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佛教经典故事的启示:四种马与四种人

 昵称2063653 2011-01-03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给弟子讲经,他说道:”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能日行千里,快如同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鞭,他便知道主人的心意,体贴入扣,能竭尽全力地向前飞奔,这是第一等的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他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到鞭子扫到了马尾毛端时,他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开始迅跑,算是第二等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鞭如雨下,它仍反应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无睹,当鞭棍抽打在它的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到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顿时痛刺骨髓,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讲到这里,他忽然停顿下来,用柔和的目光扫视众弟子,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的众生:
     第一种人见到世间有无常变异,生命有生灭陨落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力前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好比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法则的起起落落。。。能及时地鞭策自己,不敢懈怠,这么好比第二等好马”;
  “第三种人看到亲友们经历的生死离别苦痛,才开始忧恐惊惧善待生命,这好比第三等庸马,非受到鞭棍的切肤之痛不能幡然醒悟”;
  “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如风中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界上空走了一会,这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了彻骨动髓的剧痛后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如果四种马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可以对比四种人,那么在经营自己的人生上对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助益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