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礼节的注意要点
; A+ B @7 \5 ^% L$ y) E, @% A 最好在面试通知时间的十分钟前到达面试会场:由求职者到达面试会场的时间,可看出其对时间管理的观念。 2 W7 n2 S: p: C$ P: V 控制面试到达时间,过早到达或迟到都不合时宜,最好在面试通知时间的十分钟前到达面试会场,最为合时宜。 ' d1 M) m3 @9 D0 t; j% \ 面试公司如果没有总机人员的设置时,求职者到达面试公司后,可对接待人员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直接前往面试会场,切记到处东张西望。 # Y1 ~8 L/ ^* U5 y 对于面试公司的职员,举止动作亦应端正有礼。在到达面试会场前,不论在走廊或电梯内,如果遇到面试公司的职员,都应礼貌的问候,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记问东问西的。 , w$ s/ r# b A/ D- M) @8 k 依面试公司人员指示的场所,静静地坐好:通常在面试主考官未到达面试会场前,面试公司人员会指示求职者在等候室等待,因此,求职者切记在未受指示前,随意乱坐,这容易让人产生过于随便的负面印象。 / q; t9 z- F. M- M+ q 在等待时,可不断地预演面试的情境:在等候室等待面试时,切记不时的看手表或做补妆的动作。最好冷静地培养面试时的情境气氛。 : a: y5 g# o' h 应避免与主考官套交情:在面试时如果遇到熟识者或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主考官时,应避免套交情,否则容易让人产生不够成熟的负面印象。 # `3 }. w* O$ G- z& {如果真的快赶不上面试时间时,应迅速与面试公司连络:迟到是面试时所最不可犯的大忌,因此,如果真的快要赶不上面试时间的话,可先通知面试公司,有时不但不会得到负面的印象,反而会让主考官对于求职者的果断判断力留下深刻,而给予正面的 8 }6 v# n7 Y9 _: z别弯腰垂头。这不但显得没朝气、精神不振,也会令人觉得你对此次面谈缺乏兴趣。正确的姿势应是腰杆挺直,双手放置适当位置,双眼直视对方双目并面带微笑。 ; b$ L& B* h3 O+ C' g8 \/ m+ p% T8 \ 自己随身带的物品,不可放置考官办公室桌上。可将公文包、大型皮包放置于座位下右脚的旁边,小型皮包则放置在椅侧或背后,不可挂在椅背上。 `' L8 g8 |3 U3 }8 p2 E3 @# \) z, F4 T V; R离座时记住椅子要还原,并向主考官行礼以示谢意。$ t& M. ^. P2 X0 @' Q/ s5 r / s) t; u2 M4 u i回答问题要有礼节 C6 [+ X+ ^ t. V% G 当主试者提出某些问题令你觉得被冒犯且与工作无关时,可以有礼貌地请问为何要提出此问题,或委婉地回答:"很抱歉,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与我所应征的工作有何关系,是否能等到我们对此职位有共同观点,且我已进入贵公司工作后,再来讨论私人问题。"但千万别说:"怎么问这么不礼貌的问题啊!"毕竟对方将来有可能成为你的顶头上司,若因此而触犯了主考官,不但可能丧失掉一份工作机会,倘若被录取,也恐怕日后处事有所不便。所以即使对方所提问题非常不礼貌,身为求职者,也不能意气用事或表现出不礼貌的言词。你可以拒绝,但口气及态度一定要婉转温和。 5 r1 O ]: H' F: I$ @ ?) ^) \/ H# |1 C 结束面试的注意事项" c0 B' ]% x: L/ P) n+ s5 ^5 U7 T* n* _ 一、礼貌告别 X9 n* P$ v( y 面试结束时,考生应保持微笑,自然站起,为占用考官的宝贵时间而向对方致谢,并与考官道别,例如:“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面试机会,我为有幸参加贵单位的面试而感到自豪,衷心地感谢王局长、李处长……,再见!”这时考生仍不要主动与考官们握手,除非考官主动伸手。然后考生整理好物品,从容地向场外走去,走到门前,转身正面朝向考官再次表示感谢和再见,之后开门.退出,并轻轻地关上门。 : R- l+ S+ V: n J! o$ B, b6 J 离去前,记得对引导你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及面试考场外(如休息室)的其他管理人员、接待人员表示感谢。他们为面试付出了劳动,为参加面试的所有应试者都提供了服务。你的感谢除了表示对他们工作的尊重外,也显示出了你的良好的个人素养。在面试工作人员心中留下好的印象,还是那句话,面试不仅仅是考场上的事情。另外,你若最终被录用,这些工作人员都将成为你的领导或者同事,你的礼貌就为你将来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 8 ^9 z* d+ D" ]2 S/ G0 e+ X 二、为面试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w+ a- b& N% e9 P8 l 当一个得体的结尾,尽管不能完全掩盖你前面的可能的缺陷,但对你的面试形象的最后形成大有益处。 & }, v, d2 l Z, @8 ]& i 考生走出考场,考官们可能要相互交流一下对你的印象,并做出初步总结,力求达成共识。这样你的告别,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共识的形成。巧妙的收尾能巩固考生和考官们在短时间内通过沟通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并以画龙点睛之笔,让其在面试结束后的自然地延续。 3 Z) k O" A1 p F8 w7 c 如何与考官道别呢? 0 L0 v5 a' v( G5 ^ (1)保持自己个性的本色,给考官们一个自然连贯的感觉。 ' P1 ^' |+ d& R, h I 面试的整个过程是严肃的,双方都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其中,告别时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如幽默、真诚、睿智、机巧)可以有效地活跃面试考场气氛,给面试“公事化“的严肃形象带来一些个人化的亲切的东西,国家旅游局的王小姐回忆起她的面试时感慨地说:“我能进入国家旅游局,可能正是由于面试结束时的一句话的作用,我的整个面试自我感觉很一般,只是结束时觉得自己的紧张少多了。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交流,考官们的形象也不再是很高高在上的,他们与自己生活中的领导、长辈、同事一样,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热忱体贴,生活气息很浓。于是在与考官握手道别时,我告诉考官:“没进来和刚进考场时,我希望三分钟就结束面试,而现在我却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向各位领导请教’,进入单位后,负责面试的领导告诉我,我在面试中最后的这句话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们就给了我‘继续交流’的机会,并且希望我在工作中让所有的客户都有‘继续交流’的愿望。 6 F* p0 i: k$ c& d# E) |0 H 由这件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富有个性化的告别会让你更真实地被考官们了解。如果你天性沉默寡言,这时没必要没话找话说,一句朴实的“谢谢”,再与考官紧紧的真情流露的握手可能就足够了。关键是要把你的特点与感受真实地表露出来。 . @8 a+ v @. Y7 \4 H (2)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曾经在某外资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过的朱先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在结束面试道别时,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胸卡,并告诉考官他第一次戴着这个胸卡面试应聘该公司的人员时,以为自己完全掌握面试测评的技巧,但随着工作的进行,他发现要学的东西很多,直到今天参加这个面试,他仍发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众位考官不但在业务上超过他,而且个人修养全面,知识开阔,将面试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位朱先生这段发自内心的告别语让考官们感到了被理解和工作的被承认,这与许多考生对考官的误解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让考官们印象颇深。 - U8 l' o* N* ^ 三、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时对自己做一个概括。 / |; |( W" u* z: D4 S% z 当考官发出结束面试的信号后,考生可以用简短的话总结概括一下你本人的情况以及你对此次面试的认识。你的概括要尽可能地简炼,你还要注意这种结束语尽量保持客观,并将面试的,成果,归功于考官。 - U2 B" ?7 [1 R! }0 W4 \5 ~1 c/ A 倒如:“做为某大学的管理学硕士,我具备担任这个职务的基本能力,同时我对这个职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我能得到这个机会。这次面试。各位考官对我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并帮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谢谢各位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我进行面试。 - g% ~. W- g+ O这样的概括,一方面表现出你清晰的思路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能使考官对你的印象更深刻。 : }! x& ~9 d1 i 四、面试收尾时,考生不应有的言行; R1 k: ]2 X3 [" a0 ]" p3 v6 H7 ~ 有的考生一边向考官致谢并道别,一边整理自己的个人材料、衣着等,这是极不礼貌的,尽管你可能是无意识的。道别本身就是一件应该认真完成的事情,当你把它和其它事情合并进行时,你就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 c( g8 S0 Y1 E/ @ 有的考生怕耽搁考官的时间,于是匆忙收拾东西,一些文件材料抓在乎里,夹着公文包和外衣就慌张地出去,过一会又返回询问考官自己是否丢下了什么东西。这种冒冒失失的行为与公务员的形象是极其不符的。因此请考生整理好随身物品,尤其是各种文件材料,归整齐,放入公文包里。为了节省考官的时间,可以不在考场里穿外套,戴围巾等,但一定要整齐地搭在手臂上,然后从容退出。 ( N5 G, ?. z7 M, b, V/ F+ M1 p 有的考生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不注意,放在膝上的文件材料撒了一地;或者站起来,又跺脚又搓手。象是刚看了场电影。 % ?: T6 W$ m; P2 L4 [% r; x 有的考生向考官道别后,就认为面试结束了,悠然地向外踱去,嘴里还哼着流行歌曲。面试在形式上的结束,不等于实质上的结束,尽管不能说远离考场三公里后才“安全”,但至少在考官视野范围内。 3 Q* G% a* Y) q, l8 Y7 ?. v3 g% O/ i1 H 有的考生道别时,和考官东拉西扯,就是走不出去! 9 B' E l& l" Z$ B9 S ?; m 有的考生走上前去,和考官道别,却用眼神瞅考官的面试记录,更有甚者,凑到跟前,要求翻看面试记录。 ; z0 Z1 |$ ~, ?7 E% @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不适宜的行为,其目的无非是请应试者小心留意,别在最后的环节上出错。- m' L v/ p6 P# l 五、无论面试情况如何都要始终如一 / E% T/ F/ ^3 R# ^有的考生准备得不充分,面试时临场发挥欠佳,或者感觉考官对自己没有兴趣、感觉与考官话不投机,这时尽管考官没有明确表态,但考生自己心里就开始认为自己没戏了,也就放弃了进一步的努力而随便起来。例如有的考生在结束面试时,认为反正也没戏了,怎么样都行,冷淡地向考官道别,甚至不道别,扭头就走。 & Y, \4 d3 v" z* } 其实考生很难估计面试的结果。你可能不了解面试的测评指标,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在面试中的表现做客观的评价,更不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因此考生是没有理由主动放弃的,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只要有一点可能性,都要争取。 ! i% L8 I; w% w& U$ r 有的时候,既使考官已经委婉地拒绝了你,你也应该表现得冷静,要大方地、不卑不亢地离开,至少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同时也给他人留下一个明理的印象。也许此时你的冷静和最后的努力会让对方改变主意。 " G5 e0 L$ H5 b% j* l0 C$ n% r 六、不要追问面试结果 ! U [, c) P: }/ l* T 考官们在面试结束时,还不能确定考生是否通过了面试这一关。考官们需要相互沟通一下对考生的印象,并将每位考官的评定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起来,之后考官还要权衡录取名额的限制以及考生的整体情况。做完这些工作之后,面试考官才能对考生做出取舍。既便考生过了这一关,还仍然有对考生的包括报名资格审查在内的全面考核,之后还要进行体检,因此考生在面试结束时询问自己能否被录用等问题,是毫无意义的,既便考生只是询问面试成绩,考官也还没确定,因此难以明确回复你。更何况反复追问面试成绩,容易造成考官情绪上的抵触与反感,反倒弄巧成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