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山经典计算方法
山头袖的袖山头织得好不好看,关键有三个: 1、山头深度适中 2、山头宽度定妥 3、山头曲线优美 1、山头深度:女装以10-15厘米 男装以8--13厘米 当然这不是规定的,要根据衣服款式要求和穿着习惯对深度进行增减调整。 2、山头宽度:可根据袖壮大小来定(袖壮就是袖子平铺后最宽处) 女装可掌握为袖壮针数的1/5 男装和童装为袖壮针数的1/4 如果袖壮针数为单,山头宽针数也应为单,反之则成双。 3、山头曲线的减针(加针)法: 以减针为例: (1)计算山头曲线减针数: 山头减针=(袖壮针数-山头宽针数)/2 例:袖壮针数84针,山头宽针数16针(84*1/5) 山头减针=(84-16)/2=34针 (2)减针方法: 分五段计算:ABCDE五段 A段:一次减1.5---2厘米(如果超过5针分2次减) 根据小样片(1厘米=2针)算出实际针数:2针*2厘米=4针 即:2-4-1 B段和E段为固定的减针数: B段:2-3-1 2-2-2 E段:2-3-1 2-4-1 这样先算出ABE三段共减去了多少针和多少行: A段2-4-1 B段2-3-1 2-2-2 E段2-3-1 2-4-1 共针:减去了18针,6次(也就是12行) 接下来计算C段和D段应减针的次数(X)和针数(Y) C段或D段 减针次数=(山头深行数-12)/2 =(36-12)/2=12次 减针针数=总减针数-ABE段减针数=34-18=16针 得出:Y=减针针数-减针次数 =16-12 =4 X=减针次数-Y =12-4 =8 由此得出:C段为 2-1-8 D段为 2-2-4 最后计算出来了: A段 2-4-1 B段 2-3-1 2-2-2 C段 2-1-8 D段 2-2-4 E段 2-3-1 2-4-1 那么为了使曲线更加完美,所以再加以调整,如果你不想调整,那么这样也就可以了。 调整后为: A段 2-4-1 B段 2-3-1 2-2-3(增加1次) C段 2-1-8 D段 2-2-3(减少1次) E段 2-3-1 2-4-1 晕吧!!!上图来了!对着图看会好点的。 ![]() ![]() 2010---03--05 今天为了帮论坛中的朋友算袖山的织法,我又仔细看了下帖子,发现不用这么复杂的计算.我再用我的方法和大家说一下啊!顺便解释一下如何计算出衣服各部位的尺寸针数和行数. 先把买来的线织成小样片(10厘米*10厘米的小方块)后,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针,1厘米有多少行,再量出衣服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再计算出衣服各部位的针数和行数. 比如: 以袖山为例:样片中1厘米=A针,1厘米=B行,那袖山的各部位量一下,宽度为C厘米,深度为D厘米.那么就可以算出袖山宽度(袖壮)的针数为A*C,袖山深度的行数为B*D 现在我们以上面的数据说明一下: 例:袖壮针数A*C=84针,山头宽针数16针(84*1/5) 山头减针=(84-16)/2=34针 山头深行数B*D=36行 先把A段计算好,例子中是2-4-1,那BE是固定值, C是2-1-X,D是2-2-Y,好,我们看下: A段 2-4-1 B段 2-3-1 2-2-2 C段 2-1-X D段 2-2-Y E段 2-3-1 2-4-1 这样先计算出山头减针数34针=4+3+4+X+2Y+3+4=34针 再计算出山头深行数36行=2+2+4+2X+2Y+2+2=36行 得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式:X+2Y=16 2X+2Y=24 X=8 Y=4 搞定!!! 算出来了,和第一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