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季银装素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人们可以尽享雪上运动带来的乐趣;
伴随着铃儿响叮当的歌声,圣诞老人乘着雪橇从北极出发,把礼物带给世界各地的孩子们; 熬过漫长黑暗的寒冬,人们迎来仲夏节,享受明媚而充裕的阳光所带来的欢乐; 一起走进“千湖之国”芬兰,体验地道的北欧风情。
(标题)温馨的芬兰家庭圣诞“平安夜”
解说:有人说,北欧人对圣诞节有着特别的钟爱,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里纬度高,冬长夏短。漫长的冬季夜长昼短、又冷又湿,而度过了冬至这个最短的白天之后,冬夜将会逐渐缩短,离夏天阳光灿烂的日子越来越近,因而这里的人愿意将圣诞节看作是一年中的一个转折点。而芬兰人对圣诞节的期盼则更有代表性,因为,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就来自芬兰北部的拉普兰省。 根据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兰和前苏联于1927年确定以拉普兰省“耳朵山”为两国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 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视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作为圣诞老人的故乡,欢度圣诞节是芬兰人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这里的人们,往往提前两三周就开始为过节做准备,纷纷购买圣诞礼物,发送圣诞贺卡,制作各种圣诞食品。 12月24日是圣诞 “平安夜”。对芬兰人来说,和家人一起过圣诞“平安夜”至关重要。圣诞“平安夜”聚餐是一年中每个芬兰家庭最丰盛的一顿晚餐。很多芬兰人在辛苦劳作一年后,都希望利用圣诞假期好好放松休息一下,和家人及亲朋好友一起享用圣诞美味佳肴。在家里享用圣诞美味佳肴是芬兰家庭最传统的过节形式,在“平安夜”很少有人去饭店聚餐。 赠送圣诞礼物是每个家庭圣诞“平安夜”最热闹的时刻。每年的这一天,孩子们都盼望“圣诞老人”能在晚上送来圣诞礼物。因此,许多家庭不惜花费上百欧元雇用一位“圣诞老人”来为孩子们赠送圣诞礼物。而更多的家庭则是由家长装扮成“圣诞老人”为孩子们发放礼物。“圣诞老人”按响门铃,将事先准备好的圣诞礼物一一送给在场的所有人。互赠圣诞礼物已成为芬兰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芬兰人喜欢白色的圣诞。尽管纷纷扬扬的大雪将窗外装点成一片银白的世界,但室内多彩的圣诞树、鲜艳的圣诞花、温馨的蜡烛光,令人暖意浓浓。在祥和宁静的圣诞“平安夜”,一家人一边喝咖啡并品尝自制的饭后甜食,一边海阔天空的聊天,浓浓的亲情溢满整个圣诞“平安夜”。
(标题)芬兰欢度仲夏节
解说:熬过漫长黑暗的寒冬之后,芬兰人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夏季。夏季是芬兰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宝贵时光,而仲夏又是整个夏季最美妙的时刻。每年,芬兰全国各地都会按照民间传统习俗举行仲夏节庆祝活动,尽情享受明媚而充裕的阳光所带来的欢乐。 在芬兰,仲夏节是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节。仲夏节原是古老的宗教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仲夏节已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成为庆祝光明与万物繁茂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 首都赫尔辛基的塞乌拉岛是欢度仲夏节的中心。塞乌拉岛四面环水,是一座露天博物馆,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仲夏节欢庆活动。仲夏节当天傍晚,赫尔辛基市民和各国游客成群结队来到塞乌拉岛,许多人还特意穿上了漂亮的传统民族服装。林间路旁,芬兰民间合唱团兴高采烈地唱起传统民间歌曲。道路两旁,搭起许多富有传统特色的小作坊。当地人身着各式民族服装,表演富有芬兰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再现了古代芬兰人劳动和生活的场景。 岛上立有仲夏节花柱,在花柱旁,身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人们跳起传统的民间舞蹈,并盛情邀请游人共舞。在欢快的乐曲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尽情享受着节日的轻松与欢乐。 传统婚礼是仲夏节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在塞乌拉岛16世纪修建的古老教堂里,每年仲夏节都要为一对情侣举行盛大的结婚仪式。在婚礼圆舞曲中,身披白色婚纱的新娘和身穿黑色礼服的新郎翩翩起舞。在这难忘而美好的时刻,新娘新郎沉浸在无比幸福的喜悦之中。随后,他们亲朋好友也登上舞台共舞,在圆舞曲中祝福新娘新郎永远幸福。 仲夏节最精彩的压轴戏是点燃仲夏之夜篝火。当一名妇女乘船将周围的一堆堆小篝火点燃后,新婚夫妇乘坐一条古老的长木船来到主篝火旁,用火把点燃了象征着驱除邪恶、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巨大的主篝火。篝火越烧越旺,冲天的火光映红了水面,使仲夏节庆祝活动达到了最高潮。意犹未尽的欢庆人群再次随着乐曲跳起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双双对对,载歌载舞,如醉如痴,彻夜狂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