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要粮食作物基本栽培技术

 海上巨鲸 2011-01-05
(-)水稻栽培新技术
为了迅速提高水稻单产,要积极研究、示范和推广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新技术。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1.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在中等肥以上的田块,应以选用高产、高抗、优质、高效的中迟熟大穗型品种;对于三熟制中冬季瓜菜田,若因市场与季节有矛盾时,也可改为选用早熟、高产、优质的多穗型品种。
2.合理安排播插期,建立水稻高产的合理群体结构:根据各类品种的特点,按照三亚市气候变化的规律,合理安排水稻播插期是夺取高产的第一个环节。一般中迟熟大穗型品种,适宜播种期是 12月中旬,秧龄40天左右,叶龄6.5~ 6.8片,翌年三月下旬插秧,5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为135~140天,其中本田生育期98天左右。
水稻动态群体结构可以充分协调个体与群体、穗数与粒数、主穗与分蘖穗的关系,使各个产量因素都能较好地发展。对于中迟熟大穗型品种,500千克以上的水稻群体结构要求是:有效稳 17~19万/亩,成稳率达 60%~65%,每德总粒为 130粒,其实粒为 113粒/穗,结实率为85%~88%,千粒重达24~27克;若为中熟中穗型品种,穗粒结构要求应改为:有效稳24~26万/亩,成穗率65%~70%,每穗总粒数为98~106粒,结实率85%~88%,千粒重为23~25克;或改用早熟多穗型品种,其稳粒结构应改为:有效穗35~38万/亩,成穗率为80%~82%,每穗总粒数为68~75粒,结实率82%~85%,千粒重为23~25克。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首先从育秧开始,培育带两个费以上的壮秧,保证插秧质量。其次是通过肥水等管理措施调控其苗数消长,让其朝合理群体结构方面发展。
3.施足基肥,巧施追肥,科学调控肥水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决定高产水稻施肥量时,应根据单产水平对养分的需求量、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在目前大面积生产情况下,基肥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追肥占60%左右。追肥一般可分为攻率、攻穗和壮粒肥等三种。攻杀肥一般在插秧4~5天和9~10天追施两次增漠肥,其目的是保进早分荣,提高成穗率。中迟熟大穗型品种,从插后32~60天,这段时间称为幼穗发育期。这个时期追施穗肥既能促花,又能保花,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进行(以钾为主,氮肥按田间情况确定);保花肥则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以氮为主配合磷、钾)。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批粒的作用。一般宜齐穗后3~4天喷施速效氮和速效磷2~3次。
在高产栽培中,还要特别注意晒田技术的正确运用。晒田:一是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更新土壤环境;二是调整稻株长势长相,促进后期报系发育。因此,在促进早生分率的基础上,采取晒田技术是控制其群体与个体、主稳与分联穗矛盾的高难技术。晒田时间,一般以分率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此时是无效分桑到技梗分化期对穗粒影响较小。若稻株生长过旺、还可以再提前一个叶位晒田。晒田程度,要根据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块则应早晒、重晒;反之,应迟晒、轻晒或露田(晾田)。
4.自始至终做好病虫害及鼠害防治工作,确保丰收:三亚地区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漫延。因此,这项工作在三亚比其它地区更显得紧迫和重要,非高度重视不可。三亚地区稻田主要病虫害是:三化螺、稻纵卷叶虫、稻苞虫、稻管蓟马、稻飞虱、叶蝉和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徒长病、胡麻叶斑病以及田鼠等。对于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除坚持抓农业综合防治之外,还要抓种子处理、秧田防治和本田防治等三个重点环节。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适时、彻底把田间杂草和田鼠消灭干净,以确保丰收。

(二)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
玉米与水稻虽然都是禾谷类作物,但两者不同属,水稻是稻属,玉米是玉米属。因此,水稻与玉米在生育特性,既有类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往往是不同的一面牵制着各种作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在设计玉米稳产高产规范栽培技术时,必须具有其独特性。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1.选用中熟良种和适时播种:据本省多年试验证明,选中熟马齿型或平展型品种,如掖单l、2号或丹玉 13号较为理想,播种直安排在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全生育期为 105~110天能获高产,并有利三熟轮作安排。
2.创造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需要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较高;要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渗水与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的酸碱度以PH值6.5~7.0最为适宜。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l)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料,耕层由9~12厘米逐步加深到 21~24厘米,这样可显著增产。深耕时间,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掌握在直耕期内进行。
(2)做好播种前的整地工作,要求达到土壤细碎、平整,耙后拉线作畦,按玉米行距,用犁开沟播种。
(3)为防止玉米受涝,应在整地作畦后,开好排水沟。若因时间紧迫,也可以先播种,后开排水沟。
3.掌握玉米需肥规律,提高玉米施肥技术水平:总个来说,玉米对氮的需要量最多,吸收磷较氮和钾少。故在施肥技术上,基肥应占总施肥量50%左右,剩下部分作为追肥使用。玉米追肥可分为四个时期使用:
(l)苗肥宜在幼苗4~5片叶期施(结合间苗或定苗。中耕除草进行),注意早施、轻施和偏施、以促苗壮。
(2)拔节肥一般在拔节期以占总追肥量20%~30%施下,主攻目标是壮秆,注意弱苗多施,以促进全田平衡生长。
(3)穗肥是在玉米雄穗发育至四分体、雌穗发育至小花分化期追施,约占总追肥量60%,且以速效肥为宜。
(4)粒肥的作用是养根保叶,防止后期脱肥早衰,以延长后期绿叶的功能期,从而提高粒重。粒肥宜轻施、巧施,占总追肥量10%左右。
4.提高播种质量,坚持合理密植:为了切实做好播种工作,除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之外,在播种技术上,首先采用垄作直播为主的方式,以等行距单株留苗较好,其特点是植株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适用于地力较低地段;对于少量地力较高的田块,可用宽窄行种植方式,相邻两行以错穴呈三角形为宜。上述两种种植方法,均要保证每亩林数达3 000~4 000株,单株穗平均达0.97~1.03个,单株生产力达0.18~0.19千克,空秆率控制在7.2%~8.9%以下,这就是我们要求群体合理结构的主要指标。
5.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实现高产:“三分种,七分管”。可见,能否实行科学管理,是夺取玉 米高产非常重要的环节。
(1)及时查南保苗,适时间南定南:一般要求查苗、补苗工作要争早,对缺苗断垄的要及时 催芽补种或带土移栽。3叶进行间苗,4~5叶进行定苗。
(2)早中耕除草及培土:玉米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定南前进行一次浅中耕(3.5~4厘米深),拔节前进行1~2次中耕(苗分宜浅,行间宜深(9~10厘米)。玉米生长到穗期进行中 耕培土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日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中耕小培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再进行一次中耕高培土。
(3)去蘖:即将分染及时除去,有利主基生长。
(4)科学管水:玉米苗期需水不多,较耐旱。穗粒期(孕穗至开花灌浆期)需水最多,占总需水量的43.3%~ 5l.2%,故玉米拔节后应结施肥浇拔节水。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十分敏感,应重浇攻穗水使土壤田间持水量达70%~80%。
6.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玉米开花吐丝的晴天上午9~11时,先用采粉盘集中50~100株花粉混合后,用授粉器逐株均匀地授在雌穗花丝上,隔天授一次,连续进行3~4次,效果好。
7.早除虫防病:三亚地玉米田常见病虫害是:地老虎、粘虫、蚜虫、玉米螟以及大、小叶斑病等,应该经常检查,尽早防治,确保丰收。

(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粗生易种,农民种植又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如果从高产的角度要求,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三亚市发展甘薯,按照自然条件,我们认为也应发展晚秋薯和冬薯为主。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1.选用良种:一般宜选用中熟或中迟熟耐寒高产品种,这主要用于三熟轮作,如稻、稻、薯的田块。这类田不论是10月上旬或中旬种植,或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甘薯本田生长时间要有四个月至四个半月才能高产,即全生育期要有120~135天。如果从10月上旬种植至次年2月中旬收获,2月下旬初插早稻秧,还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插晚稻秧,9月中、下旬便可收获晚稻。这个季节安排,还是可以的。如果采用迟熟种就不行了。甘薯迟熟品种要高产,一股本田生育期要有5个月,如果晚秋薯或冬薯种了5个月,那么早稻插秧季节要推迟到3月中旬或下旬,这样便会影响早稻产量。同时,也推迟晚稻插植季节,使晚稻抽穗扬花期落在台风旺盛季节(即10月),这也是相当危险的。具体来说,晚秋薯或冬薯可选用州薯13号、湛薯1号或南薯48号等。
2.选用壮苗:壮苗素质好,利于早生快发,争取利用晚秋或冬季前期较高的温度促进生长发育,薯南最好采用薯块育苗,再加以繁殖,才供大田使用。
3.力争早种:必须抢时间、争季节,实行租种细管。争取早种、早生、早结薯。一般晚秋署尽量争取9月底至10月上旬种下;冬薯力争10月中旬或下旬种下。
4.双行水平密植:对晚秋薯或冬薯进行水平密植,有利入土各节受热均匀一致,结薯和薯块膨大都较快。一般亩植 5 000~5 500株。
5.分层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用土杂肥1000千克加磷肥25千克,氮肥5千克,钾肥8千克,分层施下,冬薯只要能早生快发,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6.早管理
(l)早灌水:冬薯能否早发根还苗,早生长,关键在于土壤湿度适宜,土壤湿润则发报还苗早,生长快。做到前期湿润,寒潮期间湿润,春节前后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争取高产。
(2)早追肥:冬薯早追肥,因雨量少,很少有徒长现象,早追肥,利于早生、早结墓、一般植后15、35、55天各追肥1次,追肥量分别为:尿素8千克、钾4千克;尿素12千克、钾8千克、磷15千克;尿素10千克、钾5千克。在70天后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0.5千克,配清水200千克喷雾2次。
(3)早中耕:每次施肥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次培土宜薄不宜厚,以利于提高上温,促使离块膨大。
(4)早除虫:冬薯前期温暖,容易发生甘薯卷叶虫、甘薯茎螟、蚜虫等为害,早防治,使前期茎叶生长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