸春齡(笛子)
 上海市人。童年受一位善吹笛子的皮匠師傅的啟蒙指導,因家境貧寒,初中畢業,當了汽車司機謀生,也曾踏過三輪車,1949年後參加了上海民族樂團,此後專業從事音樂工作。陸春齡的演奏,音色純淨秀美,醇厚圓潤,表演細膩,他的演奏風格吸收了江南絲竹音樂特點,擅長運用贈音、打音、倚音、震音等指法潤飾旋律,氣息控制功力尤深,有「魔笛」之稱,被譽為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演奏的《鷓鴣飛》很有特色,樂曲通過對鷓鴣展翅飛翔的生動描繪,表達了人們渴望自由和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演奏者通過氣息控制表現了鷓鴣忽遠忽近,忽高忽低,倏隱倏現,縱情翱翔的姿態。他的代表作品有《鷓鴣飛》、《歡樂歌》、《小放牛》、《喜報》、《今昔》等。出版有《陸春齡笛子選》。
陸春齡為中國一代笛子宗師。從事笛子藝術已六十年。自1955年起,陸春齡創作和出版了大量的笛子獨奏曲,其中不少樂曲成為笛子經典名曲。他熱忱教學,培育了眾多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因此,音樂界公認他是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1985年─1987年他榮獲上海首屆文學藝術獎。1989年更以《鷓鴣飛》一曲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

陳大可(笛子)
 湖南長沙市人。1954年開始吹奏中國竹笛。曾求教於陸春齡、馮子存。他的竹笛演奏,吸收了西洋長笛演奏的某些方法,有所造就。1959年他創作並演奏了笛子協奏曲《小戰士勇闖封鎖線》,由於這首樂曲在創作和演奏風格上有新的探索,曾在全國笛壇引起強烈的反響。《小戰士勇闖封鎖線》是單樂章的笛子協奏曲,樂曲以東北民歌的曲調為基礎,在創作上大膽地借鑒了西洋協奏曲的寫作手法,演奏技法上將民族傳統與西洋長笛的技巧有機地結合。樂曲成功地表現了《小戰士》機智、靈活的形象,以及騎馬勇闖敵人封鎖線的場面。此曲在笛壇廣為流傳。

陳重(笛子)
 上海市人。幼年時隨同舅父蔣龍生學習二胡、笛子,四十年代初開始跟孫裕德學習簫、琵琶。以後又向張子謙、吳景略學習古琴。他的教學,主要以傳授南派笛子風格及江南絲竹為主,他是較早地將南派笛子演奏風格帶到北方,立志要讓南派風格與北派的竹笛風格相結合,二十多年來他在北方的各藝術院中培養了一大批學生,較有成就。

陳潔冰(二胡)
 6歲拜名師民族音樂名家何彬及二胡名師王乙教授學琴。青少年期間即在全國民族樂器比賽中獲得最高演奏獎。1982年全國民族樂器比賽中,榮獲國家文化部頒發優秀演奏獎。 陳潔冰的演奏已形成獨具的風格,音質純淨、音色優美、風格醇厚、音容兼備,深入內涵處理細膩,琴聲表演融化一體,有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的魅力。

陳剛(作曲家)
 上海市人。10歲起隨匈牙利鋼琴家伐勒學鋼琴,15歲開始音樂創作,1955年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師叢丁善德、桑桐和蘇聯專家。畢業後留校任教,與何占豪合作創作了蜚聲國內外的著名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後又編寫了《苗嶺的早晨》、《我愛祖國的台灣》、《陽光照耀著塔什柯爾干》、《清水江戀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樂作品,受到廣泛的讚譽。

陳耀星(二胡)
 江蘇省常熟縣人。在父親陳舜農先生的影響薰陶下,童年喜愛音樂。6歲時隨父學習二胡、後又學習琵琶、三弦、古箏、笛、簫等絲竹樂器。1958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附中。1961年升入本科繼續深造,從師馬友德、甘濤、瞿安華和程午加等教授學習二胡和琵琶演奏。1962年在廣東文藝團體工作,在此期間還學習演奏了一批廣東樂曲目。
1964年調往北京,繼續向陳振鐸、陳朝儒、曹正、劉明源等各地名家學習,博采眾長,演奏藝術迅速提高,獲得同行及廣大觀眾的好評。1976年創作了二胡獨奏曲《戰馬奔騰》,立即在國內廣為流傳,1977年在全國性會演中多次獲創作獎、優秀演奏家,1982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演出專場獨奏音樂會表演。1987年參加中國藝術民族器樂專場演出。
繼《戰馬奔騰》以後,又陸續創作了一批新的作品:《陝北抒懷》、《影》、《山村小景》、《喜報》、《凱旋》、《追擊》、《發射場上》、《盼》等二胡獨奏曲和協奏曲。陳耀星先生在二胡演奏和創作上有了較大的突破,創新並發展了「連頓弓」、「大擊弓」、「快速雙弦抖弓」、「外撥弦」、「左手撥弦」、「右手彈輪」、「偽泛音」等新的技法,為二胡創作和演奏作出了重要探索和新的啟示。被譽為《陳耀星是當代中國最先進的二胡演奏家之一》、《世界性的演奏大師》、《中國的帕格尼尼》、《東方的弦樂大師》等……。

陳鴻燕(笛子)
 廣東台山縣人,少年時代得陳品豪老師的啟蒙以擅操笛曲名聞閭里。22歲畢業於廣州音樂學院笛子專業,師承陳添壽老師、羅德栽教授。1979年來港,應聘香港中樂團為笛子演奏員。陳鴻燕曾拜學於趙松庭。陳君於求學期間,常代表廣東演藝界出席「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擔任笛子獨奏,深獲好評。來港後,活躍樂壇,1986年曾多次與泛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大型中國笛子協奏曲「走西口」。

曹文工(笛子)
 早年學習長笛,中學開始學習民族音樂。1960年進入北京師範學院開始學習笛子演奏,曾隨馮子存、霍偉、劉森等人學習。1962年考入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以後又受到梁培印、王鐵錘的指導。1970年調到中國音樂學院任講師。曹文工的演奏吸收了劉森演奏風格的特點,並運用了較多長笛演奏方法與技巧,風格新穎,很有特點。70年代曾編寫一本笛子獨奏曲集,其中有他創作的代表《飛轉的機床》、《葡萄豐收》、《太行新歌》等。作品《飛轉的機床》廣為流傳,作者在樂曲中運用了快速的吐音,形象地表現了機床飛轉的節奏特徵,演奏快速、流暢,描寫出工人們看到自己製造的新機床成功時喜悅的心情。這是笛子獨奏曲中,第一首以工業題材創作的作品。

曹永安(古箏)
 6歲起由父親曹東扶啟蒙習箏,是河南曹派古箏的主要繼承人之一,不但全面掌握了此一流派的技巧和樂曲,並且在保持本流派風格的前提下有所創新。除演奏之外,還長期從事河南板頭曲的整理、挖掘和研究工作。並創作、改編了多首古箏獨奏曲。1981年與其妹李汴合編出版了「曹東扶箏曲集」,系統地介紹了曹東扶先生在古箏方面的藝術生涯、演奏風格及技巧特點等,並記錄、分析了曹先生數十首創作曲及板頭曲,是箏藝的重要著作。

曹東扶(古箏)
 河南鄭縣人,是河南曹派大調曲的創始人。他對於河南板頭曲的收集、定譜、開拓不遺餘力。其演奏內在深沉,蒼勁有力,樂曲處理深刻細膩,情緒變化鮮明強烈,深具感染力。尤其指法嫻熟,功力深厚,發音堅實圓潤。他的演奏不拘一格而有所創新,其獨創表現手法有:帶有強勁音頭的「搖指」;有力的「剔指」;運用「游搖」、「小顫音」手法表示不同程度的悲哀情感;「大顫音」情感激越;「揉彈間奏」餘音裊裊……,一方面豐富了箏的演奏技巧,另一方面加強了樂曲的表現力。曹東扶另創編了許多箏曲,如「鬧元宵」、「劉海與胡秀英」、「變體孟姜女」、「蘇武思鄉」等著名作品,及「河南大調曲子集」、「河南鼓子曲」、「曹東扶箏曲集」均已出版。

崔君芝(箜篌)
 崔君芝自幼就受到了專業的音樂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196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在校期間,她主修了鋼琴、二胡、馬頭琴。畢業後,在河北省歌舞劇院工作時又掌握了豎琴的演奏技巧。1979年,她參加了箜篌的改革研制工作,致力於演奏方法的創新。她以豎琴演奏手法為基礎,揉合了中國民族傳統樂器古箏、古琴、琵琶的演奏韻味和聲響特點,創造了一整套箜篌的演奏技巧,編寫了大量的教材和練習曲。崔君芝成為中國近代第一位箜篌演奏家,她的演奏質樸內在,技巧嫻熟,表現手法豐富,博得了國內外音樂家和聽眾的讚賞,贏得「箜篌國手」的美譽。


十二劃

馮子存(笛子)
 河北陽原縣人。自幼學吹竹笛,17歲隨兄到包頭謀生,在此期間,他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民間音樂,並時常向民間藝人學習。1949年後參加察北宣傳隊。馮子存是四十年來第一位把笛子獨奏這一形式重現舞台的人。他的演奏具有濃厚的內蒙《二人台》的風格,他通常以《二人台》曲牌為基礎進行加花變奏為笛子的獨奏曲,像《五梆子》就是如此。他吹奏的笛曲,音色嘹亮、粗獷,情緒歡快而熱烈,在樂曲中善長運用疊音、垛音、滑音、飛指、花舌等技巧。具有典型的北方梆笛特點,風格獨特,自成一派。為笛壇一代宗師。他的代表作品有《五梆子》、《喜相逢》、《掛紅燈》等。三十年來,創作、改編了大量笛子獨奏曲,並出版了《馮子存笛子曲選》及《馮子存笛子曲集》。

湯良興(琵琶)
 上海市人。生於音樂世家,7歲學習二胡,13歲以琵琶、二胡的優異成績考入上海民族樂團。先後師從馬林生、馬聖龍、衛仲樂、孫裕德、李廷松、楊大鈞等學習琵琶、並跟隨名琴家張之謙先生學習古琴。他博取眾家之長,刻苦鑽研,15歲正式登台獨奏,受到音樂界的重視和讚賞。1974年以最優異的成績被選為中央樂團的琵琶獨奏家。他旳演奏委婉動聽、熱情奔放,氣勢雄壯,不僅有紮實的功底,而且路子寬廣,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是現代中國獨樹一幟的琵琶演奏家。

項斯華(古箏)
 自幼習鋼琴,有良好的鍵盤樂器基礎。五十年代末即師承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先生,亦受著名箏家曹正先生和郭鷹先生教益。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首次試用雙箏獨奏《海青拿天鵝》,廣獲好評。1965年,自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歷任北京電影樂團、上海樂團、北京中國歌劇舞劇院獨奏演員,兼任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講師及北京古箏研究會理事。項斯華在忠實繼承傳統中國箏樂的各個流派的同時,大膽借鑑鋼琴和豎琴的某些演奏手法,使箏的演奏技巧得到發展,豐富了古箏的表現力,同時也形成了項斯華獨特的表演風格。她的演奏細緻樸實,音色醇美,格調清新。

閔惠芬(二胡)
 江蘇宜興人,8歲從父閔季蹇學習二胡,195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承王乙、陸修棠,直至大學畢業。1963年在第四屆「上海之春」的全國二胡比賽中獲一等獎,時年僅17歲。二胡演奏家閔惠芬,是上海民族樂團獨奏演員。閔惠芬的演奏充滿激情,音容兼備,對樂曲深入開掘內涵,加以細膩的藝術處理,琴聲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她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形成了熱情而內含、動人而不媢、誇張而不狂、哀怨而不傷的演奏風格。

屠偉剛(琵琶)
 上海人。1959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專修琵琶,師承琵琶大師衛仲樂、林石城先生,196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後任職於上海電影樂團。屠偉剛全面的承襲了衛仲樂先生深沉灑脫的演奏藝術,對十三大套琵琶曲及劉天華、阿炳的琵琶作品均有深刻的研究,他的演奏輪指清徹圓潤,拂掃鏗鏘有力。多年來他的琵琶獨奏,一直是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1978年在上海榮獲優秀獎,並首演了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移植的琵琶協奏曲「梁祝」獲得成功。

華彥鈞(琵琶)
 華彥鈞(1893~1950),民間音樂家。小名阿炳,江蘇無錫人。自幼隨其父華清和當道士,習音樂。後淪為街頭流浪藝人,飽受苦難,雙目失明。生前留下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風曲》、《聽松》等音響資料,是我國音樂寶庫中一份珍貴遺產。其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表達了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感受,情真意切,感動人心,充滿藝術的生命力。

程午嘉(琵琶)
 上海奉賢人。從小跟父親學習江南絲竹,中學時期學會崇明派琵琶《瀛洲古調》的全部曲目,並向山東諸城王燕卿學古琴。後跟鄭覲文學古琴、古瑟、箜篌,隨汪昱庭學琵琶。他演奏琵琶傳統樂曲,力戒潤飾改動,較好地保留了樂曲的原貌,如《霸王卸甲》、《漢宮秋月》、《陽春白雪》、《飛花點翠》等,都具有古樸之風,並將琵琶由原四相十二品改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為民族樂器的改革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作有琵琶獨奏曲十餘首,還編有《琵琶曲譜》、《十番鑼鼓》等書。


十三劃

惟(琵琶)
 上海人。197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民族樂團。先後向陳宏仁、畢志光、謝家國、林石城、湯良興、孫裕德、馬聖龍、秦鵬章、龔萬裏、葉緒然、劉德海學習。1980年在「上海之春」全國琵琶比賽中獲三等獎。1982年在「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會演」中獲優秀表演獎。1985年在「上海市青年演員(歌劇、器樂)會演」中獲優秀獎。1989年在「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中獲琵琶青年專業組一等獎。楊惟在琵琶演奏藝術的探索中,以極大的熱情,勤學苦練,執著追求,並注意博採眾藝,不斷豐富、充實自己。楊惟的演奏,基本功紮實、全面,注重剛柔相濟並追求樸素的自然美。因此,他的演奏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詹永明(笛子)
 杭州人。9歲開始學吹竹笛。1972年考入浙江省藝術學校,隨著名演奏家趙松庭學習。1975年擔任浙江省歌舞團笛子獨奏演員。他的笛子演奏是以南派風格為基礎,繼承了趙松庭先生的南北派,以音色明亮、豪放、華麗為特點,技巧嫻熟,1980年曾獲杭州「西湖之春」音樂會笛子比賽第一名,1982年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演出獲優秀表演獎。創作的代表作品有《春滿水鄉》、《婺江歡歌》、《斷橋會》等。

鄔滿棟(笛子)
 山西河曲縣人。1956年考入河曲縣二人台劇團。曾求教於馮子存、王鐵錘。鄔滿棟的演奏長期受二人台音樂的影響,音色粗獷、豪放,演奏氣息飽滿、活潑熱情,帶有鮮明的地方風格和純樸的農村生活氣息。他演奏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走西口》(與劉鐵鑄合寫),全曲由序奏、荒年、家境、新婚、洞房、哭訴、話別、送行、遠瞭、尾聲十個段落組成。這首作品選用的素材豐富,曲調委婉動聽,全曲感情變化幅度較大。演奏中還運用了二人台笛子演奏的各種技巧,如花舌、喉音、氣震音、垛音、慢顫音等。他創作演奏的代表作品還有《碾糕麵》、《興頭》、《叮格叮》等。

管平湖(古琴)
  管平湖(1895─1967),江蘇蘇州人。其父管念慈為清末畫家,受皇家恩詔入京,名重一時。管平湖自幼彈琴學畫,皆得家傳。復受琴於九嶷派楊宗稷,這位號稱九嶷山人的湖南琴家,當時在北京是對琴界最有影響的人,他教管平湖《漁歌》、《瀟湘水雲》、《水仙操》等曲,用的都是齊聲彈奏的方法。管氏在三十歲求教於一位武夷山的琴家悟澄和尚,體悟了武夷派靈活運指的妙用。後來他又投學於一位能彈奏川派張孔山所傳琴曲七十二滾沸《流水》的秦鵬鳴道士。因有這些因緣,他遂兼擅三派之特色,自創風格,卓然成家。


十四劃

寧保生(笛子)
 河北保定人。1967年入中央民族樂團。他主要以自學為主,學習馮子存、劉管樂的表演風格,現為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他較偏重於北派的演奏風格,七十年代末創作並演奏了《春到湘江》一曲,引起笛壇注目。他的演奏輕鬆飄逸,較為抒情,吐音乾淨,速度較快。代表作品有《春到湘江》、《節日》、《水鄉豐收人歡唱》、《月夜》等。

趙玉齋(古箏)
 山東鄆城人,9歲開始讀書,13歲起兼學地方音樂,彈唱《山東琴書》,從師本村藝人王登海,而後跟樊西雨、黎連俊等學習彈箏、拉墜琴、打擊樂、鑼鼓套一類的樂器都會一、二。失學以後,這些玩意兒就變成他的專業。1943年,他考進私人辦的《東魯雅樂社》。該社專傳琴藝,由王殿之任社長。從此,他專攻古箏、擂琴、京胡等樂器!1949年出師,自己流浪於京、津、滬、鄂、湘、桂、黔、川,靠賣藝為生。後在西南地區民間音樂匯演中,獲得箏、擂琴演奏優秀獎。1953年初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又獲擂琴優秀演出獎。同年中期,被調往瀋陽音樂學院,任教古箏、擂琴至今。到瀋陽音樂學院之後,在著名音樂家李劫夫院長的幫助下,學習彈奏鋼琴,充實了音樂理論,進一步提高了演奏古箏的技能,並把當年口授  指傳的箏譜用簡譜記錄了二百餘首,整理出老八板十大套曲中的三大套合奏總譜,還用工尺譜新編了三十餘首獨奏曲。1954年,趙玉齋首創雙手彈箏《四段錦》,隨後創作了舉世周知的《慶豐年》,受到全國文藝界的注目。1954年趙先生開始創作箏曲,並嘗試用五線譜記譜。1955年正式運用和聲和弦的雙手彈箏,1957年改革擴大製作二十一弦的箏,已經在國內外普遍流傳,1958年趙先生以其獨創精神,建議瀋陽音樂學院樂器修製廠改革箏的轉調,這一大膽嘗試已為國內外箏界所普遍採用,三十年來,趙先生教授學生五百餘員,演奏了一千五百多場次,為中央台和地方台錄音二百餘首,出版了《箏曲選集》,《古箏曲集》等唱片五張,還發表了專題論文數十篇。獲「中國箏王」、「擂琴大師」、「擂琴宗師」之美稱。

趙松廷(笛子)
 浙江東陽人。1956年到浙江歌舞團擔任獨奏演員,1978年調浙江藝術學校任教。 他的演奏具有南方笛派典雅華麗的風格,又吸收了北方笛派剛勁、粗獷、明亮的特色,形成柔中有剛、剛柔並兼的獨特風格,有人將他稱之為「南北派」。1956年以創作演奏《早晨》一曲而蜚聲樂壇,此曲匯南、北之技法,並將嗩吶特殊的循環換氣運用到笛子演奏上,擴大了笛子的表現手段。七十年代致力於笛子的科研和教學,並有所造就。著有《橫笛的頻率計算與應用》、《溫度與樂器音準問題》與《中國竹笛教學講義》等論文及教材。代表作品有《早晨》、《婺江風光》、《採茶忙》、《三五七》、《幽蘭逢春》等。

趙寒陽(二胡)
 江蘇常州人。1970年入常州市歌舞團,1972年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學習。後留校在附中任教,現任該校實驗樂團民樂隊副隊長,曾多次隨團出國訪問演出。1985年獲全國二胡邀請賽二等獎。


十五劃

蔣才如(二胡)
 生於1945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曾師從蔣風之、張韶、王國潼、聶靖宇。蔣才如善於廣擷博採,他的二胡演奏既有古樸幽深之韻味、又有激情奔放之力度;既有柔和優美之音色,又有文靜灑脫之風格。他的二胡集河南墜胡的豪放,江南絲竹的委婉,北方的瀟灑、南方的細膩為一體,創立了富有鮮明個性特徵的藝術風格。蔣才如不僅是一位技藝成熟的二胡演奏家,又是一位樂思敏捷、勤筆多產的作曲者。他的成名作《北京有個金太陽》(二胡齊奏)曾在六十年代風靡全國,後又有《憶親人》、《歡樂的彝寨》、《軍民曲》、《川江船歌》等多部作品問世,其中一些作品先後在全國、全軍優秀作品比賽中獲獎。

蔣風之(二胡)
 蔣風之(1908~ ),1927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後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向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學習二胡和小提琴,並自學鋼琴。他繼承傳統,苦心孤詣,在二胡表演藝術上形成了以古樸典雅、深邃內含而著稱的獨特風格。所演奏的二胡曲《漢宮秋月》,把封建時代宮女內心的情感活動,刻劃得維紗維肖,堪稱一絕。

蔡敬民(笛子)
 1959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向長笛教師張志華、王宗衡學習,曾求教於馮子存、王鐵錘。他自幼受蘇北民間音樂的薰陶,演奏具有南方音樂特點,五十年代曾以創作並演奏《上游曲》引起笛壇注目。他的演奏音色流暢,指法乾淨,較為抒情。從五十年代末起,他開始試驗加鍵改良笛,並在此基礎上於1970年設計試驗了新竹笛,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多年來他一直用新笛進行教學,總結了一套訓練方法,著有《新竹笛笛子及演奏》一書。此書較完整地介紹了新竹笛的結構與演奏方法。他的代表作品有《到農村去》、《打虎上山》、《英雄少年》、《上游曲》等。

劉天華(二胡)
 劉天華是首位將二胡從民間傳統樂器提升為專業化獨樂器的音樂家,他自一九一五年開始創作《病中吟》,到一九三二年逝世前不久才完成的《燭影搖紅》,合共十首二胡獨奏樂曲,已成為中國音樂的珍品。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特色在於引入了西洋作曲的技法來創作,其中有好些作品的演奏技法,還汲取了西方小提琴的技巧,很成功地與來自民間的曲調融和,這實與劉天華的成長背景很有關係。
劉天華為江蘇江陰縣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其兄是著名文學家劉半農。他早年在常州中學求學時,便已學習西洋銅管樂器,輟學後還參加過「反滿青年團」軍樂隊,上海「開明劇社」樂隊,又學過作曲和小提琴演奏,可說接受過頗為全面的西方音樂訓練。一九一四年劉天華返回家鄉,先後在江陰、常州的中學教音樂,其間跟從周少梅、沈肇周習二胡、琶琵,又赴河南習古琴,向僧道和民間藝人學習各種民間樂器,搜集記錄民間音樂作品;到一九二二年後,劉天華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及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其間還在北京學習了三弦拉戲、昆曲、小提琴、和聲學、理論作曲學,浸淫於民間音樂及西洋音樂之間。
在北京期間,劉天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編輯出版《音樂雜誌》,參與創辦「愛美樂社」,又首次使用五線譜準確記錄梅蘭芳的唱腔,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搜集整理了《安次縣吵子會樂譜》、《佛曲譜》,但某次赴北京天橋收集鑼鼓譜時不幸染了猩紅熱,罹病一星期後即逝世,時為一九三二年六月八日,年僅三十七歲。劉天華雖然英年早逝,但卻留下了三首琵琶曲、十五首琵琶練習曲,他所創作的十首二胡獨奏曲和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更大大提升了二胡的地位,使之成為一種專業的獨奏樂器。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是特別為二胡獨奏而創作,原來並無伴奏樂器,現按不同樂曲需要來配伴奏,使樂曲的內容,意境得以更為豐富、深刻。
劉天華這十首二胡曲,除了《燭影搖紅》及《光明行》,是帶有歡愉的格調外,其餘各曲如非直抒心境,便是借境抒懷,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傷鬱悶,亦正是民國初年時期,一般知識份子在當時時局的無奈心態下,一種普遍的情緒。

劉赤城(古琴)
 劉赤城是中國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諸城派」的最後傳人,為我國當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他幼年從其父學,後受學全國著名諸城派古藝術大師徐立蓀門下有年,深得真傳。20歲時,其琴藝已蜚聲全國琴壇。劉赤城操縵琴藝積三十餘寒暑,在繼承和發展傳統的基礎上並融匯各派所長,形成鮮明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他的演奏沉雄,清曠而又豪放洒脫,我們從他的演奏中可以領會到古琴音樂深刻的內涵。

劉桂蓮(琵琶)
 上海市人。1979年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從師於吳俊生、王范地、鄺宇忠、林石城、李光華諸位名家;198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院並留校工作。1980年曾在「上海之春」全國首屆琵琶比賽中獲三等獎;1982年在「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會演」中獲優秀表演獎。

劉森(笛子)
 河北保定人。他生長於音樂世家,學習多種民族樂器,擅長於笛子演奏。1953年考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擔任笛子獨奏演員。劉森的笛子演奏以北派風格為基礎,並廣泛學習潮州音樂、廣東音樂、舟山鑼鼓以及《二人台》、《河北梆子》等民間音樂,取南北笛派之優點,兼收並蓄、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劉森的演奏風格抒情、細膩,猶如歌唱一般。他的作品在笛壇流傳廣泛,代表作有《牧笛》、《山村小景》。這兩首曲子,旋律優美、動聽。1975年與彭修文等四人以重奏《春江花月夜》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

劉富榮(笛子)
 自幼隨父母遷居新疆朱泉縣定居。由於他從小生長在新疆,經常向當地民間藝人學習,參加各種少數民族節日盛會,受到民間音樂的薰陶,所以他的笛曲大多是以《麥西熱甫》、《姑娘追》、《囊瑪》中的民間歌舞音樂為素材。他的演奏熱情、粗獷,擅長演奏梆笛、鷹笛。嘴勁大,氣息飽滿而厚實,音色十分高昂、悠揚、遼闊,他的笛膜運用較緊,延長音似弦樂的強烈柔弦,富有濃厚的新疆音樂的特點。他演奏的《帕米爾的春天》較有代表,樂曲以自由、清新的引子,把人們帶到遼闊的塔什庫爾干草原,中段又用吐音模仿「冬不拉」的節奏,表現塔吉克人民歡騰的舞蹈場面,最後主題再現,如牧民跨馬高歌,向遠方奔馳,又好似在大草原上留下了草原牧民深情的歌聲。他的代表作有《公社的早晨》、《草原歡歌》、《軍墾戰土運肥忙》等。

劉管樂(笛子)
 河北安國縣人。幼年向民間藝人學吹管子,以後又自學嗩吶、笛子。1951年到天津歌舞團擔任獨奏演員。他的演奏具有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並有較深的民間音樂根底。他從小接觸民間戲曲,經常伴奏一些「河北梆子」、「老調梆子」、「絲弦」等,給他以後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音樂素材,他的創作大多是採用民歌或民間曲調改編的。演奏技巧上多用滑音、疊音、抹音、顫音等技巧,舌頭常用單吐點音及花舌,進而形成他既有高亢、明亮的音色,又有靈活多變的指法,兩者融合一體,風格獨特。代表作品有《蔭中鳥》、《賣菜》、《和平鴿》、《故鄉》等。出版有《劉管樂笛子曲集》。

劉德海(琵琶)
 河北省滄縣人。13歲開始學習琵琶、二胡、三弦、笛子等民族樂器,同時參加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業餘民族樂隊;1954年從師於著名琵琶演奏家、浦東派傳人林石城先生;195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主修琵琶,除繼續從師林石城學習之外,還先後從師於無錫派曹安和先生、汪派孫裕德先生、平湖派楊大鈞先生,同時還向古琴家吳景略先生等學習古琴、板鼓、低音大提琴等樂器,1960年提前畢業留校任教;1970年在中央樂團任琵琶獨奏演員;1984年在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7年任教授、副院長。三十多年來,劉德海訪問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1980年至1981年期間,曾與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西柏林交響樂團合作演奏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受到中外聽眾的讚揚。他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大大發展了琵琶的演奏技藝,豐富了琵琶的表現能力,逐漸形成了熱情奔放、獨特而新穎的演奏風格。

魯日融(二胡)
 湖北均縣人, 1954年畢業於西北藝術學院。作有民樂合奏曲《長安社火》,獲1984年全國第二屆音樂作品獎。著有《論陝西二胡作品的風格與演奏技巧》。

鄭正華(笛子)
 11歲習笛,參加上海市學生藝術團;15歲被陸春齡發崛進入「上海民族樂團」,自此向孫裕德學簫,向張子謙學古琴。1963年在「上海民族樂團附屬學館」畢業。1964年創作笛子獨奏曲《奪豐收》。1978改編洞簫獨奏曲《太陽》、《侗歌》。1982年赴加拿大探親,應邀在卑詩大學開獨奏音樂會,同時獲准移民,同年創作洞簫獨奏曲《思念》,並擔任加拿大中華民族樂團指揮。1984年在溫哥華民間音樂節獨奏笛子,同年創立中國音樂學校,自任校長,訂定每年舉行一次「鄭正華音樂會」之決定。1985年灌製笛子、巴烏錄音帶。1987年創作笛子和日本尺八二重奏《草原晨曲》。


十六劃

衛仲樂(琵琶)
 上海人。幼年喜愛文藝,自學吹簫,經常參加民間江南絲竹演奏。後參加國樂社團「大同樂會」,先後向鄭覲文、柳堯章、汪昱庭等演奏家求學。1938年創辦「中國管弦樂隊」、「仲樂音樂館」,致力於民族器樂事業。演奏上講究氣質氣魄,注重表現樂曲的內涵,對傳統樂曲的處理不拘前人,具有獨創精神。琵琶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病中吟》等都是他的保留曲目。

鮑元愷(作曲家)

 河北省青縣人,1967年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現任天津音樂學院教授,是中國國務院批准認可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鮑元愷的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樂、室內樂、芭蕾舞劇音樂、電影電視和戲劇配樂以及多種形式的歌曲,其代表作有交響序曲《節日》、舞劇《精衛填海》、童聲合唱套曲《四季》、《景頗童謠》、組曲《海之夢》、歌曲《月亮的故鄉》、《愛的珠穆朗瑪》等,曾多次榮獲國家獎和全國音樂創作類。1990年起,投入《中國風》系列交響音樂創作,其首篇《炎黃風情──中國漢族民歌主題二十四首管弦樂曲》自1991年首演後,已成為中國交響音樂新作中上演率最高的作品,除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灣、香港等地不斷上演外,還在法國、德國、荷蘭和美國贏得了異國聽眾的高度評價。


十七劃

戴亞(笛子)
 浙江省人,七歲開始吹笛,九歲起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趙松庭先生。1982年畢業進入杭州歌舞團任獨奏演員。198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永清先生,進一步掌握了北派笛子各名家不同的演奏風格,後又在北派笛子代表之一劉管樂先生門下深造。1990年畢業留校任教。戴亞在1980年杭州《西湖之春》笛子比賽中,就曾獲第一名,其後曾於1989年全國民樂電視大獎賽中獲笛子第一名,1991年,戴亞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笛子獨奏音樂會,得到行家們的高度評價。戴亞的演奏風格基於南派的典雅、華麗、又融入了北派的高亢與激昂。他在繼承民族音樂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又使竹笛這一古老的樂器及其演奏技巧有新的發展。同時在與現代音樂創作技法的結合上,做了辛勤的探索,進一步拓寬了笛子的表現領域,使竹笛演奏藝術更富於新意和魅力。


十八劃

蕭白鏞(二胡)
 1963年於《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及新作品演奏獎。1979年蕭氏在上海舉行的個人獨奏音樂會中選用多種民族拉弦樂器去演奏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獨奏曲二十餘首,創此種形式音樂會的先河,廣獲讚譽。蕭白鏞的演奏尤以音質淳厚豐滿,音色優美圓潤,感情純樸真摯,風格濃郁見稱。

魏顯忠(笛子)
 瀋陽市人。14歲開始學吹竹笛,師承民間藝人崔德慶學習嗩吶演奏,也曾求教於陸春齡、趙松庭等人。他注重於北派風格,善長吹奏梆笛,於七十年代初創作並演奏《揚鞭摧馬運糧忙》一曲,為大眾所熟悉。他演奏的手指技巧較為豐富,感情的抒發奔放而強烈,起伏度較大,常以輕快、靈活的演奏表現較為生動的藝術形象而見長。代表作品有《揚鞭催馬運糧忙》、《人民列車向前進》、《家鄉好》等。

簡廣易(笛子)
 四川重慶市人。195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主修竹笛。這期間,他曾向葉仰曦、段廣易、劉森等人學習。1962年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他主要繼承了劉森的演奏風格,並博採眾長,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發展了這一流派的演奏,他的演奏清新流暢,抒情與激情並重,表情細膩,音色嘹亮,富有歌唱性,他常以舌點、指小顫和腹振音潤色旋律,技巧純熟,很有特點。1977年他以創作並演奏《牧民新歌》而受到廣泛好評。代表作品有《牧民新歌》、《喜看豐收景》、《家鄉讚》、《山村迎親人》等。


二十劃
蘇文賢(古箏)
 廣東省潮安縣人。1926-1938年旅居泰國,1938年回國,參加當地「民間樂館」(業餘音樂組織)的表演及教學活動。1949年參加潮州民間音樂團,1960年任教廣州音專。是潮州箏藝的代表。

蘇巧箏(古箏)
 父親蘇文賢是南派古箏名家,在音樂學院任教。蘇巧箏自幼習藝已在良好的環境中受到嚴格訓練,完整及有系統地繼承了潮州古箏對弦詩的詮譯技法和演奏風格。1960年赴瀋陽音樂學院隨古箏教育家趙玉齋學藝三年,使其又精於北派箏藝。在三十年的古箏專業生涯中,博采眾長,融匯形成自己含蓄、柔美、典雅的演奏風格。她演奏的各派箏曲及現代箏曲剛柔相濟,情氣和諧,風格鮮明,韻味雋永。

羅九香(古箏)
 廣東大埔縣人。1956年出版客家音樂《出水蓮》、《玉連環》、《昭君怨》等唱片。精通中州古調、漢皋古譜(廣東漢樂的舊稱)。所傳箏曲經人整理有《客家箏曲選集》。在演奏手法上,羅九香還善於吸取其他樂派的演奏手法來充實自己。比如,他運用山東箏派中的大指小關節輪音來豐富客家箏傳統八度輪音的技法;他吸收北派古箏連托兩弦再輔以滑音的彈法,來增加力度和氣勢;他學習西洋樂器演奏和音的方法,豐富和聲效果。羅九香素以「大古元音」遺韻傳人,「儒家樂派正統」自詡。

饒寧新(古箏)
 生長於音樂世家,其父饒從舉是著名的漢樂演唱家及揚琴演奏家,於五十年代灌錄不少唱片,於客家地區頗有影響。1956年中國第一屆音樂週演出,其父是漢樂三位代表之一。受其父啟導,饒君自幼便學習揚琴、古箏等樂器,1959年考進廣州音專附中專研古箏,師事潮箏名家蘇文賢三年,其後升入大專師事漢箏名家羅九香三年,盡得潮箏與漢箏之精髓。饒君演奏細膩,感情豐富而內在,具有深厚、全面性的演奏技巧,除精通漢箏外,也擅長潮箏及廣東音樂箏曲的演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