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在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1~2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2.火星与地球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密度比地球大
B.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C.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D.白昼时间比地球短
右图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据此回答3~5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N,20°E
B.23°26′S,160°W
C.23°26′N,160°W
D.23°26′S,20°E
4.下列四幅图中与上图所示情况一致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

A. B. C. D.
5.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X位于P的正北方向 B.Y位于P的正南方向
C.A位于P的东北方向 D.P位于Y的西北方向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W;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0?;读图回答6~7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
A.(120?E,20?N) B.(60?W,20?N)
C.(120?E,23?26′N) D.(60?E,15? N)
7.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
A.76?34′N,36?52′ B.85?N,20?
C.76?34′N,10? D.80?N,30?
右图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②地吹 (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的气温年较差比②地小
B.①地此时风力比②地强劲
C.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D.图示季节,我国南北地区普遍高温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10~12题。

10.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11.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 )
A.700km B.550km C.1100km D.850km
12.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
A.0℃ B.-5℃ C.2℃ D.-8℃
读“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完成13~14题。

13.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海域水温最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海域冬季洋流向东流动 B.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 D.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
读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完成15~16题。

15.根据板块构造理论,2010年10月印度尼西亚“两天三灾(火山、地震、海啸)”是有哪几大板块相互运动造成的 ( )
A.②③ B.④⑥ C.④⑤ D.①③
16.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读右图 “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17~18题。
17.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18.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 )
A.3 700米 B.4 800米
C.5 000米 D.4 680米
图4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5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 ( )
A.a B.b C.c D.d
20.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总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速度快
C.迁移人口少 D.人口老龄化严重
下表是我国第四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人口数量的在全国的位次变化表。回答21~22题

21.四川省两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位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人口外出经商和务工
B.国家行政区划的调整
C.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率下降
D.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上升
22.关于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人口数量位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安徽省位次变化主要是死亡率上升快
B.河南省位次变化主要是人口迁移
C.山东省位次变化主要是出生率的变化
D.广东省位次变化主要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D.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过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是完全相同的影响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23~24

题。
23.在图甲中,字母C→E反映的是 (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24.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a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C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A时段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25~26题。

25.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 )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B.从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市区边界应在d线处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26.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城市略图,判断27~28题。
27.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⑨ D.④
28.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右图为南亚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9~30题。
29.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 ( )
A.水泥厂 B.钢铁厂
C.棉纺厂 D.造船厂
30.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其对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
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凸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40分)
31.右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150N纬线与经线圈BAC垂直相交于A点,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8分):
(1)在图中用实心点及字母N标出北极点所在的位置(1分)。
(2)B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该日B地昼长为 ____________小时(每空1分,共2分)
(3)流经E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1分)
(4)图中D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
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1分),该环
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32.阅读下面表和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城市降水状况(单位:mm)

(1)对比分析1月份表中两城市降水差异及其原因。(6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常年风浪很大,请分析原因。(2分)
33.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4分)
(2)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2分)
(3)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8分)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 、 等三大高峰。(4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1分)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后果。(3分)
35.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0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22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2分)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在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二
31.(8分)
(1)北极点应在线段BA与太阳高度00和300等值线的交点的中间(1分)
(2)750N 900 24(2分)
(3)西风漂流 (1分)
(4)热带草原带(1分) 土地荒漠化(1分) 人口增长快,滥垦滥伐、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草原退化(2分)
32.(8分)
(1) 1月为夏季:悉尼降水多于珀斯;(2分)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2分)珀斯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2分)
(2)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常年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2分)
33.(8分)
(1)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 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雪量大(4分)
(2)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2分)
(3)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森林植被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2分
34.(8分)
(1)现代 增长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人口 (4分)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1分)
(3)偏高并持续升高。(1分) 造成后果: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及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2分)
35.(8分)
(1)发展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
(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 小城镇集中分布在交通线沿线(2分)
苏南城市化起步较早,水平高(1分)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1分)
(3)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②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③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任答两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