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一元流通硬币市场现状与前景的分析

 泉源阁 2011-01-03

关于一元流通硬币市场现状与前景的分析

 

一、社会调查

    春节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司防伪处,组织部分分行及造币厂的有关人员,由总行货币金银局同志带队,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元流通硬币假币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1、一元硬币的假币共有1992199319941995199719981999七个年号,假币与真币在制造材料上区别很大,有铁合金磁性材料、铝合金非磁性材料、铅合金非磁性材料等,且电镀层都在0.0010.002mm之间;但在表面物理参数(外径尺寸、单枚重量、清边高度、图纹高度)上,与真币较为接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假币制作技术的提高,19981999年号的假币,用肉眼已难辨别其真伪。

2、在银行回笼硬币的抽查中显示,上海、南京、苏州的假币在2.3%左右,温州等地的假币在3%以上,据南京和杭州公交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他们收到的硬币中有1015%是假币,公交部门成了假币泛滥最大的受害者。

3、调查中显示,一般的商业银行不欢迎使用硬币,一方面是其清分繁琐、工作量大,另一方面是缺少有效的清分、辨别、包装三位一体的装备,造成二次发行成本很高;而且,小面额纸钞和硬币在回笼过程中,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没有制约措施,商业银行对广大客户也没有制约措施,因此,出现了一些有损银行和人民币形象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如南京市工行汉口路分理处,某超市调换500元一元面值的硬币,竟有4个游戏机牌,仔细检查后发现,包装纸是南京公交公司的,说明银行在收进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复查,最后银行采取的措施就是同意调换。

二、电子货币与硬币的关系

1、据了解,象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电子货币的使用量只占30%左右,原因在于其硬币的使用机具已经形成了产业化,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信用卡或充值卡的使用都需要有一个网络支撑,如果商品价值太小,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就显得太高,这样消费者是不会接受的,最适宜的方式就是使用小面额纸钞和硬币。

2、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获得了飞跃发展,电子货币也同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在这繁荣的背后,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信用卡完全取代硬币,几乎是不可能,由于每一个消费点均需要设置读卡终端,其背后的支撑网络是十分巨大的,成本之巨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是充值卡,作为一个消费者,为了在超市中购物或乘坐公交等消费行为,在可选择货币和充值卡交易的前提下,个人不会特意去购卡消费的,因为要使充值卡使用便利,就需设多站点充值,造成高成本,而单一站点充值则较烦琐,且购买充值卡要支付一定金额的押金,因而较难打开市场。

3、认真分析我国的消费人群,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使用信用卡,很少一部分使用充值卡,大多数还是使用货币;同时,占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广大乡村,完全达到上海这样的消费观念和水平,可能还需要几十年。因此,硬币在商品交易中的媒介作用,在我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三、大众防伪与机读防伪的关系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我们刚把硬币材质防伪技术提到议事日程,对硬币的材质防伪技术认识比较模糊,经过近期的分析、研讨和交流,辨证地看待大众防伪与机读防伪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我们已认识到,硬币在我国的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娱乐业、自动售货和电话等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以机读为主的硬币,而自由交易、小商品零售等则需要大量以大众防伪为主的硬币;在占大多数人口的乡村的小额交易中,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硬币。概括地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较发达的地区,硬币防伪应以机读防伪为主,在欠发达地区则应以大众防伪为主。根据这种分析,在硬币的升级换代或新品的开发中,大众防伪与机读防伪应同时并举,才符合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四、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各商业银行在硬币的回笼和再发行过程中,除了缺少清分、辨别和再包装手段外,在认识上对假币听之任之,更主要的还是对<<人民币管理条例>>认识不足及缺少强有力的制约措施。

    总行货币金银局陈宝山同志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的《认识硬币》一文中讲到,“小额货币硬币化是国际行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硬币必然要摆到每个人的钱包里来,硬币的发行与流通首先又是管理者的行为,是货币政策、决策,是体现法定货币发行的强制性行为。所以,它不是商业行为,更不是个人行为”。

    目前,向各商业银行推销银行机具的公司有罗莱尔、少士、南开戈德等,但销售情况和使用效果都不尽人意。据了解,南京同成公司对稀土防伪的定性和定量辨别设备分别定价为每台5000元和6万元,也不比其他公司的设备贵。如上所述,如果人民银行对扼制假币的政策、措施不坚决,即使把辨别设施送给商业银行,也同样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五、对策与建议

1、根据目前市场上的假币情况,国家总有一天会采取措施、出台政策,强化假币的识别与要求提高硬币的防伪技术。

2、据了解,各造币厂也与有关科研单位积极接触,意向将稀土元素防伪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硬币材料上去。

3、我们认为,稀土元素二级防伪技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进行少量投入,进入初期研究阶段,尽快撰写出可行性立项报告。

4、尽快启动开展硬币大众防伪技术的研究。

5、各造币厂联合起来,积极争取尽快研发各种硬币防伪新技术,向总公司推荐立项,尽快应用到高面值新品或一元硬币的更新换代上来。

 

撰稿:上海造币厂  章 

            2001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