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回味的往事之八——大兵团

 驿外残红 2011-01-01
“丁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彭德怀的诗句绝不是诗人艺术的夸张。
男劳力欠缺,管区遵从公社的旨意,把普通家庭的中青年妇女组织起来,称作“大兵团”(惜乎妇女们当年尚不识脂粉为何物,不然,当称“红粉兵团”),让她们扮演花木兰、穆桂英的角色。
“大兵团”的战士们包揽了“炼铁丁壮”——男人们撂下的重活。她们车水、犁田、割麦、插秧、栽苕、打谷……不行也得行!她们“公社的婆儿客最听话,哪里需要哪安家!”按照指挥员的命令,今天这里,明天那里地流动作战。她们牵肠挂肚,丢下家中老小出门。她们赤手空拳,因为不管到哪里都有现成的农具。那是伟大的历史时刻,需要她们勇敢坚强、竭尽全力地去进行刻不容缓的“抢抓季节”的战斗。
季节为什么要抢要抓?因为一季庄稼的收成有时就看几天!那几天可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一点都耽误不得!“大兵团”的战士们首先遭遇到的就是“收进拿出”的紧张战斗——割麦、插秧。幸好她们的腰肢柔软,弯下去要比男人们容易一些,然而,也弄得来纤腰几折。她们白天插秧,晚上割麦。她们锯断竹竿,装进煤油,做成火把,照亮战场。那战场就好像繁星点点的夜空,她们就好像在天上一样地打起了夜战。那壮观的场景,实在非常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大中华的成语“夜以继日”的真正含义!想一想吧,大片的农村土地,男人们在家的时候,鼓足的干劲差点冲天,耕种都还在喊困难,真是亏了她们,竟然改写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言壮语!
红苕在当时被称为主粮,眼见得仓空肚瘪,充当指挥的领导们不敢轻视,大呼小叫地要战士们突击红苕。种红苕要先挖沟,而挖沟就像开荒,因为割了麦子的地方已经郁郁葱葱,草深没膝。大家拼命战斗,直突击到香籖一样的高粱抽穗,毽子一样的大豆开花。
收获水稻的时候,田水特深,(因为上年放水吃了大亏)拌桶浮得齐腰。妇女们站在淹过大腿的水中弄得浑身透湿!穿了干,干了穿,我的母亲就在那时得下了严重的风湿。而后,一遇阴雨天气,就四肢麻木、腰膝疼痛,不断呻吟。
  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且打油几句作为收尾:三年困苦问何因?且看当年瞎折腾。天公岂愿为脂粉,唯物须还历史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