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个孩子生与死的55秒钟 文/图 邓勃

 心语流淌 2011-01-02

13个孩子生与死的55秒钟-

  文/图  邓勃-

-

  -

  等下还要去学校门口,那有些情感的东西。南平刚下过小雨,地还是湿的,它反射着学校门口的烛光点点,很凄凉……-

  2010年3月23日,成为南平这个依山而建平静小城一个不平静的日子……-

  到南平时,天全黑了,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气氛很悲凉,烛光不算亮,但在黑夜中显得很醒目,随前来献花的市民增加,烛光也变多了……-

  烛光被雨灭了,总是有市民默默向前蹲下来重新给它点亮,烛光不烧完,就不会让它们灭掉……-

  雨点沾满菊花的花瓣,在烛光下,晶莹剔透……-

  在市政府会议厅,挤满了从各地来的媒体记者,在等新闻发布会,等领导的到来。这一等时间变得漫长,一拖再拖,不大的屋子里显得特别的闷热……-

  -

  “当时有一个学生捂着肚子,跑进传达室对我讲‘叔叔救我’,看到学生浑身是血,我差点就晕过去了。”……-

  “他们不让我活,把我逼疯了,我也不让大家活。”男子拿着长达近25公分的水果刀在学校门口乱砍,孩子乱成一团……-

  只见男子拿刀到抱起学生直接朝学生的胸口狠狠地刺去,刺倒一个又立刻抓起身边另一个学生刺去,手段非常残忍……-

  有的学生被刺中,跑开几十米之后也倒在血泊之中……-

  “我从学校传达室内的凳子下捡起两条红领巾,看着桌上一些凌乱的课本和血迹斑斑的校服。”……-

  傻等的时光里,我的思维回到血腥55秒,耳边回放了目击市民述说早晨可怕的一幕,依稀可见无辜的孩子们四散逃跑……-

  时间总共不长,从录像上看持续了55秒钟,仅仅这一瞬间,8朵美丽的小花全部凋零……八名天真可爱的小生命永远闭上他们幼稚的眼睛,结束了幼小的生命……-

  6岁、7岁、8岁……最大还不到12岁的孩子……-

  -

  这本该是一座安静的小城,人们在不大的城里生活,大人干大人的事,孩子读孩子的书,这短短的时间,把小城的平静扰乱了,舒适的小城涂上了悲痛……-

  这新闻发布会可折腾人,已是夜里十一点,说好九点半开始的,但发布会上只有记者,却迟迟没有领导……-

  这一切都是可忍耐的……-

  终于开始了,有关领导说了十分钟,匆匆结束……-

  -

  之后,我们赶往医院,ICU病房外挤满了伤者家属及亲朋好友,他们在等待希望……-

  “刚才进去看了他一眼,我摸着他叫他名字,孩子虽然全身插满了管子,但是却流下了眼泪。”……-

  我们祈愿受伤的孩子们能在全力抢救下挽回生命……-

  -

  今天凌晨,我们再次来到现场,市民都回家了,学校照着大楼的灯也关了,但烛光依然在燃烧……-

  -

  旁边,传来一声声猫的叫声,就像是婴儿凄怆的哭声……-

  今晚对这个本该安睡的小城来说是多么难熬……-

  -

  夜里,回到住处上网,看到一个网民为逝去的孩子所做的一首诗,泪流满面:-

  妈妈-

  你为什么在哭泣-

  今天不是我的生日-

  为什么在我身旁点燃红烛-

  没有歌声-

  也没有小朋友-

  只有你的泪水-

  在不停地淌流-

  妈妈,拽紧我的手-

  我不想走-

  -

  妈妈-

  你为什么在哭泣-

  今天我又惹你生气-

  是我没完成作业-

  还是我偷偷在玩游戏-

  你打我吧-

  你骂我吧-

  千万不要把我抛弃-

  妈妈,拽紧我的手-

  我不想走-

  -

  妈妈-

  你为什么哭泣-

  是老天不公-

  还是你的爱没将我留住-

  天堂没有阳光-

  也没有鸟语花香-

  我不去那边当天使-

  今生只想做你的心头肉-

  妈妈,拽紧我的手-

  我不想走-

    写这篇手记时,南平的雨一直在下,时大时小……-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今早,孩子死也不肯戴红领巾,他说,那是血红染成的……停课一天福建南平实验小学今天复课……今天的南平,也是泪的南平。请看更新之二:《“孩子!我爱你们!”》:-

http://user.qzone.qq.com/622007785/blog/1269405664-

8岁的陈楚柠就是这次震惊世界的凶杀惨案被残杀的8名学生之一,昨天下午,我走近她充满悲痛的家——请看最新更新之三:《小楚柠再也回不了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