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昵称503199 2011-01-05
 

    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大军剿灭青海罗卜藏丹增,立下赫赫战功。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年羹尧本是文进士,后来跟随雍亲王,被放到外面做了一名武官。年羹尧在这几年立了几次大功,康熙颇为欣赏,逐步把他提升起来。康熙末年,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十四皇子允禵在西北平乱。雍正密令年羹尧牵制允禵,使得重兵在握的允禵
无法兴风作浪,终于确保雍正顺利即位。年羹尧在雍正即位之初对雍正的帮助不可谓不大。

    雍正即位后,朝局不稳,雍正急需用一些功绩来稳固自己的政权,安定民心。青海罗卜藏丹增蠢蠢欲动,雍正倾尽国力来支持年羹尧剿灭罗卜藏丹增,年羹尧并未让雍正失望,将罗卜藏丹增杀得干干净净,为雍正向八王爷等人发难加重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而雍正此时也把年抬高到一个年自己并未察觉到的危险位置,为年之死种下隐患。

    雍正二年,年入京时得到雍正特殊宠遇,真可谓大清朝开国以来未有之体面,年却来者不拒,受之泰然。年的功勋虽说卓著,但比起周培公当年在国家最危难朝廷几乎拿不出一两银子的情况之下,剿灭三藩之功绩来,的确算不上什么。但年此时志得意满,春风得意,根本没有想到雍正如此抬高自己的真正用心。雍正夸大年的功劳,完全是为了稳定朝局,让八爷等人不敢有所作为。而年,完全处于一种被奉承被恩宠的自我陶醉中,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自己应该得到这些与否。

    年在四川,把康熙的行宫当作自己的中军营帐,每天有一千多人为自己运送蔬菜食品,吃饭称之“用膳”。他还令雍正帝派来的侍卫前引后随,牵马坠蹬。按清代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跪请圣安,但雍正帝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竞“不行宣读晓谕”。更有甚者,对待朝廷派来的侍卫用尽各种威逼恐吓之手段,让这些人直把年当做亲爹一般。他在与督抚、将军往来的咨文中,擅用令谕,语气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帝欲为此亲撰序言,但年羹尧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就序言,要雍正帝颁布天下,如此僭越无度,雍正帝能不寒心!在雍正心中,年已经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张廷玉曾言:“本来就是用年羹尧来攘外,外患既除,还不知收敛,死期不远。”本来,功高盖主之人是最应该要懂得韬光养晦的,更应该懂得要及时抽身,年羹尧居然不退反进,想把十万大军培养成军阀实力,又插手地方政务,培植个人势力。凡是人主都定不肯饶。更何况是雍正这样一个以每天杀一名臣子而著称于世的铁腕皇帝。

    雍正三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关于年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本人一直倾向于是年羹尧功高镇主,却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搞年选,干涉地方政务,残暴的对待地方官吏,培植了庞大的年系,以至引起满朝文武的公愤,而给了雍正杀年的舆论力量。雍正此时下定决心除去年这个心腹大患,以文字“朝乾夕惕”为借口,将年除去。

    纵观年羹尧一生,文中进士,得到两代皇帝赏识,其战功在雍正朝首屈一指,受到的礼遇在清朝也是前无古人。按说年应该满足,但年非但并未知足,韬光养晦,反而变本加厉,导致自己最后惨死的结局。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想到因为聪明而死的杨修

     杨修 字德祖,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文学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出身高门士族。为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为曹植好友。

    杨修因为家学渊源而人又聪慧,所以当时颇有令名。小说《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曾在许都建造府第,一日,曹操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 “活”字便走了,众人均不解,唯有杨修释其意曰:“门”内添“活”,乃是“阔”字,丞相是嫌府门太阔,当修窄些,方能好看。此事,曹操虽嘴上称赞,心实恨之。

    杨修有一大弱点,常自谓博学善言、文笔隽永而恃才放傲,目中少人。在曹丞相跟前亦好耍点小聪明。当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高档食品”时,老曹搁置一旁,尚未“启封”,只是亲笔“一盒酥”三字于盒上。而杨修感到与操亲近,擅自做主让左右分吃了。当曹问其故时,杨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闻言,面上嘻笑,“而心恶之”。而杨修却自我感觉良好,抑或认为相爷起码是个“万元户”,一盒食品不值几何,而部下偷吃,一显得长官大度,二说明上下级亲密;可见杨修完全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然而,杨修的这个小聪明,实在是耍得不妙。

     曹操平时深恐遭人暗算,尝言其有“梦中杀人”症。告喻左右“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为给自己理论找到佐证,言过不久,于昼寝帐中,即杀了一名为其盖被的近待。之后,曹佯作如梦初醒,先是故作震惊,次则泣泪送葬。这本是老曹匠心独运的一出有神奇色彩的好戏。然而,就在曹表面痛苦流泪,心内暗喜成功之际,杨修在一旁指死者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老曹好端端的一场精彩的“魔术”,被杨修给“砸”了。杨修真乃好不懂事!试想,如果当时杨修能及时掏出真丝手帕为操拭泪,像宝钗劝王夫人不要因金钏儿投井而伤心那样劝慰老曹“节哀保重”,岂不就峰回路转、锦上添花?惜乎德祖,尽管生性聪敏,因其压根儿就没进过“巧言令色”学校,没攻过“狼狈为奸”专科,到底是涉世太浅!结果,“操愈恶之”。

    曹丞相欲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时,杨修却积极为曹植谋画,欲使曹植取得魏太子地位。本来曹丞相颇喜爱三子曹植,因杨修的缘故,早已不再有所重用,“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能立为太子。“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而杨修以为,曹植天资聪颖,文华盖世,有其扶佐,必能成大业。岂不知,古今成大事者,必精于权术,甚而不惜同室操戈,同根相煎,岂有文人雅士可以扭转乾坤之例。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杨修若能与曹丞相达成共识,放弃自己的主张,何有杀身之祸?怎奈杨修执迷不悟,不能明辨是非,终究重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复辙。

    曹丞相兵退斜谷界口,“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进餐时,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遂传令夜间口号为“鸡肋”。杨修认为,“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曹丞相进退不得,“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杨修不待与曹丞相核实请示,便命兵士收拾行装,因而激怒了曹丞相。
    其实杨修被杀,不是什么突发事变。曹丞相一直寻找机会下手,终于拿到了这个借口,怎能不立刻诛之?仔细辨析曹杨之间的诸多纠葛,发现曹丞相诛杀杨修实在是有理有据。

   赤壁大战后,汉相曹操败而不馁,力图东山再起,一统三国割据的局面。他广罗人才,求贤若渴,甚至发布了《求贤勿拘品行令》。名士杨修为曹操赏识重用,并且政绩斐然。然而,却酿成一场悲剧。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纠葛。

   杨修喜欢吃酥和摆阔气就埋下了祸根,后又与三公子结交,被视为最佳损友,在进发汉中的路上还居然敢做出一首“绝妙好词”来炫耀自己的小聪明,最后在汉中之战因为啃鸡肋终于被杀了。曹操多么不想杀他,又不得不杀他;杨修多么不想得罪曹操,却又屡屡得罪了曹操。

   两个卓绝的英才,两个高傲的灵魂,在无情的撞击中,一个过早陨落了,一个也陷入了痛苦和绝望……是耶?非耶?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                     曾国藩的处世诡智

·   

    曾国藩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角逐功名,治国平天下;但他也受老庄出世思想的影响,委曲求会,明哲保身。当他叱咤风云时,俨然一儒者;当他功成身退时,仿佛一道家。这都归功于他的处世诡智。

 

 

一、处世谨慎  难得糊涂

曾国藩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摒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所谓“克己之学”,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他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古今多少圣贤豪杰之所以成为圣贤豪杰,就是重视“克己之学”,同时还可以减少自己的许多遮掩与装饰的丑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写道:“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事。”曾国藩一生“克己之学”从不稍懈,坚持终身。“克己”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治学治家至个人生活,从治政治军到处事待人,无不自察自省。比如,他年轻时爱抽烟,时常捧着一把水烟壶,他自觉抽烟无益有害,力求戒除,但前后反复了三次。他在日记中写道:“自戒烟以来,感到精神空虚,六神无主,想不到戒烟这么难!看来不挟破釜沉舟之势,就不能成功。”他终于在严肃的“克己”中戒了烟。此事虽小,但足可见“克己”的力量。总之,综观曾国藩的一生行止,他的“克己之学”,使他在困窘潦倒时坚而不拔,在功成名就时谦而不傲;使他经受了阶级斗争的风暴,越过了满汉矛盾的险滩,走出了同僚倾轧的陋巷;使他学识渊博,为人清正,终身廉洁,晚节得保。

功与名,是曾国藩一生所执着的追求。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也最空。立功、立言古今又有几人。我们勉力追求的只是尽心力之所能及。他说过,“尽力在我,成功在天。”一个“尽”字,反映他对“三立”追求的执着、坚韧和至死不渝。但这就与他所讲过的“名利两淡,清心寡欲”、“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显然是矛盾的。曾国藩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其一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月盈而亏,花全开便是开始凋落的时候。他求福求禄,只是“不可享尽”,平时注意“俭”字;他要权要势,只是“不可使尽”,在用权中注意“当”字。他称这句话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其二,是“常存冰渊惴惴之心”。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召来大祸。其三,叫“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他在北京做官时,年轻气盛,傲气不小,好与有大名大位的人为仇。后来经过多次深刻的自省,力戒“愎”、“倔”、“惰”、“傲”,使他进一步悟出了官场中的为人之道。总之,曾国藩一方面执着追求功名富贵,一方面又讲求谦让退却之术,所以立于不败之地,能做到持盈保泰。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的确能占到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曾国藩就是一个精明的人,也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后来,他似乎有所领悟,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遗憾的是,他未能身体力行。其实我认为,凡事都是相对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奸诈,人也对你奸诈;你对人诡秘,别人也对你诡秘。我们在交往中,都喜欢与单纯实在的人交往。因为心情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可以随意欺骗,而是说他们心地纯洁、宁静、淡泊,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们的心智放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了。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之中。聪明难,糊涂更难,除非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是不会糊涂的。也只有到了这一境界,才能真正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儿了。

 

 

二、诚恕待人,交友有道

《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的人交友,与信实的人交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非常有益的。曾国藩总结出两句话:相见必敬,开口必诚。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做人要诚实无欺。人做到了诚信,然后才能谈得上恭敬,做到了恭敬,才能取悦于人,受惠于自己。曾国藩在日记中反复谴责和归咎自己的不是说假话,而是比假话更隐秘,又以更冠冕堂皇的面目出现的不诚实!呵呵~看到这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对照自己的行为呢?经历了内心的几次折磨和争斗,他开始给自己约法三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性格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的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开口必诚,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曾国藩就是这样逐渐成熟起来的。

  

   因为讲求“诚恕”,曾国藩又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去伪而崇拙”,认为惟天下之至诚,可以破天下之至巧。他推崇中国人民传统的优良品德:“笃实”,他认为如果在上者倡而导之,人人遵而循之,社会风气必然会归于淳朴。对社会上的虚伪奸诈,曾国藩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以诚换诚。他说:“惟柔可以制刚狠之事,惟诚可以化顽梗之民。”他告诫沅弟(曾国荃)时:“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之,善者劝,而不善者变潜移而默转矣。”这里的“深藏而不露”,是要求对不善者不采取鄙夷等令人难堪的态度,而是以身作则,使之潜移默转。这一点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曾国藩说:“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如果志同道合,当然多多益善;如果志不同,道不合,那就是乌合之众,其实是不算得朋友的。其实我们所说的多一条路的“路”是指门路、帮助,对应的是实用、实惠,在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的时候被意想不到的朋友解决了,就更加准确了。然而这句话却不符合古人的交往原则。孟子在交朋友的时候,是要和他的德行相交,而不是倚仗什么和他相交,不是有利可图才和他相交。如果无利可图就不交往了,是为利尽情绝。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如果有求于你,或有可能有求于你,于是对你体贴入微,嘘寒问暖,热情如同火焰一般;如果无求于你,就会对你不冷不热,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还有一个错误是利己倾向,只想着别人帮助他,而不是帮助别人,有来无往,久而久之,就成了多了个朋友少了条路了。真正的朋友是相知的、相亲的,也是相敬的,但真正的朋友是非常少的。

 

 

   三、处世禁忌,不可不察

   我们经常见到有这样一种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话不多;与亲人相处的时候,话也不多。但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话就很多,如果有异性朋友在的时候,话就更多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有一种表现欲,或者表现一种气质,或者表现一种才情,或者表现一种风度,也或者表现一种智慧,总之是想表现一种优越感而掩饰自卑感,而想表现自己某一长处的人,也必定有其短处。夸夸其谈的人,本就是想表现自己的长处,可是恰恰在表现自己时候却暴露了自己的短处。曾国藩年轻时,就是一个有很强表现欲的人。他经常与好友谈论诗歌,高谈阔论,无休无止。每次朋友散后,他都检讨自己:这不是只重视外表,而轻视了内修,夸夸其谈,几乎成了恶习啊!正是由于他有自省的长处,才逐渐改正了这个坏毛病。

 

    翻开《曾国藩全集》,该有多少箴言和警语,说不完的经验教训,他把他的全部知识、智慧和才情记载了下来,其中不乏真知处、深刻处、警醒处,但也有教训处。他在家里,只有教训,一言九鼎;在军中,他是统帅,军令如山;在省府,他是总督,昭示一方。教训人、指导人的习惯,应该说在情理之中。但孟子曾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天下喜欢教训人、指导人的只有三种:一是当官的,二是当老师的;三是责任心强的家长。但这是由于职业和心理的原因,养成了一种好为人师的习惯。但在生活中一些恃才傲物的人,总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或工作指手划脚,对这种人可以奉上一句话:“才子多傲,傲便不是才。”

 

     曾国藩说:“凡事后悔己之隙(过失),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这些表现也就是说都是涉世未深的表现。言人过失,无论是事后议人,还是背后议人,在议论者那里,可以得到片刻发泄的快感,但在被议论者那里却是永久的伤害。有的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不久议论者也将成为被议论者,也将得到永久的伤害。对人有意见,有看法,可以当时指出,或者当面指出。事后议人已于事无补,背后议人也于人无功。在古代对轻论人恶是十分慎重的。三国时有位名人说过,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由何而生,患祸无从而至矣。

 

 

     曾国藩说,若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要在不贪财上下手。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也许身处官场的人也会有赞同这种说法的,这固然包含着对占便宜失身失节的领会,但更多的也是一种怕麻烦的心理。曾国藩是一个精明人,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但在我们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有人就喜欢贪点小便宜,殊不知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他人的注视之下,并已定下结论:此人不可交也。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的人平时不抽自己的烟,却拼命抽别人的烟;有人总喜欢别人请客,却从不想自己请别人一次;有的人还喜欢拿自己送的东西与别人回送的礼作比较,如果回送得高了就沾沾自喜,如果低了就耿耿于怀。这些小事别人是不会说的,也不便说的。但小事却有大文章,凡做大事者,必先从小事做起,人们正是从这些小事来评论一个人的境界与情操的。这是不是因小而失大了呢?总之,占便宜,无论哪种形式,哪种性质,哪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难堪,或麻烦……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以上是为曾国藩之处世的诡智,也可以称为睿智,的的确确把处世哲学加以精辟的概括,即使是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大海航行的坐标。

 

 

 年羹尧因不懂韬光养晦而惨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